您好,欢迎您

放疗联合PCV对比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IDH突变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法国POLA队列回顾性多中心分析

08月12日
来源:肿瘤资讯

背景:IDH突变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 AA)是一种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在放疗(RT)后,应选择PCV(丙卡巴肼、洛莫司汀、长春新碱)还是替莫唑胺(TMZ)作为辅助化疗,目前尚无定论,国际指南对两者均予以推荐。


方法:本研究基于法国国家POLA队列,回顾性分析了311例经分子确诊为IDH突变型AA(根据2016 WHO分类)并接受了一线放化疗的患者。主要研究终点是比较RT+PCV与RT+TMZ两种方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毒性等。


结果:在有效性方面,与RT+TMZ组相比,RT+PCV组的PFS显著更优。RT+PCV组的4年PFS率为70.8%,而RT+TMZ组为53.5%(多变量分析调整后风险比[HR]: 0.63; 95% CI, 0.41-0.97; p=.0348)。在OS方面,RT+PCV组也显示出获益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4年OS率: 84.3% vs. 76.6%; p=.0675)。


在安全性方面,RT+PCV组的毒性显著高于RT+TMZ组,其≥3级毒性事件的发生率远高于RT+TMZ组(46.7% vs. 8.6%, p<.0001)。


结论:在这项大型真实世界队列研究中,对于IDH突变型AA患者,RT联合PCV方案在疾病控制方面(PFS)优于RT联合TMZ方案,但其代价是更高的治疗毒性。RT联合TMZ方案的耐受性则明显更好。

引言

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的发布,通过整合分子标志物,极大地提高了胶质瘤诊断的精确性。其中,IDH突变且1p/19q非共缺失的间变性胶质瘤被定义为IDH突变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其预后介于IDH突变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和IDH野生型的胶质母细胞瘤之间。

大量证据表明,IDH突变型AA对放疗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敏感。目前,国际指南推荐了两种并列的一线辅助化疗方案:

1. PCV方案:基于RTOG 9402和RTOG 9802等研究,证实RT联合PCV能为IDH突变胶质瘤带来显著生存获益。

2. TMZ方案:基于CATNON试验,证实RT联合TMZ辅助化疗优于单纯RT。

由于缺乏直接比较这两种方案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实践中对化疗方案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本研究旨在利用法国国家POLA网络的大型、经过分子确诊的真实世界队列数据,对这两种标准治疗方案进行头对头的比较,为临床决策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方法

研究人群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非干预性研究,从法国国家POLA队列中筛选出所有在2008年至2019年间,经组织学和分子病理学确诊为IDH1/2突变、1p/19q非共缺失的AA(根据2016 WHO分类),并接受了一线放疗联合化疗(PCV或TMZ)的成年患者。

治疗方案

RT+PCV组:患者接受标准分割放疗(通常为60Gy),并联合6个周期的PCV辅助化疗。

RT+TMZ组:患者接受标准分割放疗,并联合TMZ化疗(通常为Stupp方案,即同步联合辅助TMZ)。

研究终点与统计分析

主要终点为PFS,次要终点包括OS、毒性(根据CTCAE 4.0版评估)和假性进展率。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曲线,并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以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如年龄、手术范围等)。

结果

患者特征

共311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被纳入分析(RT+PCV组122人,RT+TMZ组189人)。两组的基线特征基本均衡,但RT+PCV组的患者年龄略轻(中位数36.5岁 vs. 40岁, p=.0085)。

有效性结果

在中位48.2个月的随访后:

PFS(主要终点):RT+PCV组的PFS显著优于RT+TMZ组。4年PFS率分别为70.8%和53.5%。在校正了年龄、手术范围等因素的多变量分析中,PCV的优势仍然存在(HR: 0.63; 95% CI, 0.41–0.97; p=.0348)。

OS(次要终点):RT+PCV组显示出OS获益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4年OS率: 84.3% vs. 76.6%; HR: 0.57; 95% CI, 0.30–1.05; p=.0675)。

oncolo_26_5_e838_f1.jpeg

安全性结果

RT+PCV方案的毒性远高于RT+TMZ方案。

≥3级毒性事件发生率:RT+PCV组为46.7%,而RT+TMZ组仅为8.6%(p<0.0001)。

主要毒性类型:RT+PCV组的血液学毒性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更高。

讨论

本研究是首个在大型、经过分子病理精确分型的IDH突变型AA队列中,直接比较RT+PCV与RT+TMZ这两种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的研究。研究的核心发现是,RT+PCV方案在疾病控制方面(PFS)显示出优于RT+TMZ方案的明确优势。这一结果为临床医生在选择化疗方案时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参考依据。

然而,这种疗效优势是以显著增加的治疗毒性为代价的。RT+TMZ方案的耐受性无疑更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更小。这种“疗效-毒性”的权衡是临床决策中需要仔细考量的关键。

关于OS未显示出统计学显著差异,可能有以下原因:(1) 随访时间尚不够长,在分析时死亡事件数较少,导致统计学效能不足;(2) 进展后的交叉治疗非常普遍(TMZ组进展后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接受了PCV或亚硝基脲类药物作为二线治疗),有效的挽救治疗可能会掩盖一线治疗方案在OS上的差异。

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其回顾性设计,这可能带来选择偏倚。尽管研究者通过多变量分析进行了校正,但仍不能完全排除未知混杂因素的影响。

结论

在这项大型真实世界研究中,对于IDH突变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患者,放疗联合PCV辅助化疗相比放疗联合TMZ,能够带来更优的无进展生存期,但伴随着更高的毒性。这一发现为临床医生与患者在共同决策时,权衡不同化疗方案的利弊提供了重要证据。未来仍需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如正在进行的CODEL试验)来最终明确这两种方案的优劣。


参考文献

Esteyrie V, Dehais C, Martin E, et al. Radiotherapy Plus Procarbazine, Lomustine, and Vincristine Versus Radiotherapy Plus Temozolomide for IDH‐Mutant Anaplastic Astrocytoma: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Analysis of the French POLA Cohort[J]. The Oncologist, 2021, 26(5): e838-e846.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丹忱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丹忱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13日
郭忠强
曲沃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在安全性方面,RT+PCV组的毒性显著高于RT+TMZ组,其≥3级毒性事件的发生率远高于RT+
08月12日
于永江
荣成市人民医院 | 放射治疗科
谢谢分享为患者益
08月12日
刘敏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 | 肿瘤内科
IDH突变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 AA)是一种对化疗敏感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