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瑞享金研】第八期:MRD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吉瑞替尼维持治疗在FLT3-ITD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应用

06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MRD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吉瑞替尼维持治疗在FLT3-ITD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应用

在BMT CTN 1506/MORPHO试验中,接受吉瑞替尼维持治疗的患者复发率较低,但骨髓抑制、感染等导致治疗中断的发生率却高于安慰剂组。因此,准确评估FLT3-ITD  MRD检测在识别复发风险最高的患者,真正能从吉瑞替尼治疗中获益的患者,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治疗相关毒性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方法

作者对BMT CTN 1506/MORPHO试验中的MRD数据进行了事后分析,在规定的间隔时间收集骨髓穿刺样本:

  • (1)HCT前,在预处理开始前30天内;

  • (2)HCT后,随机分配前;

  • (3)从开始吉瑞替尼/安慰剂治疗起的3、6、12、18和24个月;

  • (4)治疗结束时。采用PCR-NGS进行检测。

研究结果

1、参与者的MRD相关特征见表1。

比较有MRD和无MRD的参与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核型、HCT前化疗的疗程数或预处理方案)能够区分MRD阳性组和MRD阴性组。

在HCT前、HCT后或两者均有检测到的参与者中,共有54名检测到多个FLT3-ITD克隆。

6.png

2、MRD与复发的相关性

在BMT CTN 1506/MORPHO研究的主要分析中,无论MRD是在HCT前还是HCT后检测到的,以及使用1×10⁻⁶或1×10⁻⁴作为截断值,吉瑞替尼组的复发风险均降低(见图1)。由于吉瑞替尼对复发风险的影响,研究者使用安慰剂组的结果来分析MRD与HCT后复发之间的关系。在所有MRD水平下,使用吉瑞替尼维持治疗均似乎改善了RFS并降低了复发率(见图2B-C)。

由于目前已知在诱导治疗和巩固治疗期间使用FLT3抑制剂可以诱导更深的缓解,研究者还探讨了HCT前使用FLT3抑制剂是否与围手术期MRD阴性结果相关。在82名MRD阴性的安慰剂组参与者中,47名在HCT前接受了联合FLT3抑制剂的强化化疗,其中仅有2名(4.3%)以FLT3-ITD突变复发(另外2名以野生型FLT3 AML复发)。其余35名安慰剂组参与者在HCT前未接受FLT3抑制剂治疗,其中6名(17.1%)以FLT3-ITD突变复发。

7.png

【图1】

8.png

【图2】

3、克隆复发或清除的动力学

37名HCT后MRD阳性的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安慰剂组,其中20人复发;29名HCT后MRD阳性的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吉瑞替尼组,其中7人复发。图3展示了个体FLT3-ITD克隆的克隆复发和清除的动力学过程。安慰剂组的大多数复发发生得很快,64.3%(9/14)在随机化后8周内发生,93.9%(13/14)在随机化后16周内发生。吉瑞替尼组的克隆清除发生在更广泛的时间点。图4总结了两组的克隆清除过程。HCT后任何水平的MRD似乎都影响复发的相对风险,随着MRD水平的降低,这种影响逐渐减弱。

吉瑞替尼组仅报告了21起复发事件。图5展示了6个病例。在吉瑞替尼组中,提前停止研究治疗(无论任何原因)的参与者比完成24个月维持治疗的参与者复发率更高。携带多个克隆的参与者倾向于以最初检测到的最高VAF的克隆(即“优势克隆”)复发,但由于总体复发数量相对较少,这一结论的强度有限。

9.png

【图4】

10.png

【图5】

4、多克隆MRD

在本研究中,174名围HCT期存在MRD的参与者中,有54名(31%)检测到≥2个FLT3-ITD突变,与试验中的其他所有参与者相比,以及与仅存在单个FLT3-ITD克隆的MRD参与者相比,这种多克隆性与更差的无复发生存(RFS)相关,尽管这种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见图6)。然而,在安慰剂组中,单克隆围HCT期FLT3-ITD MRD的参与者与多克隆疾病的参与者相比,结局相似(见图6C)。相比之下,在吉瑞替尼组中,单克隆FLT3-ITD MRD的参与者与没有任何围HCT期MRD的参与者非常相似,而多克隆MRD的参与者则表现出更差的RFS(见图6D)。

11.png

【图6】

总结

HCT前后 MRD阳性患者:建议在HCT后粒系植入后尽快开始使用吉瑞替尼,并尽量避免中断。应持续治疗2年,并检测MRD为阴性时才可停止使用。

•  多克隆疾病的处理:应避免吉瑞替尼的中断,并检测MRD为阴性时才可停止使用。

HCT前后MRD均阴性患者:对于围HCT期均阴性的患者,尤其是移植前使用过FLT3抑制剂,通常可以暂不启动吉瑞替尼治疗。但仍需频繁进行MRD监测。

第八期.jpg

关注瑞享金研专栏,查看更研究分享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黄洋洋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