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乔梁教授:从生存获益到生活质量,详解晚期前列腺癌的系统化精准治疗

07月2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新华网大健康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男性泌尿系统肿瘤中发病率高居首位[1]。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得到显著改善。其中,针对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已进入系统化、精准化的时代。治疗的基石是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能够显著延缓疾病进展至更凶险的“去势抵抗”阶段。对于病情进展至“去势抵抗”阶段的患者,多西他赛等化疗药物,以及针对骨转移的骨保护药物和局部放疗等,提供了阶梯式的治疗选择[2]。此外,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的普及,确保了能够整合各科室专业意见,为每位患者、尤其是身体状况复杂的老年患者,制定出兼顾生存时长与生活质量的个体化全程管理方案[2]。为全面解读晚期前列腺癌的系统化精准治疗策略,特邀潍坊市人民医院乔梁教授,就前列腺癌诊断、治疗及患者管理等相关话题进行深入解答。

Q1:如何定义晚期前列腺癌?其预后如何?
 
乔梁教授:晚期前列腺癌通常指肿瘤已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器官转移,如骨骼、肺或脑部等。然而,与肝癌、肺癌等其他晚期癌症不同,晚期前列腺癌的预后相对乐观。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患者仍有很高的预期生存率。在我国,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到约65%,而在美国则高达99%。需要强调的是,“五年生存率”是临床研究中的一个统计指标,并非指患者的生命期限仅有五年;许多患者能够长期生存,甚至超过10年或20年。

Q2:PSA筛查在前列腺癌诊断中起什么作用?检查前后有何注意事项?

乔梁教授:由于前列腺癌早期症状隐匿,临床上主要依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行筛查。若PSA指标出现异常,医生会结合超声、直肠指诊,甚至磁共振等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但PSA升高并不等同于确诊癌症,长时间骑行或前列腺炎症等因素也可能导致PSA值虚高,因此需要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鉴别诊断。对于50岁以上的男性,建议在年度体检中加入PSA检测。对于有家族史(如父亲或叔父曾患前列腺癌)的男性,则建议从45岁开始关注PSA指标。该检查为抽血化验,不受饮食影响,无特殊准备要求。

Q3: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乔梁教授:由于我国约75%的前列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治疗策略与早期患者有所不同。对于大多数初诊的雄激素敏感型晚期患者,治疗目标主要有三个:
● 活得久:尽可能延长患者从“雄激素敏感阶段”进展至“雄激素抵抗阶段”的时间。
● 活得好: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
● 预防并发症:预防如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Q4:什么是内分泌治疗中的“去势”治疗?有哪些常见副作用?

乔梁教授:内分泌治疗的基础是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即“去势”治疗。其原理是通过将男性体内的雄激素水平降至极低,如同“断粮”一般,抑制依赖雄激素生长的癌细胞。去势分为两种方式:
● 手术去势:通过手术切除睾丸。
● 药物去势:也称化学去势,通过每月、每三个月或每半年皮下注射一次药物(如戈舍瑞林、曲普瑞林等)来实现。
这种治疗会使男性进入一种“药物性更年期”,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潮热和乏力。部分患者的皮肤可能会因此变得更加细腻、红润。

Q5:什么是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这类患者有哪些新的治疗希望?

乔梁教授:去势抵抗是前列腺癌发展的必然阶段,指癌细胞不再对常规的雄激素剥夺治疗敏感,是疾病进入真正晚期的标志。一旦进入此阶段,现有药物治疗下的总生存期通常不超过三年。因此,早期治疗的目标就是尽量延缓这一阶段的到来。近年来,新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例如放射性核素药物镥-177,它为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疗效。

Q6:化疗在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处于什么地位?时机如何选择?

乔梁教授:化疗是晚期前列腺癌综合治疗的武器之一,但其使用时机通常靠后。临床实践证明,当雄激素剥夺治疗及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失效后,再引入化疗(如多西他赛),患者的临床获益更多。考虑到前列腺癌患者普遍年龄较大,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化疗时很少使用全剂量,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耐受性。化疗副作用通常可控,可通过使用激素或止吐药物来应对。

Q7: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如何管理骨转移?

乔梁教授:骨转移是晚期前列腺癌最常见的转移形式,但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患者不必有过重的心理负担。这类患者的治疗重点在于预防骨折等骨相关不良事件(SREs)。常用药物包括双膦酸盐和地舒单抗,后者通过皮下注射给药,每月一次,副作用更少,且已纳入医保。对于由骨转移引起的局部剧烈疼痛,可以采用局部放疗来止痛并杀灭癌细胞。此外,对于已发生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可能需要脊柱外科介入,采用骨水泥填充等方式进行治疗。

Q8: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是否还有手术机会?

乔梁教授:传统观念认为,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不应再进行手术。但现在,对于转移灶有限的“寡转移”患者,可以通过新辅助治疗使原发灶和转移灶缩小,为后续的局部治疗(如手术或放疗)创造机会。已有临床试验证明,这种模式能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手术决策需极其谨慎,必须确保能将局灶病变切除干净,同时避免损伤直肠等邻近器官,以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若手术风险过高,放疗是另一个有效的替代选择。

Q9: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后续方案如何制定?

乔梁教授:当一线治疗方案效果不佳时,会启动多学科会诊(MDT)模式,整合泌尿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核医学科等多领域专家的意见,为患者制定综合性的后续治疗方案。如今,人工智能(AI)也被引入作为辅助决策工具,它能够基于海量数据提供全面的分析和建议,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的补充。对于常规治疗手段用尽的晚期患者,参加新药临床试验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这可能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同时也能在经济上减轻负担。

Q10: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因骨质疏松导致的摔倒和骨折?

乔梁教授:预防骨折首先要预防摔倒,尤其是在夜间。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改善家居环境:确保夜间有地灯照明,保持地面防滑,卫生间位置不宜过远。
● 使用智能设备:对于独居老人,可佩戴具有摔倒检测和报警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尿频、夜尿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无论是前列腺问题还是其他原因,都应查明并处理。
● 专业治疗:骨质疏疏的治疗需要专业指导,自行补钙或喝骨头汤效果有限,应咨询专业医生,获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Laversanne M, Soerjomataram I, Jemal A, Bray F.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1 May;71(3):209-249. doi: 10.3322/caac.21660. Epub 2021 Feb 4. PMID: 33538338.
[2] 中国抗癌协会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 前列腺癌全程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J]. 中华肿瘤杂志,2025, 网络预发表. DOI:10.3760/cma.j.cn112152-20250212-00053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明小丽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BJ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7月25日
李刚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肿瘤内科
让晚期患者要活得久、活得好、预防并发症。
07月25日
王龙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 | 肿瘤内科
由于我国约75%的前列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治疗策略与早期患者有所不同。对于大多数初诊的雄激素敏感型晚期患者,治疗目标主要有三个: ● 活得久:尽可能延长患者从“雄激素敏感阶段”进展至“雄激素抵抗阶段”的时间。 ● 活得好: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 ● 预防并发症:预防如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07月25日
苗雨
清河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男性泌尿系统肿瘤中发病率高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