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杨帆教授:创新引领!依沃西单抗助力肺癌免疫治疗全线升级

02月0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导读


在肺癌治疗领域,免疫疗法的创新正引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从晚期延伸至围术期,推动肺癌治疗迈入更精准、多元的时代。其中,依沃西单抗作为全球首个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凭借“靶免一体”的创新机制,屡次刷新肺癌免疫治疗的高度,并已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引发了广泛关注。


基于此,本期「肿瘤资讯」特邀杨帆教授参与访谈,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的进展以及依沃西单抗在肺癌领域的突破发表见解。现将访谈内容精粹如下,以飨读者。

点击观看完整访谈视频

杨帆 教授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

· 国家胸外科质控中心专业组组长

· 美国胸心血管外科学会AATS会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分会主委

·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 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

· 中国抗癌协会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老年肿瘤委员会常委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标记物委员会常委

· Lung Cancer 副主编

· Frontiers in Oncology副主编

·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24年度华夏科医学科技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2023年度科技创新2030“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重大项目负责人



围术期免疫新方案百花齐放,

AK112-205研究成为杰出代表


Q1:随着围术期治疗在NSCLC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免疫治疗药物被探索用于早期干预。您如何看待围术期NSCLC免疫治疗的发展趋势?您认为哪类新型免疫治疗药物更加具有探索前景?



杨帆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出现为可手术的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并已获批多项适应症,涵盖新辅助、辅助及“新辅助联合辅助”的治疗模式,其中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已成为当前的标准治疗方案。而且我们看到,围术期免疫治疗已经展现出显著的总生存(OS)获益,其OS获益在数值上已经超越既往的围术期化疗,为患者带来了更长久的生存希望。


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是衡量围术期或新辅助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在免疫治疗时代,pCR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各项研究中,平均有超过20%的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后可达到pCR,这部分患者的2年无复发生存率接近85%~90%。然而,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未能达到pCR,此类患者生存曲线与传统新辅助化疗差异不大,因此当前围术期免疫治疗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当前对于围术期免疫治疗的进一步探索,主要集中在创新药物以及创新联合方案两个方向。例如联合治疗方面,Neocoast-2研究评估了免疫联合抗CD73药物、抗NKG2A药物、TROP2 ADC等新型药物的疗效,INTerpath-002试验则探索了肿瘤疫苗V940(mRNA-4157)联合PD-1单抗这一术后辅助方案。


在新药的探索方面,AK112-205研究是迄今为止最杰出的代表,国产新药依沃西单抗(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取得了相当惊艳的疗效。研究数据显示,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组55名患者完成手术的患者中,pCR率超过52%,主要病理缓解(MPR)率超过72%。尤其鳞癌患者的pCR率高达63.6%,MPR率达84.1%,这一数据在既往传统PD-1单抗联合化疗的研究中是前所未有的。虽然EFS数据尚未公布,但是我们有理由认为,依沃西单抗在围术期治疗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带来了全新的具有突破意义的探索方向。


NSCLC全线突破,依沃西单抗未来可期


Q2:依沃西单抗作为全球首个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为免疫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您认为依沃西单抗未来还能够在哪些肺癌患者人群中迎来突破?



杨帆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依沃西单抗作为我们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免疫治疗药物,是“靶免一体”的双特异性抗体。在整个肺癌治疗领域,无论是驱动基因阳性还是驱动基因阴性,无论是在围术期还是晚期治疗阶段,依沃西单抗都取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突破性数据。


例如,基于HARMONi-A研究,依沃西单抗在国内获批了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EGFR-TKI治疗进展后的适应症,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并且这一适应症已经纳入医保报销,能够惠及更多患者。


对于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轰动全球的 HARMONi-2 研究证实,依沃西单抗取得了对标业内PD-1单抗“王牌药物”的完胜,无论ORR还是PFS都远超帕博利珠单抗。这既是我们国产创新的一针兴奋剂,也是晚期肺癌免疫治疗领域一项令人瞩目的突破。


方才提及的AK112-205研究更是将围术期或者说新辅助免疫治疗的pCR率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后续若能进一步转化为长期生存获益,我们就在攻克肺癌的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L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2月16日
栗小玲
邯郸市第一医院 | 神经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2月16日
张剑
锦州市中心医院 | 其他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2月15日
杨世忠
阳泉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 肿瘤内科
依沃西单抗助力肺癌免疫治疗全线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