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好声音】施均/袁卫平/初雅婧团队揭示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新标志物,提出靶向治疗新策略

03月28日
来源: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作为老年人群中高发的惰性淋巴增殖性疾病,长期面临诊断困境——其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标志物,导致临床误诊漏诊率居高不下,常规免疫抑制药物疗效不佳,复发的患者缺乏有效治疗措施[1-3]

2025年3月2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施均/袁卫平/初雅婧团队在T-LGLL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KLRG1 re-define a leukemic clone of CD8 effector T cells sensitive to PI3K inhibitor in T-cel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IF=11.7[2]。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该疾病的特异性诊断标志物及核心致病机制,更成功完成了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转化验证,为这一难治性血液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研究团队通过对5例T-LGLL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首次鉴定出一类具有特殊生物学特征的TE3细胞亚群。经过进一步筛选和功能验证,发现KLRG1阴性大颗粒淋巴细胞群具有显著克隆性优势、强细胞毒性及异常增殖能力,可作为区别于反应性/克隆性T细胞的核心标志物。


机制研究揭示PI3K-AKT信号通路的持续性活化是驱动疾病进展的关键分子事件。基于此发现,团队设计并实施了一项针对复发/难治T-LGLL患者的探索性临床研究(NCT05676710),8例患者每日接受80mg PI3Kδ抑制剂(林普利塞)的口服药物治疗,12周内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所有患者不良反应轻,起效迅速,中位起效时间仅2周,总有效达率到88%。基于林普利塞在探索性临床研究中良好的安全性及疗效,研究团队已启动复发/难治T-LGLL多中心、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NCT06224257),进一步验证该疗法的长期疗效。

该项研究完成了“临床问题识别-分子机制解析-靶向药物验证”的转化医学研究完整模式,KLRG1标志物的确立为T-LGLL的精准分型提供了可靠工具,PI3K-AKT通路抑制策略的临床验证标志着该疾病治疗从经验性用药向靶向治疗的里程碑式跨越。研究团队表示,将继续深化对疾病异质性的探索,推动个体化诊疗体系的建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施均主任医师、袁卫平研究员和初雅婧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张乐乐主治医师、邱晨博士和李若难博士后为共同第一作者。该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END-


参考文献:

1. Lamy, T., Moignet, A., Loughran, TP Jr. (2017). LGL leukemia: from pathogenesis to treatment. Blood. 129(9):1082-1094.

2. Magnano, L., Rivero, A., Matutes, E. (2022).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 Current State of Diagnosis,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Curr Oncol Rep. 24(5): 633-644.

3. Loughran, TPJr., Zickl, L., Olson, T.L., et al. (2015).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of LGL leukemi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phase II study by the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5998). Leukemia. 29(4): 886-894.

4. Zhang, L., Qiu, C., Li, R., et al. (2025). KLRG1 re-defines a leukemic clone of CD8 effector T cells sensitive to PI3K inhibitor in T cel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 Reports Medicine. Mar 26, 102036.



撰稿:张乐乐  初雅婧

视频:林仲玮  柴子越

编辑:李炳轩

校对:何美曈

审核:祁健伟  施  均  张  磊



评论
03月30日
张婉君
蒙城县中医院 | 血液肿瘤科
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作为老年人群中高发的惰性淋巴增殖性疾病,长期面临诊断困境——其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标志物,导致临床误诊漏诊率居高不下,常规免疫抑制药物疗效不佳,复发的患者缺乏有效治疗措施
03月29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新标志物,提出靶向治疗新策略
03月29日
万志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黄州医院 | 肿瘤内科
PI3K-AKT信号通路的持续性活化是驱动疾病进展的关键分子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