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步召德教授:新辅助化疗联合PD-L1单抗助力年轻女性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实现病理完全缓解

05月2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我国是胃癌大国,早期胃癌诊断率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进展期或晚期。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标准治疗策略是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或者术前新辅助+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1]。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而免疫治疗的加入则可以提高患者新辅助治疗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2],因此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成为一种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创新方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阳医生分享一例27岁女性胃癌患者,初诊为胃窦中分化腺癌,伴淋巴结转移(cT3N1M0),接受3周期SOX(S-1+奥沙利铂)联合PD-L1单抗舒格利单抗治疗后,原发灶显著退缩,淋巴结转移灶也有所减小,随后在全麻下行全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II式吻合+Braun吻合(直线切割闭合器)术,术后病理示无肿瘤残留,NCCN TRG分级为0级,淋巴结未见癌转移,肿瘤病理分期为ypT0N0,达到pCR。【肿瘤资讯】将病例诊疗过程整理如下,并邀请京大学肿瘤医院步召德教授对病例进行点评,以飨读者。

李阳
博士

201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院部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二科

病例介绍

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患者女性,27岁,因“体检发现胃占位”入院,有剖宫产史,否认家族史。

辅助检查

胃镜检查(2024年9月12日):胃窦体交界前壁、胃角前壁见一大小约4×6cm隆起型病变,表面溃疡、糜烂,底面高低不平,表覆盖白苔,少量渗血,于病变部位取检6块,质脆,易出血。

病理检查(2024年9月20日):中分化腺癌,Lauren分型:肠型;HP(+);免疫组化:Cmet(2+),EGFR(3+),HER2(0),MLH1(+),PMS2(+),MSH2(+),MSH6(+),pan-TRK(-),PD-L1(22C3)(CPS=15),原位杂交EBER(-)。

腹盆腔CT(2024年9月23日):胃下部壁增厚,较厚处约15mm,肿瘤累及长度范围≥4cm,肿瘤中心位置位于胃下部,胃壁大弯、前壁受累,肿瘤形态为浸润溃疡型,增强扫描非分层样强化,浆膜面见不规则结节样外突,周围脂肪间隙清晰,肿瘤侵犯至浆膜层。No.4d(大弯淋巴结右组)、7(胃左动脉淋巴结)淋巴结转移,可见约1-2枚可疑淋巴结,较大约10×4mm。

ct.pngct2.png

图1. 腹盆腔CT

初步诊断:胃窦中分化腺癌cT3N1M0,淋巴结转移。

诊疗经过

新辅助治疗:于2024年9月26日、2024年10月17日、2024年11月11日行SOX联合舒格利单抗方案治疗3周期.

复查腹盆腔CT(2024年11月11日):胃下部壁增厚较前明显减轻,范围缩小,原较厚处约15mm,现厚约8mm,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浆膜面较前清晰。No.4d(大弯淋巴结右组)、7(胃左动脉淋巴结)多发淋巴结,部分较前缩小,原较大约10×4mm,现约7×4mm。

3.png

图2. 复查腹盆腔CT

手术治疗:于2025年1月3日在全麻下行全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II式吻合+Braun吻合(直线切割闭合器)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胃窦部,未侵透浆膜层,无梗阻穿孔,腹腔游离细胞学回报:未见癌。

疗效评估

术后病理:瘤床部位:窦体交界部;瘤床大小2.5cm×2cm;浸润深度:未见癌组织;脉管癌栓:未见;神经侵犯:未见;治疗反应:间质纤维化伴多量单核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泡沫样组织细胞聚集及多核巨细胞反应;癌残存比例:无肿瘤残留;NCCN TRG分级:0级。周围胃黏膜重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网膜组织未见癌;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45。肿瘤病理分期为ypT0N0。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于2025年1月10日出院。

病例总结

该病例为27岁年轻女性胃窦中分化腺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cT3N1M0),接受3周期SOX联合舒格利单抗方案新辅助治疗后,原发灶显著退缩,淋巴结转移灶也有所减小,在全麻下行全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II式吻合+Braun吻合(直线切割闭合器)术,术后病理示无肿瘤残留,NCCN TRG分级为0级,淋巴结未见癌转移,肿瘤病理分期为ypT0N0,达到pCR。

步召德
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二病区主任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北京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结直肠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杂志编辑部主任
Science,Cell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多篇研究性论文

获中华科技一等奖等学术奖励;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了多部肿瘤学专著或译著

病例点评

胃癌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进展期或晚期[1]。针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目前指南推荐采用以手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方案:即根治性手术结合术后辅助治疗,或采用术前新辅助治疗+手术+术后辅助治疗模式。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治疗理念的革新,新辅助化疗在肿瘤降期和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加入提高了患者的pCR率[2],为胃癌新辅助治疗开辟了创新路径。基于III期RESOLVE研究,新辅助SOX方案化疗已成为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治疗选择[3]

结合该病例为年轻女性,初始诊断为胃窦中分化腺癌伴淋巴结转移(cT3N1M0),免疫组化提示为HER2阴性、pMMR、PD-L1 CPS=15。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及病理特征,选择SOX联合舒格利单抗作为新辅助治疗方案十分合理。SOX方案是胃癌新辅助治疗的经典化疗方案,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耐受性。舒格利单抗作为全人源化抗PD-L1单克隆抗体,可阻断PD-L1与PD-1受体结合,重新激活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与化疗药物形成协同抗肿瘤效应,且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优异疗效[4]。且有研究数据表明,特定患者群体可从围手术期免疫联合化疗中获益[2]。该患者PD-L1 CPS=15,属于免疫治疗优势获益人群。

该病例成功达到pCR,充分展示了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潜力。通过新辅助治疗,患者原发灶显著退缩,淋巴结转移灶减小,最终达到了pCR,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这一病例不仅为局部进展期胃癌治疗提供了真实世界数据,也为更多胃癌患者带来了希望。未来,随着对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深入研究,治疗方案有望进一步优化,以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博晋,胡星怡,赵菁文,郑爱红. 免疫治疗在胃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肿瘤防治研究, 2022, 49(7): 727-732.
[2]Shitara K, Rha SY, Wyrwicz LS, et al; KEYNOTE-585 investigators. Neoadjuvant and adjuvant pembro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cancer (KEYNOTE-585): an interim analysis of the multicentre,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hase 3 study. Lancet Oncol.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19, 2023.
[3]Zhang X, Liang H, Li Z, et al. Perioperative or postoperative adjuvant oxaliplatin with S-1 versus adjuvant oxaliplatin with capecitabine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undergoing D2 gastrectomy (RESOLVE): final report of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Lancet Oncol. 2025 Mar;26(3):312-319.
[4]Zhang X, Wang J, Wang G, et al. First-Line Sugemalimab Plus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The GEMSTONE-303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4, 2025.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Sky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