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张薇教授:泽布替尼五年随访助力高风险CLL再上新台阶

06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血液学教授、Alfred Health淋巴瘤中心主任Constantine Tam博士公布了该研究中携带del(17p)突变、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的五年随访数据。结果显示,该人群的五年无进展生存(PFS)率达72.2%。同时,泽布替尼的安全性良好,研究中未观察到新的不良反应信号。【肿瘤资讯】特邀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对该研究结果进行解读,详情如下。

泽布替尼五年数据打破高危CLL治疗困局

SEQUOIA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对于未接受过治疗、且未携带17号染色体缺失(del[17p])突变的CLL/SLL患者,接受新一代选择性BTK抑制剂泽布替尼治疗,可获得优于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方案)的PFS获益。而在本次26.2个月的随访中,第三组治疗队列——即携带del(17p)突变的初治CLL/SLL患者,也展现出相对较高的总缓解率(ORR)及PFS优势,相较于BR方案具有明显治疗益处。而最新公布的五年随访数据结果进一步确认并增强了当前在携带17p缺失的CLL患者中使用BTK抑制剂的临床实践信心。 

尽管BTK抑制剂对del(17p)突变的CLL具有明确疗效已是共识,但此前关于伊布替尼(研究样本数为34例)和阿可替尼(48例)的临床数据仍较为有限。相比之下,SEQUOIA研究共纳入了111例统一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del(17p)突变患者,提供了目前为止在该治疗背景下最为扎实的临床证据,支持泽布替尼成为在该人群中具有最强数据支撑的一线治疗药物。 

SEQUOIA研究是一项注册性、III期、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纳入了所有未接受过治疗的CLL/SLL患者,并将其分为四个治疗队列。其中,在del(17p)队列中,共有111名患者接受了泽布替尼治疗(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两粒80 mg胶囊)。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由独立中心评估的PFS。 

在这项研究中,111名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1岁,71.2%为男性。其中100人被诊断为CLL,11人为SLL;从确诊至入组的中位时间为21.39个月。42.3%的患者存在TP53突变,27.9%的患者具有复杂核型(即存在三种或以上染色体异常)。共有36名患者(占32.4%)携带IGHV突变。在111名患者中,共有42人停止治疗,其中19人因不良事件,17人因疾病进展。

研究显示,ORR为97.3%。其中,20人(18.2%)达到了完全缓解(CR),3人(2.7%)为结节性部分缓解(nPR),84人(76.4%)为部分缓解(PR)。此外,还有2人病情稳定(SD),1人出现疾病进展(PD)。在IGHV突变患者中,五年PFS率为74.6%;而在IGHV未突变者中,该比例为70.7%。截至随访时,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患者尚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OS),共记录到18例死亡事件。推算的五年OS率为85.1%。

值得注意的是,携带del(17p)的高风险患者,其PFS与未携带该突变的初治CLL/SLL患者相近。总体而言,对于携带17p缺失的患者而言,泽布替尼仍是当前一线治疗中的重要选择。

专家点评
张薇 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协和医院 血液内科
中国老年淋巴瘤学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血液疾病专家委员会秘书
1995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1995年8月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2000年开始从事血液内科专业
2002年获得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
主要擅长淋巴瘤及造血干细胞移植
主要参与主持多项面上、首都特色、北京自然科学基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撰写SCI及核心期刊杂志70余篇,参与编写《淋巴瘤》《协和血液病学》等著作。

张薇教授:SEQUOIA研究五年随访结果的公布,为泽布替尼在del(17p)突变的初治CLL/SLL人群中的一线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该亚组患者历来被视为预后极差的高危人群,既往一线治疗选择有限,且多需长期用药维持疗效。在本研究中,泽布替尼不仅实现了97.3%的总缓解率,五年PFS率更达72.2%,显示出良好的持久缓解效果,且其在IGHV突变与非突变亚组中的PFS差异并不显著,进一步验证了泽布替尼在不同生物学特征人群中的广泛适用性。此外,研究未观察到新的不良反应信号,提示该治疗策略在疗效与安全性之间实现了较好平衡。 


总体而言,SEQUOIA研究不仅再次印证了BTK抑制剂在del(17p)突变CLL患者中的重要地位,更凸显了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BTK抑制剂在该人群中可能具备的优选潜力。对于临床实践而言,该结果无疑增强了我们在面对高危初治患者时,选择泽布替尼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Tam CS, Brown JR, Kahl BS, et al. Zanubrutinib versus bendamustine and rituximab in untreated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 and 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SEQUOIA):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 Oncol. 2022;23(8):1031-1043.
[2] Tam C, Ghia P, Shadman M, et al. SEQUOIA 5-year follow-up in arm C: frontline zanubrutinib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el(17p) and treatment-naiv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CLL/SLL). Abstract 7011. Presented at the 2025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 Annual Meeting; May 31, 2025; Chicago, Illinois.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李春明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卢恬静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7月03日
王水
黑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 外科
新年好运至玉兔踏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