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BESPOKE研究:ctDNA MRD检测精准指导结直肠癌辅助化疗,预测无病生存

05月0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BESPOKE研究显示,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评估分子残留病灶(MRD)状态,可以有效识别哪些早期结直肠癌(CRC)患者能够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从而帮助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化疗毒副作用,同时改善高风险患者的无病生存率。这项研究为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个体化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对于预测II期或III期患者的化疗效果及无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ctDNA1.jpg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Natera公司的Kim Magee表示:“这些发现强调了利用ctDNA筛选哪些患者应接受辅助化疗,以及哪些患者可以在不影响长期预后的前提下,潜在地免受化疗带来的身体、情感和经济毒性。”Magee在2025年消化疾病周(DDW)上公布了这些研究结果,并补充道:“ctDNA正逐渐成为CRC领域最强大、最具预后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Magee解释说,在II期CRC中,高达80%的患者仅通过手术即可治愈,而只有约5%的患者能从化疗中受益。在III期结直肠癌中,约半数患者可仅通过手术治愈,只有20%受益于化疗,另有30%的患者即使接受化疗仍会复发。由于难以精确判断哪些患者最能从化疗中获益,这意味着“我们知道我们正在对许多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治疗”。

ctDNA:实时洞察肿瘤状态的窗口

 细胞在再生过程中会向血液中释放DNA片段(即游离DNA),同样,肿瘤细胞也会释放其DNA片段——即ctDNA。Magee解释说,ctDNA可以作为反映癌症当前状态的生物标志物。由于这些DNA片段的半衰期仅约2小时,它们能够提供关键的实时快照,“这与影像学检查不同,后者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才能显示变化。”

为了确定ctDNA检测对治疗决策和无症状复发率的影响,Magee及其同事分析了这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的数据。该研究使用了Signatera(Natera公司)残留病灶检测技术,纳入了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间接受标准治疗并拥有完整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的1794例已切除的I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

研究在患者术后2~6周采集ctDNA样本,并在第2、4、6个月以及之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监测,直至第24个月。

在最终分析的1166例患者中,694例(59.5%)接受了辅助化疗,472例(40.5%)未接受化疗。在II期CRC患者中,术后MRD阳性率为7.54%,而在III期患者中,该比率为28.35%。总体而言,在24个月研究结束时,16.1%的患者出现复发。

结果显示,ctDNA检测阴性的患者预后良好,II期和III期CRC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分别高达91.8%和87.4%。相比之下,无论是否接受辅助化疗,ctDNA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仅为45.9%和35.5%。

在研究的首个ctDNA监测时间点,II期和III期合并分析的ctDNA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ctDNA阴性患者(风险比HR,26.4;P <0.0001)。

化疗的作用:获益主要见于ctDNA阳性患者

研究进一步揭示,ctDNA检测呈MRD阳性并接受化疗的患者,其2年无病生存率为40.3%,而未接受化疗的MRD阳性患者仅为24.7%。

与此同时,MRD阴性并接受化疗的患者,其2年无病生存率高达89.7%,与未接受化疗组的89.5%几乎相同。
 
Magee强调:“这些发现表明,辅助化疗的益处主要见于ctDNA阳性的患者。”她补充说:“ctDNA可以通过识别哪些患者最有可能从化疗中受益来指导术后治疗决策;在监测方面,ctDNA可以预测复发——通常早于影像学扫描。这为我们提供了干预机会,给予这些患者第二次治愈的机会。”
 
Magee总结道:“继CT、MRI和PET-CT等重大进展之后,我们相信ctDNA代表了癌症监测乃至最终更好理解癌症诊断的下一个关键性进步。”
 

专家观点

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胃肠道肿瘤预防诊所医学主任William M. Grady博士评论称,BESPOKE试验是一项“做得很好”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MRD检测是比目前标准的CT扫描和CEA(癌胚抗原,一种肿瘤标志物)检测更准确的预后评估方法”。 

然而,他也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这项研究只有2年的随访数据,理想情况下需要5年的随访数据。”他强调,重要的是,“少数在2年时无疾病证据(NED)的患者会在5年内复发。”
此外,Grady博士补充说,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证明MRD检测指导下的治疗能改善结局。“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目前仍需要研究证明,如果根据MRD结果改变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否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据我了解,这些研究正在计划和启动中。”
目前,治疗CRC的肿瘤科医生普遍会采用ctDNA检测进行MRD评估,但Grady博士指出,这尚未成为标准治疗。
对于ctDNA代表癌症监测领域下一个关键性进步的说法,Grady博士回应称:“我认为这是一种期望,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一说法。但它确实展现出可能成真的潜力。”

参考文献

ctDNA Positivity in Colorectal Cancer Links to Chemotherapy Response - Medscape - May 06, 2025.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ctdna-positivity-colorectal-cancer-links-chemotherapy-2025a1000avz

肠癌MRD学院专题二维码-1.png

责任编辑:Linda
排版编辑:Lin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5月09日
阚随随
安阳市肿瘤医院 | 肿瘤内科
ctDNA检测呈MRD阳性并接受化疗的患者,其2年无病生存率为40.3%,而未接受化疗的MRD阳性患者仅为24.7%。
05月08日
李清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化疗科
MRD检测精准预测结直肠患者预后
05月08日
王会宇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 放疗科
BESPOKE研究显示,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评估分子残留病灶(MRD)状态,可以有效识别哪些早期结直肠癌(CRC)患者能够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从而帮助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化疗毒副作用,同时改善高风险患者的无病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