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三特异性抗体为CD38单抗耐药MM患者带来新曙光,杀伤效率与停药时间显著相关

07月20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抗CD38单克隆抗体(mAb)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基石,但耐药问题普遍存在,其机制与肿瘤细胞CD38表达下调及NK细胞功能耗竭相关,导致后续治疗选择受限。近期一项发表于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的临床前研究,评估了一款新型CD38/CD3xCD28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TCE)的疗效[1]。结果显示,该药物能有效激活并重定向T细胞,杀伤经抗CD38单抗治疗后复发/难治(RRMM)的患者的肿瘤细胞,且不引起靶点内化。这一发现为破解CD38单抗耐药困境提供了极具潜力的治疗新策略。

截屏2025-07-20 18.27.05.png

新药破局:三特异性抗体破解CD38单抗耐药僵局

以抗CD38单抗(如达雷妥尤单抗、艾沙妥昔单抗)为代表的免疫疗法是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的里程碑。然而,获得性耐药是其无法回避的核心挑战。研究证实,耐药机制主要有二:一是肿瘤细胞为逃避免疫攻击而下调表面CD38抗原的表达;二是作为主要效应细胞的NK细胞因长期激活而数量减少、功能耗竭。
 
上述机制的存在,使得对已接受抗CD38单抗治疗的患者进行同类药物复治的疗效大打折扣。因此,一个关键的科学问题是:对于这部分患者,CD38是否仍是一个可行的治疗靶点?若要继续靶向CD38,则需要一种作用机制不同于传统单抗的新型疗法,该疗法应能克服对NK细胞功能和高CD38抗原密度的依赖。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新型CD38/CD3xCD28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TCE)SAR442257,在抗CD38单抗经治的RRMM模型中的临床前活性。

为系统性地验证其科学假说,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严谨的实验,并取得了关键性发现。

首先,研究通过次代流式细胞术(NGF)对164例MM患者的骨髓样本进行分析,证实了在抗CD38单抗治疗期间,肿瘤细胞的CD38表达水平和骨髓中NK细胞的频率均显著下降,但在停药后可观察到部分恢复。重要的是,骨髓中T细胞的频率在治疗前、中、后三个阶段保持稳定,这为开发基于T细胞的免疫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在对8例抗CD38单抗经治的RRMM患者骨髓样本进行的离体(ex vivo)药效学研究中,CD38-TCE展现了显著的肿瘤杀伤活性。相关性分析揭示,肿瘤裂解效率与距末次抗CD38单抗治疗的时间间隔(Spearman r = 0.738, P = 0.046)以及肿瘤细胞基线的CD38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表明,该药物的疗效虽仍受CD38表达水平影响,但在耐药环境中依然有效。

在作用机制探索方面,本研究确认了该TCE的杀伤作用完全依赖于T细胞,而非NK细胞。共培养实验显示,加入TCE后,CD4+和CD8+ T细胞的激活标志物(CD25, CD69, CD137, HLADR)均显著上调,证明其成功激活了T细胞介导的杀伤通路。

本研究最核心的发现之一在于该TCE独特的靶点调节特性。与艾沙妥昔单抗和达雷妥尤单抗在24小时内便会诱导细胞表面CD38抗原大量内化不同,CD38-TCE在长达96小时的处理后,仍未导致MM细胞表面CD38表达水平的显著下调。荧光显微镜图像直观地证实了这一点:经TCE处理后,CD38靶点稳定地保留在细胞膜上。这种不诱导靶点内化的特性,保证了肿瘤抗原的持续暴露,为实现持久的免疫监视和杀伤创造了条件。

编者按:在“后CD38单抗时代”,重塑MM治疗序列

本研究为在抗CD38单抗治疗失败后继续靶向CD38的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证据。研究表明,新型CD38/CD3xCD28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SAR442257,能够通过招募并激活T细胞,有效克服当前抗CD38单抗治疗的核心耐药机制。

该药物的潜在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其作用机制不依赖于功能可能受损的NK细胞,而是动员体内数量和功能相对更稳定的T细胞;第二,其不引起CD38靶点内化的特性,可避免因靶抗原丢失而导致的免疫逃逸,有望带来更持久的抗肿瘤效应。

在未来,随着BCMA和GPRC5D等靶向疗法的广泛应用,因抗原丢失导致的耐药问题将愈发突出。届时,对于部分RRMM患者,CD38可能成为硕果仅存的免疫治疗靶点。在这种情况下,CD38-TCE这类新型药物,有望为此类患者提供至关重要的治疗新选择,值得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ZABALETA A, BLANCO L, KIM P S, et al. A CD38/CD3xCD28 trispecific T-cell engager as a potentially active agent in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relapsed and/or refractory to anti-CD38 monoclonal antibodies [J]. Br J Haematol, 2024, 205(6): 2262-7.

责任编辑:Ashelin
排版编辑:Ashelin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7月21日
张立兵
黄骅开发区博爱医院 | 肿瘤科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
07月20日
王隆来
上海市监狱总医院 | 肿瘤内科
CD38单抗是治疗MM的基石。
07月20日
刘飒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血液肿瘤科
三特异性抗体为CD38单抗耐药MM患者带来新曙光,杀伤效率与停药时间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