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ICML】方峻教授团队:一项前瞻性单臂研究探索了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治疗初诊双表达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06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第18届国际恶性淋巴瘤会议(18-ICML)于2025年6月17日至21日在瑞士卢加诺会议中心召开。作为全球血液肿瘤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两年一度的学术盛会,本届会议预计汇聚来自全球的千余名血液学家、临床肿瘤学家、放射肿瘤学家、病理学家及淋巴瘤研究领域的前沿学者,共同探讨疾病机制、转化医学进展及临床诊疗创新。


在此次ICML大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方峻教授团队公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泽布替尼联合R-CHOP治疗初诊的双表达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前瞻性单臂研究 [1]。为此,【肿瘤资讯】特别邀请方峻教授对研究相关数据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研究目的

评估泽布替尼联合R-CHOP(ZR-CHOP)方案在初诊MYC和BCL2双表达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EL,双表达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这项前瞻性单臂研究招募了年龄在18至80岁之间的未接受过治疗DEL患者(通过免疫组化检测MYC≥40%,BCL2≥50%;排除MYC和BCL2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入组患者接受了6个周期的ZR-CHOP方案治疗,随后进行了2个周期的利妥昔单抗治疗。研究者通过PET/CT在第4个周期和第6个周期对患者的治疗反应进行评估。研究的主要终点是2年无进展生存期(PFS)。

研究结果

从2022年4月到2024年12月,共有18例患者入组(中位年龄56岁,女性占77.8%)。基线特征包括AnnArbor分期III-IV(61.1%),ECOG评分≥2(27.8%),IPI评分≥3(33.3%),B症状(33.3%),外部淋巴结受累(83.3%),以及Non-GCB亚型(61.1%)。16例患者(88.9%)完成了4个周期的治疗,13例患者(72.2%)完成了6个周期的治疗。在16例完成≥4个周期治疗的可评估患者中,总缓解率(ORR)为100%,其中93.75%(15/16)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6.25%(1/16)的患者达到部分缓解。截止2025年1月,中位随访20.5个月(范围:1.0-33.6),1例患者在18.9个月时复发,1例患者在7个月时因无关事故去世。估计的1年PFS和OS率分别为100%和93.3%,而估计的2年PFS和OS率分别为90.0%和77.8%。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包括贫血(38.9%),白细胞减少(33.3%),中性粒细胞减少(33.3%),血小板减少(27.8%),以及肺部感染(33.3%;均为3级)。未观察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房颤或重大出血事件。

结论

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在初诊的双表达淋巴瘤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毒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探索。

专家点评

方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学研究所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 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工作组 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 常务委员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ESMI)淋巴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ESMI) 常务理事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CSCO)血液肿瘤专家委员会 常务委员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CSCO)血液肿瘤专家委员会中枢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淋巴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 常务委员
湖北省肿瘤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淋巴瘤质控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临床血液学》 杂志编委

双表达淋巴瘤是具有MYC/BCL2共表达的侵袭性DLBCL亚型,标准R-CHOP方案的疗效显著劣于其他亚型[2]。本研究通过ZR-CHOP联合方案实现93.75%的CR率和100%的ORR,优于既往R-CHOP疗效数据[3-4]。而这一结果与泽布替尼靶向抑制BCR信号通路相关——泽布替尼通过阻断BTK通路抑制B细胞恶性增殖,而BCR通路激活与DEL的MYC/BCL2过表达相关,从而延长生存[5]。此外,研究未报告房颤或重大出血事件,与泽布替尼的高选择性机制相符。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BTK抑制剂,对非靶点激酶(如EGFR、ITK)抑制较弱,降低了传统BTK抑制剂的心脏毒性风险。尽管血液学毒性常见(如贫血38.9%),但发热性中性粒细胞缺失率为零,支持其可控的安全性[6]。然而,本研究为单臂小样本(n=18),需扩大队列验证。DEL存在分子异质性(如CD5+亚群预后更差)[7],未来需结合基因分型(如MYD88突变)以优化患者筛选。此外,泽布替尼与其他新药(如BCL2抑制剂)的联用潜力值得探索[8]。总之,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通过精准靶向DEL的BCR通路依赖性,显著提升缓解率与生存,同时规避或降低传统BTK抑制剂的心脏毒性风险,为这一高危淋巴瘤亚型提供高效且安全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 Efficacy and Safety of Zanubrutinib Combined with R-CHOP in Newly Diagnosed DoubleExpressor Lymphoma: A Prospective Single-Arm Study.2025 EHA 18-ICML Abstract Book Nr.: 809.
[2] Al-Juhaishi T, Wang Y, Milton DR, et al. Clinical relevance of MYC/BCL2 expression and cell of origin in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treated with autologous transplant. Bone Marrow Transplant. 2023;58(9):1000-1007.
[3] Zhang M, Wu Y, Cheng Z, et al. Zanubrutinib plus R-CHOP improve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newly diagnosed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with double expression of MYC and BCL-2. Front Immunol. 2025;16:1526318.
[4] Yin X, He Q, Liu D, et al. Zanubrutinib plus R-CHOP for th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double-expressor lymphoma: A phase 2 clinical study. Cancer. 2025;131(1):e35697.
[5] Johnson PWM, Balasubramanian S, Hodkinson B, et al. Clinical impact of ibrutinib plus R-CHOP in untreated DLBCL coexpressing BCL2 and MYC in the phase 3 PHOENIX trial. Blood Adv. 2023;7(10):2008-2017.
[6] Wolska-Washer A, Robak T. Zanubru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lymphoid malignancie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ront Oncol. 2023;13:1130595.
[7] Liu MK, Cheng LL, Yi HM, et al. Enhanced lipid metabolism confers the immunosuppressiv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n CD5-positive non-MYC/BCL2 double expressor lymphoma. Front Oncol. 2022;12:885011.
[8] Melchor J, Garcia-Lacarte M, Grijalba SC, et al. Venetoclax improves CD20 immunotherapy in a mouse model of MYC/BCL2 double-expressor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J Immunother Cancer. 2023;11(2):e006113.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王姝雅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