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AR-T细胞疗法用于实体瘤:三大挑战与创新解决方案

03月1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CAR T细胞疗法自问世以来,在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等疾病的治疗中展现了显著疗效。然而,如何将这一免疫疗法扩展到实体瘤领域,一直是科学家们面临的巨大挑战。美国纽约水牛城Roswell Park综合癌症中心的Renier Brentjens博士,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他详细分析了影响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中应用的三大关键障碍,并探讨了当前科学界正在探索的创新解决方案。

29aa3d76-bb5c-42e9-8a21-c8b00adeee7b.jpg

影响CAR-T应用于实体瘤的三大障碍:靶抗原异质性、免疫抑制微环境及纤维化结构

Brentjens博士指出,CAR-T细胞疗法之所以在血液恶性肿瘤(如白血病和淋巴瘤)中取得成功,部分原因是血液肿瘤的靶抗原相对稳定,且血液肿瘤是位于淋巴结和骨髓等组织中,免疫细胞容易接触到肿瘤细胞。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例,绝大多数肿瘤细胞都表达CD19蛋白,CAR-T细胞能够有效识别并摧毁这些表达CD19的肿瘤细胞。然而,当我们将CAR-T细胞疗法应用于实体瘤时,情况就变得复杂得多。实体瘤存在的三大核心问题——靶抗原异质性、免疫抑制微环境以及纤维化结构,使得传统的CAR-T细胞疗法面临诸多阻碍。

首先,靶抗原异质性是实体瘤与血液肿瘤的显著区别之一。在血液恶性肿瘤中,靶抗原表达通常比较一致,因此免疫疗法的效果较好。然而,实体瘤中靶抗原的表达往往不一致,以结肠癌为例,一些癌细胞可能表达癌胚抗原(CEA),而另一些癌细胞则不表达,这种异质性使得CAR-T细胞难以准确攻击所有的癌细胞,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实体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也是一个重大障碍。实体瘤往往能够招募大量的免疫抑制细胞,这些细胞能够抑制CAR-T细胞的活性,阻碍它们发挥作用。

此外,肿瘤微环境中的成纤维细胞还会形成纤维化结构,将肿瘤与外界隔离开来,使得CAR T细胞难以有效浸润到肿瘤内部,进一步降低疗效。

克服挑战的创新策略:双靶向CAR-T细胞与“装甲”CAR-T细胞

针对这些挑战,科学界正在探索一系列创新策略,旨在提高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中的有效性。Brentjens教授介绍说,其中一个较为直接的策略是开发双靶向CAR-T细胞,即在同一个T细胞上装备两种不同的受体,以同时针对肿瘤细胞的两种不同靶标。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肿瘤细胞逃逸的风险,提高CAR T细胞的治疗广度。然而,由于实体瘤靶标的异质性普遍存在,即使是双重靶向的CAR-T细胞也无法完全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如果一个靶标的表达是异质的,那么另一个靶标也可能存在异质性,这意味着这一策略虽然有一定前景,但还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更具前瞻性的一项策略是开发“装甲”CAR-T细胞。这种CAR-T细胞不仅能够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靶抗原,还可以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增强抗肿瘤的免疫反应。具体而言,当装甲CAR T细胞浸润到肿瘤组织中时,它们会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如IL-12或IFN-γ,这些因子能够逆转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状态,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协同对抗肿瘤细胞。这一策略的原理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类似,即通过解除免疫抑制,使免疫系统重新识别并攻击癌细胞。Brentjens认为,装甲CAR-T细胞可能是未来CAR-T疗法在实体瘤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另外,针对肿瘤微环境中的成纤维细胞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成纤维细胞是实体瘤纤维化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靶向这些成纤维细胞,研究人员希望能够打破肿瘤的屏障,使CAR-T细胞更容易进入肿瘤内部,发挥作用。

联合疗法的探索

除了开发更强大的CAR T细胞外,研究人员还在积极探索CAR-T疗法与其他治疗手段的结合,以增强疗效。例如,CAR-T细胞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使用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解除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使CAR-T细胞能够更加有效地攻击肿瘤细胞。此外,研究人员还尝试将CAR-T细胞与常规化疗药物结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https://www.onclive.com/view/investigators-are-making-headway-bringing-car-t-cell-therapy-to-solid-tumors

责任编辑:Linda
排版编辑:Lin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