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EBMT-EHA联合专场:双抗还是CAR-T?R/R DLBCL患者究竟该如何选择?

05月0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作为常见的侵袭性淋巴瘤亚型,一线治疗后仍有近四成患者面临复发或难治困境,且现有的治疗手段较为有限,患者的预后情况不容乐观。

随着近年来新药研发的持续推进以及治疗手段的更新迭代,DLBCL的治疗格局已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双特异性抗体(双抗)和 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应用,为 R/R DLBCL 的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然而,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成为困扰医生的另一个难题。

2025年欧洲骨髓移植协会(EBMT)年会How Do I:select CAR-T or Bispecific for relapsed DLBCL patients”的专场会议中,Humanitas 大学Carmelo Carlo-Stella教授以及Bologna 大学Pier Luigi Zinzani教授共同担任主持人,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多位相关领域内专家,围绕“对于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应选择CAR-T细胞治疗还是双抗治疗?”这一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肿瘤资讯】特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EBMT官网

1.jpg

议题一:How Do I Treat DLBCL Patients Relapsed After CAR-T?

讲者: Germans Trias i Pujol医院 Marta Canelo-Vilaseca教授
 2.jpg

图2. Marta Canelo-Vilaseca教授

CAR-T 细胞治疗已成为大 B 细胞淋巴瘤(LBCL)二线治疗的重要手段,但仍有约 60% 的患者在治疗后复发。复发后患者预后极差,中位总生存期(OS)仅约 5 个月,尤其早期复发(<3 或 6 个月)患者预后更差。CAR-T 细胞治疗失败后的有效治疗策略是当前临床面临的严峻挑战。就目前而言,该类LBCL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在真实世界中,仅部分CAR-T细胞治疗失败患者接受后续非姑息治疗。现有选择包括单药、其他方案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

自 2023 年起,多种新药获批,包括抗体偶联药物、单克隆抗体和双抗。其中,双抗主要通过同时结合 T 细胞和肿瘤细胞发挥作用。多项研究证实,LBCL患者在 CAR-T 细胞治疗失败后接受双抗治疗ORR约为50% ,CRR约为 35%-37% 。
除此之外,其他药物包括PD-1抑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均在该类患者中展现出一定的疗效。

总的来说,对于CAR-T细胞治疗失败的LBCL患者,应优先考虑参加临床试验。双抗是目前可及且疗效确切的重要选择。对于获得CR的LBCL年轻患者,可考虑 allo-SCT 作为巩固治疗,但需长期随访数据支持。联合治疗策略及开发新型 CAR-T 细胞疗法是未来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的关键方向。

议题二: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Prescribing CAR-T Cell Therapy After Bispecifics in DLBCL

讲者:梅奥诊疗中心 Mohamed Kharfan-Dabaja教授
 3.jpg

图3. Mohamed Kharfan-Dabaja教授

Mohamed Kharfan-Dabaja教授的分享主要围绕着双抗治疗后使用CAR-T细胞疗法治疗DLBCL的相关挑战。首先, Mohamed Kharfan-Dabaja教授介绍了影响治疗选择的因素,然后分析了CAR-T 细胞疗法和双抗的疗效与毒性,最后探讨了CAR-T 细胞治疗失败后双抗治疗的结果。

CAR-T 细胞疗法的主要优势包括肿瘤定位更精准、增强的溶细胞性杀伤作用以及 T 细胞的扩增与持久性,其疗效优于其他免疫疗法。双抗则通过与 CD3 细胞结合增强肿瘤溶解。然而,目前使用的自体 CAR-T 细胞产品存在制造复杂性问题,可能影响疗效。

在治疗选择方面,DLBCL患者的年龄、合并症、虚弱程度、治疗偏好以及疾病进展速度等因素会影响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此外,医疗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与CAR-T细胞治疗相比,双抗在社区环境中更易使用,且通常不需要复杂的物流支持。

在疗效与毒性方面,CAR-T 细胞治疗在二线和三线治疗中均有适应证,而双抗主要在三线治疗中使用。另外,既往研究证实,CAR-T 细胞治疗R/R DLBCL的 CR 率显著高于双抗,但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方面,双抗可能具有一定优势。此外,CAR-T 细胞治疗的 Manufacturing failure rate 更低,但神经毒性和感染风险更高。

关于 CAR-T 细胞治疗后失败的DLBCL患者,研究表明,预先接受过双抗治疗的患者在接受 CAR-T 细胞治疗后,其疗效与未接受过双抗的患者相当。此外,预先接受过双抗治疗的患者在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神经毒性方面的发生率也与未接受过的患者相当。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知识空白。例如,预先接受过双抗治疗的患者在接受 CAR-T 细胞治疗后,其 T 细胞耗竭的程度以及对疗效和安全性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此外,双抗治疗失败后的患者接受 CAR-T 细胞治疗的相关数据也有限。

总之,目前的研究表明,预先接受过双抗治疗并不影响后续 CAR-T 细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但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治疗策略的相互影响,仍需进行更多研究。

讨论

在临床实践中,当患者在 CAR-T 细胞治疗后失败,且准备开始双抗治疗时,通常需要进行淋巴细胞活检以评估 CD20 阳性。然而,在某些中心,即使未进行淋巴细胞活检,也会为患者开展双抗治疗,但据报告,在 10%-15%的患者中,尤其是在经过两到三线治疗后,可能会观察到 CD20 阴性。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如果患者呈 CD20 阴性,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选择 tafasitamab 联合来那度胺治疗。

对于 CD20 阴性患者,有研究显示其比例可能在 20%-35% 之间。对于这些LBCL患者,治疗选择可能需要调整。此外,在 CAR-T 细胞治疗后,评估患者的 CD20 状态是重要的,因为这可能影响后续治疗策略。

在讨论治疗选择时,专家们强调了需要更多的数据来理解预先接受过 CAR-T 细胞治疗的患者在双抗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的研究表明,预先接受过双抗治疗的患者在接受 CAR-T 细胞治疗后,其疗效与未接受过双特异性抗体的患者相当,且没有显著的毒性增加。

此外,专家们还讨论了在 CAR-T 细胞治疗后使用双抗进行巩固治疗的可能性。虽然一些中心在年轻且达CR的患者中尝试了这种方法,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持这一做法的普遍应用。

在长期毒性方面,目前没有明确的数据显示双抗治疗后存在显著的长期毒性。然而,由于这些患者通常经过严格筛选,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评估长期毒性和治疗效果。

最后,专家们强调了在治疗选择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特征,包括年龄、体能状态和治疗反应。对于不同的患者群体,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以优化治疗效果并减少潜在的毒性。

总结

本次会议上,专家们就R/R DLBCL的治疗选择展开了深入讨论。DLBCL 患者一线治疗后复发或难治的比例接近四成,预后不佳。近年来,双抗和 CAR-T 细胞疗法等新药及疗法的应用为R/R DLBCL治疗带来了新希望。Germans Trias i Pujol 医院 Marta Canelo-Vilaseca 教授强调了 CAR-T 细胞治疗在二线治疗中的重要性,但也指出其失败后患者预后极差,治疗选择有限。梅奥诊疗中心 Mohamed Kharfan-Dabaja 教授探讨了双抗治疗后使用 CAR-T 细胞疗法的挑战,指出 CAR-T 细胞疗法和双抗各有优势,治疗选择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总之,专家们强调需要更多数据来优化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

责任编辑:Cherry
排版编辑:Cherr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5月05日
史姝婷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外科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05月05日
宋忠全
潍坊市人民医院 | 内科
受益匪浅,继续学习
05月04日
吕晓伟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