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从指南变迁看戈沙妥珠单抗在mTNBC中的治疗地位

06月1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三阴性乳腺癌(mTNBC)因其侵袭性强、易复发转移且缺乏有效靶点,长期面临治疗困境。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兴起为mTNBC带来了变革曙光,其中靶向Trop-2的戈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Govitecan, SG)表现尤为瞩目,随着严谨的临床研究证据积累,在全球及中国权威指南的迭代更新中逐步确立并巩固靶向治疗优选地位。临床指南作为连接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其推荐等级的变迁轨迹,是评估药物临床价值的权威印证。本期【肿瘤资讯】特邀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系统梳理四大中外权威指南对戈沙妥珠单抗推荐的演变历程,深入解析其在mTNBC治疗格局中从崭露头角到成为基石药物的定位升级及其背后的关键循证依据。

特邀嘉宾:王永胜 教授

王永胜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民名医

山东省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学科主任
乳腺外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带头人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第八/九届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 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 副组长
国家卫健委乳腺癌诊疗规范专家组 成员
山东省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学组 组长
GBCC国际指导专家委员会 成员

指南价值:将最新循证转化为临床决策

乳腺癌诊疗指南的更新迭代是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的体现。国际权威指南如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指南,以及中国本土指南如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CSCO BC)诊疗指南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ACA-CBCS)指南与规范,各具特色又相互借鉴,共同推动全球乳腺癌诊疗的规范化进程。NCCN 指南以全面性和高频更新为特点,力求实时纳入最新证据;ESMO 指南于2015年推出ESMO-MCBS 评分体系,将疗效、毒性及患者生活质量(QoL)量化整合,兼顾临床价值与卫生经济学评价;CSCO BC指南立足中国临床实践,重点考量药物可及性与经济性;CACA-CBCS 指南则分为完整版和“精要版”,模块化整理改变临床实践的关键研究,以便临床医生系统化学习。这些指南通过严谨的证据评级,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化治疗建议,成为临床决策的核心风向标。

在mTNBC领域,指南的变迁尤为显著地反映了治疗理念的转变。化疗时代,指南推荐以单药或联合化疗为主,但疗效有限。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精准医疗的发展,ADC药物通过“精准靶向+高效载荷”的创新机制,逐渐改变了mTNBC的治疗模式。戈沙妥珠单抗作为全球首个靶向Trop-2的ADC药物,以其独特的药物设计和显著的临床获益,迅速获得国际指南的认可,其治疗地位从最初的探索性选择,逐渐发展为如今的中流砥柱,为mTNBC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1.png

图1 戈沙妥珠单抗在NCCN、ESMO、CSCO及CACA-CBCS指南中的应用推荐变迁

NCCN指南:循证升级,稳固二线优选

初露锋芒:基于IMMU-132-01研究改写指南

戈沙妥珠单抗在NCCN指南中的崛起始于IMMU-132-01研究,这项单臂、多队列I/II期临床试验评估了戈沙妥珠单抗在多种晚期上皮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在mTNBC队列中纳入了108例经过多线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的中位抗肿瘤方案为3线(范围2-10线)。2019 年,该研究mTNBC患者群体的结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重磅发表,戈沙妥珠单抗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抗肿瘤活性,客观缓解率(ORR)达33.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更是长达13.0个月1

基于这一突破性数据,2020年FDA加速批准戈沙妥珠单抗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2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mTNBC患者。同年的NCCN指南(V4.2020)首次将戈沙妥珠单抗纳入mTNBC三线及以后治疗可选方案(2A 类推荐),标志着其在mTNBC治疗领域的正式登场。

2.png

图2 IMMU-132-01研究mTNBC人群的治疗缓解情况

确证疗效:III 期 ASCENT 研究奠定二线优选地位

为了确证疗效,III期ASCENT研究应运而生。这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529例紫杉类经治后进展的mTNBC患者,比较戈沙妥珠单抗与医生选择化疗(TPC)的疗效与安全性。该研究结果同样发表在NEJM,其无脑转移患者的数据显示,与TPC组相比,戈沙妥珠单抗组mPFS显著延长3倍以上(5.6个月 vs 1.7个月;HR=0.39,P<0.0001),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1%;mOS显著延长近2倍(12.1个月 vs 6.7个月;HR=0.48,P<0.0001),死亡风险降低52%;ORR提高约7倍(35% vs 5%)(图3)2,3。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且仅接受过一线转移治疗的高危亚组中,戈沙妥珠单抗二线治疗仍展现显著获益:mPFS延长3倍以上(5.7个月 vs 1.5个月;HR=0.41),OS延长2倍以上(10.9个月 vs 4.9个月;HR=0.51),ORR提高约10倍4(图4)。这一发现为戈沙妥珠单抗在晚期二线人群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3.png

