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男性恶性肿瘤的第5位,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4位。约60%患者初诊时已为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对于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常用治疗方案为含铂类化疗以及靶向治疗[1-3]。然而,患者治疗期间常伴有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ancer treatment-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TIT),这不仅会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此外,CTIT也可导致治疗剂量强度降低、治疗时间推迟,甚至被迫中止治疗,以致影响抗肿瘤疗效,对患者长期生存产生不利影响[4],因此临床中规范诊治CTIT非常关键。
本期临沂市肿瘤医院余海青医师分享了一例晚期升结肠癌肺转移患者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期间CTIT的管理,陆红梅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期待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期间CTIT的防治与管理提供参考。
病例分享专家
临沂市肿瘤医院
山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学组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分会委员
临沂市抗癌协会淋巴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临沂市抗癌协会肿瘤化疗分会委员
临沂市抗癌协会姑息治疗分会委员
病例资料
基本信息
一般资料:患者男,72岁。
主诉:胸闷、干咳1月余,发现升结肠癌肺转移2周。
现病史:患者于2021年11月20日因胸闷、干咳就诊于外院,行胸部CT示:双肺多发软组织密度肿块及结节影,其中右肺中叶最大,约49×31mm,增强扫描呈强化。行右肺肿块穿刺活检示:腺癌,考虑转移。转诊至其他医院于2021年12月15日行结肠镜检查示:升结肠肝区见巨大隆起性肿块,病理示:腺癌。2021年12月30日首次来我院门诊,拟诊“升结肠癌”收住腹部外科。
既往史:2型糖尿病多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无烟酒史。
专科查体:腹平坦,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肿块。
辅助检查
胸部增强CT:双肺多发软组织密度肿块及结节影,其中右肺中叶最大,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请结合临床;右肺下叶异常密度,考虑静脉血管畸形;双肺多发微结节,建议复查。
肝胆胰脾平扫+增强核磁:肝脏多发异常灌注及肝脏血管畸形,结合临床病史,考虑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肝右叶多发异常信号影,考虑胆管源性囊肿;肝内外胆管稍扩张,请结合临床;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基因检测:KRAS/NRAS野生型,BRAF T1799A、C655T突变阳性,PTEN A203G突变阳性,微卫星稳定。
临床诊断
升结肠癌,cTxNxM1,腺癌,肺转移;
2型糖尿病。
治疗经过
1、2022年1月5日~3月初 第1、2周期化疗
予以化疗,化疗方案为:XELOX(奥沙利铂200mg iv d1,卡培他滨1500mg po bid d1-14,21天为一个周期)。2个周期后行影像学复查,疗效评估:疾病稳定(SD)。
2、2022年3月5日 第3周期化疗+靶向治疗
进行多学科会诊,建议予以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于2022年3月5日给予贝伐珠单抗500mg iv d1+XELOX方案(用法用量同前),21天为一个周期。治疗后患者血小板降低,予以重组人白介素-11对症治疗后恢复。
3、2022年3月28日 第4周期化疗+靶向治疗
给予第4周期治疗后,患者出现CTIT,予以升板治疗。
4、2022年4月18日 出现心功能不全,更换升板药物
患者出现胸闷、活动性气喘伴下肢轻度浮肿,考虑为重组人白介素-11引起水钠潴留、心功能不全所致,给予停重组人白介素-11,吸氧、纠正心衰、利尿对症处理,并转换升板药物。
5、2022年4月25日 第5周期化疗+靶向治疗
给予患者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同时进行CTIT二级预防。
6、2022年5月15日~6月12日 第6、7周期化疗+靶向治疗
复查影像学提示:双肺多发转移瘤,右肺较大者大小为31mm×15mm,大部分较前缩小。疗效评估:部分缓解(PR)。于5月20日予以第5周期治疗,6月12日予以第7周期治疗。期间进行CTIT二级预防。
7、2022年7月6日 第8周期化疗+靶向治疗
复查血常规各项指标均正常,影像学提示双肺多发转移瘤,右肺较大者大小为31mm×16mm,较前变化不明显。疗效评估:SD。于7月9日予以第8周期治疗。
CTIT 治疗经过
1、2022年3月25日 首次升板治疗
患者接受第3周期XELOX+贝伐珠单抗治疗时出现血小板减少症,予以重组人白介素-11对症治疗2天后恢复至正常。
2、2022年4月18日 出现心功能不全,更换升板药物
患者接受第4周期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出现CTIT(血小板计数为70×109/L),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然而,患者接受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后不仅血小板计数(降至49×109/L)未升高,反而出现胸闷、活动性气喘伴下肢轻度浮肿,考虑为重组人白介素-11引起水钠潴留、心功能不全所致,故停用重组人白介素-11,给予吸氧、纠正心衰、利尿对症处理,同时更换升板药物为海曲泊帕(5mg qd po),此后患者血小板计数逐渐上升,4月22日(海曲泊帕治疗4天后)复查血小板接近正常范围(94×109/L)。
3、2022年4月25日后 CTIT二级预防
考虑患者前期已发生3级CTIT,且患者接受的XELOX+贝伐珠单抗方案CTIT发生率高,故在后续治疗周期均使用海曲泊帕(5mg qd po)进行CTIT二级预防,并嘱患者回家后每周来院检测血常规两次,血小板计数均超过90×109/L(见图1),整个治疗周期未再发生CTIT。
诊疗思考
近些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通常采用以XELOX为基础的方案[1]。而研究显示XELOX联合贝伐珠单抗相较单纯XELOX可提高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3年生存率[5]。该患者使用XELOX方案治疗后疗效欠佳,进行多学科会诊后调整为XELOX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获得了较好疗效。值得注意的是,虽然XELOX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疗效较好,但治疗期间容易发生CTIT,在一项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研究中,所有级别CTIT的发生率高达42.2%[6]。因此,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小板的变化情况,以迅速地识别及有效地处理CTIT。
