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洛莫司汀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一项荟萃分析

08月12日
来源:肿瘤资讯

背景:胶质母细胞瘤(GBM)的预后极差。既往研究提示,洛莫司汀联合贝伐珠单抗可能改善患者的生存,但结论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通过荟萃分析,系统性地评估该联合方案治疗GBM的疗效。


方法:研究者检索了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所有比较洛莫司汀联合贝伐珠单抗与对照治疗(洛莫司汀单药、贝伐珠单抗单药或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用于GBM的临床试验。主要结局指标为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结局指标为6个月PFS率。研究者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合并OS和PFS数据,采用风险比(Risk Ratio, RR)合并6个月PFS率数据。


结果:共纳入6项临床试验,包含1095名患者。汇总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洛莫司汀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OS(MD = 1.37个月; 95% CI, 0.49-2.25; p = 0.002)、PFS(MD = 1.46个月; 95% CI, 0.27-2.65; p = 0.02)以及6个月PFS率(RR = 2.29; 95% CI, 1.43-3.65; p = 0.0005)

亚组分析显示,当对照组为贝伐珠单抗单药时,联合治疗的OS获益最为显著(p=0.01)。此外,特定剂量组合[贝伐珠单抗(10 mg/kg, q2w) + 洛莫司汀(90 mg/m², q6w)]显示出最优的生存结局(p=0.003)。


结论:本荟萃分析表明,洛莫司汀联合贝伐珠单抗能够有效延长GBM患者的OS和PFS。这一令人鼓舞的结果值得在未来的大型临床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引言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侵袭性最强的原发性脑肿瘤,尽管采用了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患者预后依然严峻。因此,探索新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GBM是一种高度血管化的肿瘤,其生长依赖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基于此,抗VEGF单克隆抗体贝伐珠单抗被批准用于复发性GBM的治疗。然而,尽管贝伐珠单抗能带来显著的影像学缓解和PFS延长,但多项大型III期研究未能证实其能带来OS获益。

洛莫司汀是一种经典的亚硝基脲类烷化剂,因其能够穿透血脑屏障,长期以来一直是复发性GBM的标准治疗选择之一。理论上,将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与细胞毒药物洛莫司汀联合,可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既往已有荟萃分析探讨过该联合方案,但因纳入研究过少,结论存在争议。因此,研究者进行了这项更新的、更全面的荟萃分析,以期为该联合方案的疗效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方法

纳入与排除标准

研究类型:比较洛莫司汀联合贝伐珠单抗与对照疗法的临床试验(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

患者人群:复发性GBM的成年患者。

干预措施:试验组为洛莫司汀联合贝伐珠单抗。

对照措施:贝伐珠单抗单药、洛莫司汀单药或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

结局指标:报告了OS、PFS或6个月PFS率。

数据检索与提取

研究者检索了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截至2020年6月6日。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统计分析

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由于结局指标为时间-事件数据(中位生存期),研究者采用均数差(MD)作为OS和PFS的合并效应量。对于二分类数据(6个月PFS率),采用风险比(RR)作为效应量。考虑到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研究者还根据对照组类型和药物剂量进行了预设的亚组分析。

结果

研究筛选与特征

初步检索到901篇文献,经筛选后,最终纳入6项临床试验,共涉及1095名患者(治疗组516人,对照组579人)。其中4项为随机对照试验(RCTs),2项为非随机对照试验。

汇总分析结果

总生存期(OS):汇总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洛莫司汀联合贝伐珠单抗显著延长了OS(MD = 1.37个月; 95% CI, 0.49-2.25; p = 0.002)(图1)。

fneur-11-603947-g002.jpg

图1

无进展生存期(PFS):联合治疗同样显著改善了PFS(MD = 1.46个月; 95% CI, 0.27-2.65; p = 0.02)(图2)。

fneur-11-603947-g003.jpg

图2

6个月PFS率:联合治疗组的6个月PFS率是对照组的2.29倍(RR = 2.29; 95% CI, 1.43-3.65; p = 0.0005)。

亚组分析

基于对照组的分析:当对照组为贝伐珠单抗单药时,联合治疗显示出最显著的OS获益(MD = 2.72个月, p=0.01)。而当对照组为洛莫司汀单药或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时,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基于剂量的分析剂量组2 [贝伐珠单抗(10 mg/kg, q2w) + 洛莫司汀(90 mg/m², q6w)]显示出最显著的OS获益(MD = 1.95个月, p=0.003)。其他剂量组合的OS获益无统计学意义。

讨论与结论

本荟萃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复发性GBM患者中,洛莫司汀与贝伐珠单抗的联合应用不仅能改善PFS,还能带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OS获益。这一发现与既往关于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未能改善OS的结论形成对比,提示洛莫司汀与贝伐珠单抗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其潜在机制可能与抗血管生成治疗引起的“血管正常化”有关,即贝伐珠单抗可能通过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加洛莫司汀等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递送和疗效。

该研究的亚组分析提供了一些有趣的线索。首先,联合治疗相对于贝伐珠单抗单药的优势,要大于其相对于洛莫司汀单药的优势,这提示洛莫司汀在该联合方案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其次,研究者发现了一个特定的剂量组合[贝伐珠单抗(10 mg/kg, q2w) + 洛莫司汀(90 mg/m², q6w)]似乎能带来最大的生存获益。这一发现与一些认为低剂量贝伐珠单抗可能更优的理论相悖,提示在联合治疗中,药物剂量的选择可能非常关键,值得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纳入的研究数量较少(仅6项),且研究间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因此,结论需要谨慎解读。


参考文献

Ren X, Ai D, Li T, et al. Effectiveness of lomustine combined with bevacizumab in glioblastoma: A meta-analysis[J]. Frontiers in Neurology, 2021, 11: 603947.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丹忱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丹忱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13日
夏月琴
盐城市第七人民医院(盐城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盐城市职业病防治院) | 肿瘤内科
在复发性GBM患者中,洛莫司汀与贝伐珠单抗的联合应用不仅能改善PFS,还能带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OS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