图3 ASCENT研究基线无脑转移患者的疗效结果

4.png

图4 ASCENT研究亚组分析的疗效结果

此外,在ASCENT研究的延长随访过程中,戈沙妥珠单抗持续展现出稳定的获益趋势。从首次分析(截止日期2020年3月11日)到最终分析(截止日期2021年2月25日),患者的PFS获益持续优化(HR从0.41降至0.39),OS获益保持稳定(HR维持0.48)2,验证了戈沙妥珠单抗长期疗效的稳定性。

安全性方面,戈沙妥珠单抗的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3 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且因不良反应停药率(4.7%)低于化疗组(5.4%)2,无戈沙妥珠单抗治疗相关死亡事件,保障了患者的治疗耐受性。

NCCN指南(V4.2025):唯一全人群 1 类证据,优选推荐

凭借ASCENT研究取得PFS和OS双阳性的优异结果,戈沙妥珠单抗在NCCN指南中的推荐等级和证据级别迅速提升:NCCN指南(V8.2021)将戈沙妥珠单抗升级为mTNBC二线及以上治疗的优选方案(2A类证据),治疗地位显著提升并前移至二线;V4.2022版进一步将证据等级上调为“1类”。此后历次更新均维持这一最高级别推荐,最新2025.v4版 NCCN 指南仍将戈沙妥珠单抗列为mTNBC全人群二线及后线治疗的优选方案(1 类证据)。这种从“三线+”到“二线+”、从可选到优选、从2A类到1类证据的演变轨迹,正是戈沙妥珠单抗循证价值逐步释放的体现,也为全球mTNB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标准。

ESMO指南:MCBS满分,彰显临床获益

ESMO在线指南v1.2:唯一获MCBS 5分的mTNBC二线方案

ESMO于2015年推出的临床获益量表(Magnitude of Clinical Benefit Scale, MCBS) 是评估抗肿瘤治疗方案价值的标准化工具,通过量化的方式为临床医生和决策者提供治疗方案相对获益的直观评估。2024年,ESMO转移性乳腺癌在线指南v.1.1(Living Guideline V. 1.1)对戈沙妥珠单抗治疗mTNBC的ESMO-MCBS评分进行了重要调整,由原来的4分提升至最高等级5分,使其成为目前mTNBC二线治疗推荐中唯一获得5分的治疗方案。此次升级主要基于ASCENT研究中积极的患者报告结局(PRO)数据,显示戈沙妥珠单抗组在总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GHS/QoL)、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等多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化疗组2,5,有力验证SG在显著延长生存期的同时,切实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实现了“活得久”与“活得好”的双重目标。

5.png

图5 ASCENT研究中患者的HRQoL结果

在2025年更新的ESMO在线指南 v1.2中,戈沙妥珠单抗继续保持MCBS 5分的最高评分。指南将mTNBC患者分类管理:未经治转移性乳腺癌或(新)辅助免疫治疗结束后6-12个月以上复发者;(新)辅助免疫治疗结束后≤6-12个月复发或二线及以后患者。对于后者,指南推荐gBRCA野生型患者使用戈沙妥珠单抗(Ⅰ,A;MCBS 5)或化疗,在疾病再次进展后,戈沙妥珠单抗(既往未使用)仍是重要选择。

CSCO BC&CACA-CBCS指南:

本土数据支撑,惠及中国患者

中国桥接研究:EVER-132-001研究的优秀成果

戈沙妥珠单抗在中国指南中的推荐地位建立在中国患者特异性数据的基础上。EVER-132-001研究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多中心、单臂、IIb 期研究,在中国大陆的 14 家研究中心同步进行。该研究旨在评估戈沙妥珠单抗在既往接受过≥2 种标准化疗后难治或复发的局部晚期或 mTNBC 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由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 ORR为40%,mPFS为5.6个月,mOS高达14.7个月,安全性与全球数据一致,未发现新的不良事件6。这一数据超出了预期,成功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与 ASCENT 研究数据整体高度相似,充分证明了戈沙妥珠单抗在中国 mTNBC 患者群体中同样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能够为中国患者带来与全球患者相似的临床获益,为其在中国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本土循证支持。基于ASCENT研究和EVER-132-001研究的证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于2022年6月附条件批准戈沙妥珠单抗在国内上市,并于2024年3月完全批准其mTNBC适应症。

