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早期乳腺癌幸存者行为症状预测模型:谁易中招?

2024年11月2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乳腺癌幸存者在完成初期治疗后,常常面临多种长期行为症状,包括疲劳、认知障碍、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这些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日,JNCI在线刊登了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该研究旨在开发并验证预测早期乳腺癌幸存者长期行为症状集群的模型[1]。研究发现,年轻患者、精神疾病史和较重的初始症状负担是长期行为症状集群的主要预测因素。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为法国Gustave Roussy癌症中心的Antonio Di Meglio博士。该模型为改善幸存者护理提供了重要工具,有助于临床干预和症状管理的优化。【肿瘤资讯】整理文章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研究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超过80%的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然而,乳腺癌幸存者不仅面临肿瘤治疗的急性副作用,还常常经历长期的行为症状问题,如疲劳、认知障碍、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这些症状通常会形成集群,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并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如何预测这些行为症状的长期存在及其集群模式,以便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成为当前肿瘤幸存者护理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旨在开发并验证一个能够预测早期乳腺癌幸存者在确诊四年后长期行为症状集群风险的模型。

 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法国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CANTO (CANcer TOxicity),纳入了确诊为I-III期乳腺癌的患者。该研究自2012年开始,旨在识别乳腺癌治疗相关的长期毒性因素。本次研究选择了确诊后四年的患者行为症状集群为主要研究结果。症状集群被定义为患者同时报告三种或三种以上的严重行为症状,包括疲劳、认知障碍、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

预测模型基于患者的临床、行为和治疗相关特征,使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开发。行为症状评分(BSS)作为基础评分,每项严重症状得1分,总分范围为0-5分,BSS得分≥3被定义为症状集群。此外,还测试了炎症因子(如IL-1β、IL-6、TNFα)的遗传风险评分。开发模型采用了bootstrap增强的向后消除方法,并在后续的验证队列中对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555名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开发队列,1533名患者作为验证队列。在开发队列中,19.0%的患者在确诊时报告了行为症状集群(即三种或三种以上的严重症状),四年后这一比例增加至21.2%(图1)。最常见的症状包括严重疲劳、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这三种症状在报告症状集群的患者中普遍存在,分别占87.6%、88.3%和84.5%。此外,65.0%的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焦虑症状,29.3%的患者出现了抑郁症状(图2)。


图1. 行为症状评分 (BSS) 在确诊四年后的开发队列中的分布

讨论

图2. 包括疲劳、认知障碍、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在确诊时和四年后发生率

通过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以下因素被识别为长期行为症状集群的重要预测因素:

1. 年龄:每减少1岁,患者发生行为症状集群的风险增加(调整后的OR=1.012, 95%CI 1.003-1.020),表明年轻患者更容易经历这些症状。
2. 精神疾病史:具有精神疾病(如焦虑或抑郁)病史的患者比没有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在四年后报告症状集群(调整后的OR=1.27, 95%CI 1.01-1.60)。
3. 确诊时的行为症状负担(BSS评分):BSS评分越高,患者发生长期症状集群的风险越大。例如,与BSS=0相比,BSS=1的患者发生症状集群的风险是其2.17倍,BSS=5的患者风险是其12.3倍(调整后的OR范围为2.17-12.3, 95%CI 1.66-20.87)。

此外,虽然炎症因子的遗传风险评分(IL-1β、IL-6、TNFα相关基因多态性)在某些行为症状的研究中被提到,但在本研究的模型中并未显示出对长期行为症状集群的预测作用。
 
在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中,预测模型的C统计量(AUC)为0.73(95%CI 0.71-0.75),显示出较好的区分能力。外部验证结果与开发队列一致,进一步证明了该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此外,研究还发现,内分泌治疗可能对长期行为症状集群有一定影响。在开发队列中,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比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更有可能报告症状集群(调整后的OR=1.43, 95%CI 1.10-1.89)。不过,内分泌治疗未能在最终模型中成为显著的独立预测因素,这可能是由于其与其他临床和生物学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
 
总体而言,研究结果表明,年轻患者、精神疾病病史患者,以及确诊时症状负担较重的患者更容易在四年后经历严重的行为症状集群。

研究讨论  

本研究首次开发并验证了一个预测乳腺癌幸存者长期行为症状集群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年轻患者、确诊时具有较高症状负担的患者以及有精神疾病病史的患者是行为症状集群的高风险群体。该模型不仅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还为识别高风险患者提供了工具,便于在患者确诊初期就能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乳腺癌治疗引发的长期行为症状集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进而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虽然本研究没有发现遗传风险评分在预测长期症状集群中的作用,但仍强调了在乳腺癌确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症状评估的重要性。基于这些评估结果,临床医生可以为高风险患者设计早期干预方案,从而降低患者长期症状恶化的风险。

研究还指出,尽管内分泌治疗被认为是引发症状集群的潜在因素,但该因素未能在最终模型中成为显著预测指标。这可能与内分泌治疗的长期效应及其与其他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有关。因此,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关注内分泌治疗对症状集群的长期影响。

研究结论

本研究开发的预测模型为乳腺癌幸存者长期行为症状集群的风险预测提供了重要工具,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并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以减轻长期症状负担。特别是对于年轻、症状负担较重的患者,应在确诊时即启动心理支持和行为干预,改善其生活质量。本研究为乳腺癌幸存者的长期护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症状集群的潜在生物机制,并评估生物标志物在症状预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Martina Pagliuca, et al,, Long-term behavioral symptom clusters among survivors of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redictive model, JNCI: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24;, djae222

声明:材料由阿斯利康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编号:CN-147395

过期日期:2025-11-18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yu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11月27日
赵学红
临汾市中心医院 | 肿瘤科
本研究为乳腺癌幸存者的长期护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症状集群的潜在生物机制,并评估生物标志物在症状预测中的作用
2024年11月25日
张晓妮
荣成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感谢分享,获益良多
2024年11月25日
徐坛坛
金乡县人民医院 | 口腔科
早期乳腺癌幸存者行为症状预测模型:谁易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