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一文全掌握!2025 年 CSCO 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汇总

04月1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春意盎然,万象更新。在这个洋溢着活力与期待的美好时节,医学界也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发展。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版的最新更新内容正式对外公布。为了确保读者能够迅速掌握这一关键信息,【肿瘤资讯】依照指南的章节顺序,第一时间整理并呈现了更新要点,以供广大读者参考[1]

一、乳腺癌的诊断及检查

新增“(七)乳腺癌 PIK3CA 基因突变检测”

PIK3CA 基因突变发生于 35%-40% 的激素受体阳性 HER-2 阴性乳腺癌,与乳腺癌的不良预后和内分泌耐药(含 CDK4/6 抑制剂)相关,是 PI3K 抑制剂的疗效预测指标,准确检测 PIK3CA 基因状态对于预测预后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乳腺癌 PIK3CA 基因突变检测专家共识(2025 版)》更新了乳腺癌患者 PIK3CA 基因突变的检测人群与检测方法的推荐意见。


【注释】

1. 建议对激素受体阳性、HER-2 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前常规进行 PIK3CA 基因检测。

2. 采用二代测序或 PCR 的方法检测乳腺癌 PIK3CA 基因突变,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实践中推荐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检测机构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3. 乳腺癌患者 PIK3CA 基因突变检测优先选择肿瘤组织样本;当肿瘤组织样本不可及时,可以考虑血浆 ctDNA 样本为补充样本来源。

4. 乳腺癌 PIK3CA 基因的多个点突变相比单个点突变患者,对 PI3K 抑制剂的敏感性和总体缓解率更高,推荐尽可能全面检测 PIK3CA 基因的突变位点。

5. 基于二代测序和 PCR 的乳腺癌 PIK3CA 基因检测质量控制需贯穿检测全程,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及严格的质控体系可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精准治疗的依据。

二、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

(三)HER-2 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治疗

Ⅰ级推荐:“THP×6”方案证据级别由 2A 级调整为 1A 级

Ⅱ级推荐:“THP”及“TH+ 吡咯替尼”顺序调整

Ⅲ级推荐:原“抗HER-2单抗联合紫杉类为基础的其他方案”和“科学、合理设计的临床研究”由 Ⅱ级推荐调整为Ⅲ级推荐

注释:新增“HELEN-006”“NeoPaTHer”等临床研究

HER-2 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推荐

14.png

(四)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治疗

Ⅰ级推荐:“TP-AC 联合帕博利珠单抗”调整为“TP-AC 联合 PD-1 抑制剂”

Ⅱ级推荐:“TP+PD-1 抑制剂”方案从Ⅰ级推荐调整为Ⅱ级推荐

Ⅲ级推荐:新增“PD-1 抑制剂联合紫杉类为基础的其他方案”及“科学、合理设计的临床研究”

注释:新增“CamRelief”“NeoTENNIS” “NeoPACT”“cTRIO”等临床研究

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

15.png

适合新辅助治疗,同时无免疫治疗禁忌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

新辅助后的辅助治疗

区分新辅助治疗是否联合免疫治疗进行方案推荐

“PD-1 抑制剂”从Ⅱ级推荐调整为Ⅰ级推荐

“奥拉帕利”证据级别调整为 1A 级

新辅助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推荐

6.png新辅助治疗未联合免疫治疗推荐

7.png

(五)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绝经后分层中Ⅱ级推荐:“AI+CDK4/6i”及“AI”由原Ⅰ级推荐调整为 Ⅱ级推荐

Ⅲ级推荐:“氟维司群”及“科学、合理设计的临床研究”由原Ⅱ级推荐调整为Ⅲ级推荐

绝经前分层中Ⅱ级推荐:“OFS+AI+CDK4/6i”与“OFS+AI”顺序调整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推荐

5.png

三、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

(二)HER-2 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

初始治疗

腋窝淋巴结阴性,肿瘤 >2cm 且伴高危因素:Ⅲ 级推荐新增“THP”方案

腋窝淋巴结阴性,肿瘤>2cm 且无其他危险因素:“TH”方案由Ⅱ级推荐调整为 Ⅰ级推荐,Ⅱ级推荐中新增“THP”方案

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初始治疗推荐

4.png

(三)三阴性乳腺癌辅助治疗

后续强化治疗

“化疗后序贯奥拉帕利”方案证据级别由1B 调整为1A

三阴性乳腺癌辅助治疗——后续强化治疗推荐

3.png

(四)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

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策略:初始治疗

基于 NATALEE 临床研究,对初始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人群分层进行调整,对中、高危患者,Ⅱ级推荐中新增“AI+瑞波西利”

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策略——初始治疗

2.png

四、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

(二)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

曲妥珠单抗治疗敏感分层

“HP+其他化疗”方案由Ⅲ级推荐调整为Ⅱ级推荐,“TXH”及“H+化疗”合并为同一方案并调整为Ⅲ级推荐

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分层

Ⅰ级推荐中“T-DXd”与“吡咯替尼+卡培他滨”方案顺序调整;Ⅱ级推荐中“T-DM1”证据级别由1A 调整为1B

TKI 治疗失败分层

“T-DXd”由Ⅱ级推荐调整为Ⅰ级推荐

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推荐

13.png

(三)三阴性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

解救化疗

紫杉类治疗敏感分层:Ⅰ级推荐联合化疗与单药紫杉化疗顺序调整,Ⅱ级推荐中新增“氟唑帕利+阿帕替尼”方案,Ⅲ级推荐中新增“氟唑帕利”方案

紫杉类治疗失败分层:Ⅰ级推荐联合化疗与单药紫杉化疗顺序调整,Ⅱ级推荐新增“芦康沙妥珠单抗”和“氟唑帕利+阿帕替尼”方案,Ⅲ级推荐中新增“氟唑帕利”方案,“白蛋白紫杉醇”和“依托泊苷”方案由原Ⅱ级推荐调整为Ⅲ级推荐

