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王佳蕾教授:继往开来,2024年伊鲁阿克攻克ALK阳性NSCLC成果斐然,未来探索更值得期待

04月0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的驱动基因之一,在中国晚期NSCLC患者中的阳性率为5%-7%。随着NSCLC领域靶向治疗的蓬勃发展与日臻成熟,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显著延长,以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为基础的靶向治疗策略,使得ALK阳性晚期NSCLC正逐步迈向“慢病化”。作为中国本土研发的药物,ALK-TKI伊鲁阿克更新了关键的的Ⅲ期研究数据,该数据为伊鲁阿克在临床应用提供了关键依据,有望推动ALK阳性NSCLC治疗策略的优化。有鉴于此,【肿瘤资讯】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佳蕾教授回顾伊鲁阿克在最近一年中的出色成果,同时为ALK阳性NSCLC治疗未来的挑战和发展方向给出建议。

王佳蕾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胸部肿瘤内科主任

复旦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委会青委会副主委
上海市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血管靶向专委会、老年肿瘤防治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常委
泛长三角胸部肿瘤联盟专委会副主席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癌免疫治疗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委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CRPC)常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专委会、肺癌分子靶向与免疫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事
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访问学者

慢病化时代,ALK阳性NSCLC患者亟需兼顾疗效和安全性药物

ALK融合是晚期NSCLC的一种重要分子亚型,占NSCLC的5%-7%,能否请您介绍一下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有哪些?结合临床实践,能否请您谈谈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王佳蕾教授:大部分ALK阳性NSCLC患者具有相对年轻,女性略多,无或者仅有少量的吸烟史的特征。尽管ALK阳性融合基因在NSCLC的突变率不高,但我国肺癌人口基数巨大,ALK阳性NSCLC患者的数量亦不容小觑。

ALK阳性NSCLC患者治疗需考虑和注意的方面,首先,随着众多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上市与不断迭代,ALK阳性NSCLC患者的生存期从以月计数迈向了以年计数,ALK阳性NSCLC患者可谓已经进入了慢病化时代。基于慢病化治疗的特点,ALK靶向治疗的选择应考虑疗效和安全性更优、经济成本更低的药物。其次,在不良反应管理方面,ALK-TKI整体安全性良好,但一些特异性的不良事件(AE)需要特别关注,例如神经毒性、皮疹、肝损伤、代谢异常以及消化道反应等,这些在临床应用中应该给予充分关注。

进展回顾,2024年伊鲁阿克在ALK阳性NSCLC领域彰显不俗实力

又至年终岁尾,回首2024,ALK靶向治疗领域取得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其中伊鲁阿克在局晚期和晚期ALK阳性NSCLC治疗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能否请您总结一下2024年伊鲁阿克在ALK阳性NSCLC领域的最新进展?

王佳蕾教授: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更新了伊鲁阿克一线治疗的数据,经过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伊鲁阿克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45.9个月,这是已经报道的二代ALK-TKI当中最长的中位PFS值。而且,在已经上市的ALK-TKI针对亚洲人群一线治疗开展的同类随机对照研究中,伊鲁阿克的PFS 风险比(HR)值最低,为0.29。

在安全性方面,伊鲁阿克整体安全性良好,尤其是胃肠道相关症状以及肌肉疼痛、水肿、便秘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都低于大部分同类ALK-TKI。虽然这些安全性数据都是横向对比,而非头对头的临床研究间的比较,但是这些安全性特点足以提示应用伊鲁阿克治疗的ALK 阳性NSCLC患者在用药期间可拥有更好的体验。目前距离该药一线适应证获批恰逢一周年,且从2025年1月1日起,伊鲁阿克一线适应证已纳入医保范围,纷至沓来的利好消息均为伊鲁阿克在ALK阳性晚期NSCLC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2024年美国放射肿瘤学年会(ASTRO 2024)报道了伊鲁阿克对于不可切除的局晚期ALK 阳性NSCLC患者在根治性放化疗后巩固治疗的结果(INNOVATION研究)。该研究数据显示[3],伊鲁阿克治疗这部分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86%,12个月的PFS率达100%;安全性方面未观察到任何3级及以上的肺炎发生。INNOVATION研究结果的公布,有望解决现有治疗模式中免疫巩固治疗在ALK阳性患者当中疗效有限的问题,同时该项成果也彰显了伊鲁阿克在局晚期NSCLC作为巩固治疗的应用潜力。

精准时代,ALK阳性NSCLC未来治疗仍具挑战及提升的空间

展望未来,能否请您用三个词来描述ALK阳性NSCLC未来的研究方向或者挑战?

王佳蕾教授首先,耐药问题——仍是挑战:在制定ALK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方案时,ALK-TKI的耐药机制对于治疗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治疗的深入,耐药问题逐渐显现。后续在新药研发当中,针对不同的耐药机制——无论是on-target还是off-target,均应设计相应的研究策略,并推进相关的药物的临床研究。

其次,标准建立——有待确立:目前,对于局晚期ALK 阳性NSCLC患者,靶向药物作为巩固治疗尚未被正式确立为标准治疗,其最佳巩固治疗策略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由于患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生物学以及临床的差异,是否适合接受靶向治疗作为巩固治疗,还需进一步的个体化考虑。但基于INNOVATION研究的积极结果,ALK-TKI可能成为不可切除的局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巩固治疗的新选择。另外,未来基于ALK-TKI的联合治疗方案,包括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等,也是研究探索的热点,以期进一步提高ALK阳性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以及生活质量。

再者,新的方向——全新可能:未来,免疫治疗/细胞治疗有望成为ALK阳性患者的潜在选择。此外,在ALK阳性肿瘤模型研究过程中,针对ALK基因的DNA疫苗也显示出巨大的治疗潜力。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例如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等新兴技术以及其他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开发,都将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伊鲁阿克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4, 46(3):189-205.
2. Y.Shi, J.Chen, R.Yang, et al. Update of the INSPIRE study: iruplinalkib versus crizotinib in ALK TKI-naïve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ALK阳性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2024 ESMO,1278P.
3. Wang LL, Zou B, Zhou HY, et al. Preliminary safety and efficacy of iruplinalkib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CRT) in ALK/ROS1阳性 un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art 1 results from the INNOVATION study. 2024 ELCC.144P.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y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