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生了肿瘤,栽在心脏?” 第五十五期 — 晚期肺癌靶向治疗3年余,肿瘤病情稳定,为何出现心衰?

2024年07月08日
来源:肿瘤心脏病 复旦中山程蕾蕾

患者女性80岁,3年前诊断晚期肺腺癌,长期口服阿法替尼,肿瘤病情稳定,近期出现心力衰竭,什么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后续如何诊治呢?听听肿瘤心脏病多学科(MDT)科普视频的解答。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肿瘤心脏病多学科联合门诊

  病史摘要  

主诉、病史(现病史、既往史):
确诊晚期肺腺癌3年余
1. 患者于2020-12月确诊肺癌晚期伴多处淋巴结及肝转移,穿刺病理结果提示:肺腺癌,NGS:  EGFR 19外显子大片段重复突变;给予阿法替尼靶向治疗,病灶缩小,病程中定期复查,肿瘤病情长期稳定。
2. 1月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急;2024-04-17就诊肿瘤内科,查心电图:1)窦性心律;2)Ptf-V1增大,提示左心房负荷增大;3)左心室肥大伴ST-T改变(RV5+SV1=69mm)。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0.047ng/ml;氨基未端利钠肽前体:14402.0 pg/ml,考虑心功能不全。
3. 患者1周前2024-4-19就诊,暂停阿法替尼治疗,予以心衰药物治疗,现为评估下一步治疗方案就诊。
 
体格检查(阳性体征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阴性体征):
神志清,一般情况可,静息状态下呼吸平稳。
 
辅助检查:
【2024-04-17】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0.047ng/ml;肌酸激酶MB质量:2.9ng/ml;肌红蛋白:38.0ng/ml;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14402.0pg/ml。
【2024-04-18】 心脏超声:1.主动脉瓣钙化伴中度反流 2.左室整体收缩活动减弱 3.左房增大,轻度二尖瓣反流 4.二尖瓣后叶瓣环钙化 5.少量心包积液 LVEF: 39%。
【2024-04-19】心肌标志物:  心肌肌钙蛋白T:0.038ng/ml;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3731.0pg/ml。
【2024-04-22】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0.031ng/ml;氨基末端利钠脑前体:3675.0pg/ml。
【2024-04-23】心超:1.主动脉瓣钙化伴中度反流,升主动脉增宽 2.左房室增大,左室整体收缩活动减弱,室间隔基底段增厚 3.二尖瓣后叶瓣环钙化伴轻度反流 4.少量心包积液 LVEF: 44%。
 
诊断:
肺恶性肿瘤,心力衰竭
 
处理意见:
1.继续停用靶向抗肿瘤治疗,心内科药物治疗,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他汀+阿司匹林治疗,定期随访肝功能、血脂和肌酶;
2.心衰药物治疗,根据血压调节药物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25mg bid+美托洛尔缓释片11.875 mg qd+螺内酯20mg qd+曲美他嗪35mg bid,心内科随访;
3. 心功能恢复后,可考虑选择第3代靶向药阿美替尼或伏美替尼抗肿瘤治疗。

总结

患者高龄女性,晚期肺腺癌,口服阿法替尼治疗3年后才出现心力衰竭,停用1周后心肌损伤标记物和左室射血分数已有好转,进一步验证了阿法替尼引起心脏毒性的临床判断。患者肿瘤控制良好,因此目前以处理心力衰竭为主,等待心功能恢复后再考虑抗肿瘤治疗。结合已有的经验及临床报道,后续可选择第3代靶向药阿美替尼或伏美替尼。

如下内容不用写入公众号:
 
肿瘤内科医师分析:患者晚期肺腺癌,3年来使用阿法替尼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临床试验数据未提示本品会对心脏收缩力造成不良影响,但尚未在有严重心脏病史的患者中研究本品。若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尤其是高龄患者,仍应警惕阿法替尼的心脏毒性;患者停用阿法替尼后,心肌损伤标记物及左室射血分数已有好转,等待心功能基本恢复后,可考虑更换第3代靶向药阿美替尼或伏美替尼抗肿瘤治疗。

心内科医师分析:左心室功能下降是肺癌靶向药物比较多见的心脏毒性之一,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当进行心脏评估和监测,包括在基线时和治疗过程中全程评估和管理。在治疗期间发生相关心血管损伤的患者,应停用可疑药物,该患者出现心衰,给予心衰规范化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美托洛尔+螺内酯等;根据以往经验,早期发现后停抗肿瘤药物并及时抗心衰治疗,6-8周可基本恢复。
 
临床药师:阿法替尼是第二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改善EGFR突变肺癌的预后,在肺癌患者中应用广泛。但阿法替尼也可能会导致心脏毒性,其中包括心衰。阿法替尼引起心衰的发生率较低(小于1%),但对于有心血管风险的肿瘤患者,应当进行心脏监测,在基线时和治疗期间定期评估心功能。对于治疗过程中发现左室射血分数低于正常下限的患者,应心内科会诊并停止阿法替尼治疗。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xiao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