该例患者在治疗第3周期时发生2级CTIT,为避免患者因为CTIT而影响后续抗肿瘤治疗正常进行,并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情况,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升板治疗。然而,第4周期予以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后CTIT不但未见好转,且加重至3级。并且,患者于4月18日出现水钠潴留导致的心功能不全,考虑为重组人白介素-11所致,故停用重组人白介素-11。考虑患者升板的迫切性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遂换用海曲泊帕(5mg qd po)治疗,治疗4天后复查血小板计数,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94×109/L)。后期,为避免患者再发生重度CTIT,使用海曲泊帕进行二级预防。采用海曲泊帕进行CTIT预防后,近2月血小板计数基本维持正常(≥90×109/L)。
该患者使用海曲泊帕获得了多方面的获益。首先,海曲泊帕为本例患者带来了良好的升板疗效。使用海曲泊帕后患者血小板计数的最低值均≥90×109/L,后续亦未发生重度CTIT,未影响后续的抗肿瘤治疗。其次,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情况,相较于其他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海曲泊帕的日治疗费用较低,是一个更为亲民的治疗选择。最后,海曲泊帕便捷的口服给药形式,为这种多数时间需院外居家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更多便利。
[1] 李剑萍,黄志军,许永华,等. 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或TOMOX方案治疗初始不可切除同时性单纯肝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J]. 中国临床研究,2021,34(12):1614-1619.
[2] 姜志超,张雯. 晚期结直肠癌三药联合方案化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4):201-205.
[3] 董世濠,陈劲松,黄炯强,等. 一例结肠癌肺转移患者的MDT诊治[J].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6,8(3):188-195.
[4]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J]. 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33):2579-2590.
[5] 吴礼俊. 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54-56.
[6] Chen HH, Lin JK, Chen JB, et al. Neoadjuvant therapy of bevaci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oxaliplatin and capecitabine (XELOX)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with unresectable liver metastases: a phase II, open-label, single-arm, noncomparative trial. Asia Pac J Clin Oncol. 2018;14(1):61-68.
[7] Kilpatrick K, Shaw JL, Jaramillo R, et al. Occurrence and Management of Thrombocytopenia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 Secondary Analysis of Data From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s. Clin Colorectal Cancer. 2021;20(2):170-176.
[8] Ducreux M, Bennouna J, Hebbar M, et al. Capecitabine plus oxaliplatin (XELOX) versus 5-fluorouracil/leucovorin plus oxaliplatin (FOLFOX-6)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Int J Cancer. 2011;128(3):682-690.
[9] Mones JV, Soff G. Management of Thrombocytopenia in Cancer Patients. Cancer Treat Res. 2019;179:139-150.
[10]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11] Zhang X, Chuai Y, Nie W, Wang A, Dai G. 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ur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7;11(11):CD012035. Published 2017 Nov 27.
[12] Jun Ma, et al.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II trial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etrombopag for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2023 European Congress of Internal Medicine, Abstract 2360.
[13] Qin H, Zeng Z, Wang S, Gao F, Liu X. 351P Real-world study of herombopag in primar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CIT) in advanced lung cancer. Annals of Oncology. 2022;33:S1579-S1579.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邓文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