注释中新增 FABULOUS 研究

三阴性晚期乳腺癌解救化疗推荐

1.png

(四)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

非甾体 AI 治疗失败分层

Ⅱ级推荐中“甾体 AI+西达本胺”证据级别由 1A 级调整为 1B 级,Ⅱ 级推荐新增“氟维司群+伊那利塞+哌柏西利”方案,Ⅲ级推荐新增“卡匹色替+氟维司群”方案

甾体 AI 治疗失败分层

Ⅱ级推荐新增“氟维司群+伊那利塞+哌柏西利”方案,Ⅲ级推荐新增“卡匹色替+氟维司群”方案,去除“TAM 或托瑞米芬”方案

CDK4/6 抑制剂分层

Ⅲ级推荐新增“卡匹色替+氟维司群”方案,去除“托瑞米芬”方案

注释:新增 RIGHT Choice、MECCA、Destiny-Breast06、EMBER-3 等研究

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解救内分泌治疗

9.png

(五)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

CDK4/6 抑制剂经治分层中,Ⅰ级推荐中“T-DXd”及“化疗”从原Ⅱ级推荐调整为Ⅰ级推荐,Ⅱ级推荐中新增“芦康沙妥珠单抗”,原“戈沙妥珠单抗”由原 Ⅲ 级推荐调整为Ⅱ级推荐;Ⅲ级推荐中新增“Dato-DXd”和“科学、合理设计的临床研究”

注释:新增 TROPION-Breast01、OptiTROP-Breast01 等研究

激素受体阳性HER-2低表达治疗推荐

8.png

七、乳腺癌的治疗管理

新增“(十)乳腺癌治疗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管理”

1. 常见的乳腺癌治疗药物及其皮肤不良反应

乳腺癌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化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等,临床上药物相关皮肤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其中靶向治疗药物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部分药物可达 90%,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次之(30%~70%)。尽管多数皮肤不良反应的严重度分级为 1~2 级,但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导致治疗中断或停药,研究报道比例为 30%~80%。乳腺癌治疗策略常见药物的联合应用,如内分泌靶向联合治疗、化疗联合抗 HER-2 靶向治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等,疗效增加的同时亦可导致皮肤不良反应增加。

常见的药物分类及对应的皮肤不良反应如下。

乳腺癌治疗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管理

11.png

2. 乳腺癌治疗药物相关皮肤不良反应治疗策略

患者对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存在明显个体差异,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出现药物相关皮肤不良反应,首要原则是根据病情充分考量不良反应对治疗的影响及对个体的影响,综合判断后选择调整药物剂量或调整原有的治疗方案。同时建议多学科联合会诊,综合患者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手段。推荐相关不良反应处理原则如下。

(1)皮肤防护

1)规范皮肤清洁,使用温水(≤40°C)清洁皮肤;限制洗手或洗浴频率并尽量缩短沐浴时间,每周建议沐浴 2-3 次;使用温和、保湿的洗浴用品,如 pH 为 5.5 含润肤剂成分的沐浴乳、沐浴油及洗手液;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刺激皮肤(如添加香料、乙醇、皂基、类固醇类)的洁肤产品。

2)推荐使用保湿、修复、舒缓类功效性护肤品,且配方应(尽可能)不含添加剂、致敏剂、刺激性物质(如芳香剂、香料)。

3)注意防晒:避免阳光直射;采取遮阳伞、遮阳帽、墨镜、防晒服等物理防晒措施;选用含 UVA 广谱防晒霜和 UVB 过滤剂的产品,防止皮肤晒黑、老化和产生色斑,减轻光敏性皮肤不良反应。

(2)药物治疗

需要根据患者的皮肤不良反应类型、严重程度、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等因素,以及 MDT 会诊建议,由主诊医生综合判断后处方及调整治疗药物。常用的外用及系统性药物如下。

常用的外用及系统性药物

12.png

(3)生活方式调整及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1)疾病知识普及:向患者详细介绍肿瘤治疗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常见表现和潜在危害,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指导患者如何监测皮肤症状,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如轻度皮疹的处理措施、何时需要就医等。

2)生活方式指导:指导患者选择宽松、柔软、透气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合理安排日常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皮肤损伤。

3)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缓解患者因皮肤不良反应产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心态。

4)社会支持: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协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倡导社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组织患者交流活动、提供康复指导等。

参考文献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5.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Jin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in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4月19日
乐凌云
余姚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感谢分享好好学习
04月19日
王莉娜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放疗科
Ⅰ级推荐中“T-DXd”与“吡咯替尼+卡培他滨”方案顺序调整;Ⅱ级推荐中“T-DM1”证据级别由1A 调整为1B
04月19日
袁素娟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 肿瘤科
PIK3CA 基因突变发生于 35%-40% 的激素受体阳性 HER-2 阴性乳腺癌,与乳腺癌的不良预后和内分泌耐药(含 CDK4/6 抑制剂)相关,是 PI3K 抑制剂的疗效预测指标,准确检测 PIK3CA 基因状态对于预测预后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