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EHA】景红梅教授:“靶向+”时代来临——解码BTK抑制剂如何领衔“联合疗法”,重塑MCL治疗格局

06月1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近年来,以BTK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治疗显著改善了MCL患者预后。其中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凭借其优化的药物分子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和安全性,成为MCL患者“强循证,长守护”的全球优选。


在2025年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大会上,公布了多项关于MCL的重要研究发现和临床试验结果。【肿瘤资讯】特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景红梅教授,以前沿研究为支点,深度剖析靶向治疗与联合治疗如何重构临床实践路径。

靶向治疗

从"选项"到"基石"的战略升级

景红梅教授:本届EHA大会中,侵袭性淋巴瘤治疗领域的进展众多,包含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中,靶向治疗不再仅仅是侵袭性淋巴瘤治疗方案中的一个选项,而是正在演变为构建治疗策略的基石。基于肿瘤生物学的深度解析,靶向药物已从单药疗法演变为治疗策略的“骨架”。以BTK抑制剂为代表的新型药物正构建"靶向联合治疗网络",其精髓在于通过协同增效机制,将含靶向药物的联合方案向MCL前线治疗整合。例如,双抗、ADC药物与CAR-T细胞疗法等免疫治疗手段,正与BTK抑制剂形成"靶向+免疫"的前线治疗组合,旨在打破传统后线挽救的局限,从根本上改善患者预后。

与治疗策略演变并行的,是诊断与分型理念的跨越。随着淋巴瘤研究深入至基因及信号通路层面,治疗决策正从宏观的“病理分型”时代,迈向微观的“分子分型”时代。未来的前沿方向,将是如何基于每位患者肿瘤独特的分子生物学谱(如特定基因突变、信号通路活化状态等),为其“量体裁衣”式地精准匹配最有效的靶向及免疫药物。这种高度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模式可能是未来攻克MCL等侵袭性淋巴瘤的关键所在。

无化疗时代来临

BTK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将重塑MCL一线格局

景红梅教授:本次EHA会议的一大核心议题,是探索高缓解率的无化疗诱导方案,及其重塑传统化疗与移植治疗格局的潜力。

于本次EHA会议上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由泽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组成的ZR方案,在初治MCL中展现了卓越的临床活性与疗效[1]。该研究的缓解数据显示出随治疗深化的趋势:完成3周期治疗后,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即达94.9%,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84.6%;而在完成5周期诱导治疗后,CR率进一步提升至100%,且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高达86.7%。这种深度的分子学缓解直接转化为令人鼓舞的长期生存获益。

在中位随访22.6个月时,2年总生存(OS)率与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高达100%和94.9%。安全性方面,该BTK抑制剂联合方案总体耐受性良好,所观察到的毒副反应多为短暂且可逆的。尤为关键的是,研究中未报告房颤或严重出血事件,这充分体现了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BTK抑制剂的安全性优势。基于此方案带来的高深度缓解率,对于获得MRD阴性的患者,未来是否仍需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巩固,已成为一个值得重新审视和探讨的重要临床问题。

R/R MCL 破局之道

“高效低毒”双靶联合带来后线新选择

景红梅教授:本次EHA会议同样聚焦了复发/难治性(R/R)MCL的治疗新进展。一项关于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联合新一代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Sonrotoclax)的研究,为该领域带来了令人鼓舞的数据[2]。该研究共入组49例R/R MCL患者,结果显示该联合方案具有高效的抗肿瘤活性,ORR达77.8%,CR率高达62.2%,中位达CR时间为6.7个月。另外,研究的缓解持久性同样显著,在数据截止时,89%的CR患者仍处于持续缓解状态。尤为重要的是,该方案对于既往接受过BTK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依然有效。在160mg及320mg的剂量扩展队列中,该方案也展示了相似的缓解水平,进一步验证了其疗效

在安全性方面,这一全口服的“双靶向”联合方案总体耐受性良好。得益于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BTK抑制剂的优异安全性特征,研究中未报告心房颤动/扑动事件,这解决了既往同类BTK与BCL-2抑制剂联用时的核心安全顾虑。因此,这种高效、低毒且便捷的“无化疗、全口服”治疗模式,在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也为后线治疗提供了更优的选择。综上,泽布替尼联合索托克拉有望成为R/R MCL患者一种更有效、更安全的后线治疗新标准。

景红梅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主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CAR-T细胞治疗联合研发中心主任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诊断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分会委员
专业方向:淋巴系统肿瘤

参考文献

1.    Abstract release date: 05/14/25) EHA Library. Qu C. 06/14/2025; 4160945; PS1871
2.    Abstract release date: 05/14/25) EHA Library. Cordoba R. 06/14/2025; 4159311; S23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王俊澔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