6.png

图6 EVER-132-001研究(左)和ASCENT研究(右)中患者的疗效结果

指南推荐:地位提升,惠及更多患者

伴随戈沙妥珠单抗在中国的可及性提升,中国权威指南也及时更新推荐。2022年CSCO BC指南和2024年CACA-CBCS指南均一致推荐戈沙妥珠单抗用于mTNBC的二线及后线治疗。在2025版CSCO BC指南中,针对紫杉类治疗失败的mTNBC患者,戈沙妥珠单抗的证据级别从2A提升至1A,这一升级不仅反映了本土证据的充分性,也体现了专家共识度的高度统一。同样,在最新的CACA-CBCS指南(2025年版 精要本)中,延续了2024版的推荐,继续将戈沙妥珠单抗作为mTNBC二线及后线治疗的优选方案,并指出鉴于Trop-2在大多数TNBC中呈高表达,目前临床上无需常规检测Trop-2。作为指导中国乳腺癌诊疗的核心指南,CSCO BC与 CACA-CBCS对戈沙妥珠单抗的推荐,不仅体现了其在本土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更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兼顾疗效与可及性的标准化方案。

真实世界证据:临床实践的有力佐证

随机对照试验(RCT)是疗效评价的金标准,其严格的入排标准与真实临床场景存在差异。真实世界研究(RWS)则纳入了更广泛的患者群体,包括老年、合并症多、体能状态差及伴有脑转移等复杂病例,更贴近实际临床情况。2023 年以来,多项来自不同国家的RWS数据陆续发表,研究结果显示戈沙妥珠单抗在二线及后线mTNBC患者中展现出与 RCT 一致的疗效,甚至在部分指标上显示出更优趋势。基于真实世界数据与临床试验的相互印证,不仅夯实了戈沙妥珠单抗作为mTNBC二线及后线靶向治疗的重要地位,更充分支持了其在复杂、多样的真实临床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价值。

表1 戈沙妥珠单抗的真实世界研究整理 

7.png

小结

纵观戈沙妥珠单抗的指南变迁之路,从NCCN的循证等级跃升至优选推荐(1类证据),到ESMO MCBS评分荣膺满分,再到中国CSCO BC和CACA-CBCS指南基于本土证据提升推荐级别,每一步都铭刻着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广泛的临床价值认可。这一演进历程不仅确立了戈沙妥珠单抗在mTNBC二线治疗中的稳固地位,更深刻反映了肿瘤治疗从“一刀切”化疗向精准靶向治疗时代的跨越。

除此之外,2025 ASCO年会最新公布的Ⅲ期ASCENT-04/KEYNOTE-D19研究,首次验证戈沙妥珠单抗向一线治疗进阶的潜力,结果显示在PD-L1阳性mTNBC患者中,戈沙妥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化疗+帕博利珠单抗展现显著优势,mPFS延长3.4个月(11.2个月 vs 7.8 个月,HR = 0.65,P<0.001),且预设亚组(如不同转移部位、年龄分层)均观察到 PFS 获益;尽管OS数据尚未成熟,但早期趋势已显露出生存改善信号7。这一结果不仅突破了mTNBC 一线治疗“免疫+化疗”的传统框架,更以“ADC + 免疫”的创新组合,为PD-L1阳性患者提供了更高效的治疗选择。随着研究数据持续成熟,戈沙妥珠单抗联合方案有望改写一线指南推荐,推动mTNBC治疗格局进一步革新,其未来表现值得密切关注。


参考文献

1. Bardia A, et al. N Engl J Med. 2019;380:741-751
2. Bardia A, et al. 2022 ASCO Meeting. Poster 1071
3. Bardia A, et al. N Engl J Med. 2021 Apr 22;384(16):1529-1541
4. Lisa A Carey, et al. NPJ Breast Cancer . 2022 Jun 9;8(1): 72
5.  Loibl S, Loirat D, Tolaney SM, et al. Eur J Cancer. 2023;178:23-33. doi:10.1016/j.ejca.2022.10.0036.
6. Ma F, et al. 2023 SABCS. Abstract PO1-06-10
7. Sara M. Tolaney, et al. 2025 ASCO abstract LBA109.

审批编号CN-TRO-0314,有效期至2027年6月30日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JIN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老猫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6月20日
韩书菊
清河县中心医院 | 消化内科
最新2025.v4版 NCCN 指南仍将戈沙妥珠单抗列为mTNBC全人群二线及后线治疗的优选方案(1 类证据)。
06月20日
白文秀
平遥兴康医院 | 中医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
06月20日
白文秀
平遥兴康医院 | 中医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