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王华教授:免疫疗法驱动MM治愈新篇章,地舒单抗赋能骨病管理全程守护

10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大大提高了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率。患者的5年总生存(OS)率已从1996年的约32%提升至2018年约60%。然而,MM目前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亟需更佳的治疗策略以改善患者预后。

MM的免疫治疗,继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调节剂(IMiDs)及蛋白酶体抑制剂(PI)之后,已然成为第四大支柱疗法。该领域主要涵盖抗体类药物治疗与细胞免疫治疗两大类。这一转变不仅为临床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治疗选择,也为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开辟了新的路径。

除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外,MM相关并发症如MM相关骨病(MBD)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同样具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改善MM患者的生存预后,【肿瘤资讯】特别邀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华教授针对MM相关免疫治疗及常见并发症的管理进行分享,详情如下。

王华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硕士导师、临床肿瘤学博士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血液肿瘤科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血液分会委员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常委
广州抗癌协会肿瘤复发与转移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靶向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姑息与康复治疗青委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青年委员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自然基金等6项科研项目。
专业方向: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综合诊治,对多发性骨髓瘤和侵袭性淋巴瘤有较丰富经验

MM临床特征与治疗挑战:亟需探索新策略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情况

王华教授:在我国,MM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所有癌症的1%,而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占比约为10%。2016年全球MM疾病负担研究的系统分析显示,MM发病率为3-6人/10万人年,5年患病率为7-14人/10万人。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MM的死亡率为0.94人/10万人,且该病的发病年龄较大,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的中位年龄为57岁。

MM具有一些独特的临床特点。首先,MM的起病通常缓慢且隐匿,患者在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而当MM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往往意味着疾病已迅速进展,肿瘤负荷较重。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MM患者可能在短期内出现病情进展,形成复发耐药,预后较差。

其次,尽管MM属于浆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但从生物学和临床角度来看,其呈现出高度的异质性。大多数MM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会经历多次复发,且难以治愈。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MM患者的生存期逐渐缩短,同时可选择的治疗药物也随之减少。

近年来,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制药工业的快速发展,MM治疗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新药物,例如蛋白酶体抑制剂(PI)和免疫调节剂(IMiDs)等。这些新药在临床一线应用中显著延长了MM患者的OS。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包括复发或高危患者对这两大类药物产生耐药,这最终影响了其生存结局。因此,对于MM患者而言,亟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改善其总体生存状况。

免疫治疗新进展:BCMA CAR-T细胞疗法助力MM患者重获新生

王华教授:在新药时代,免疫治疗已成为MM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除前述的PI和IMiDs外,双特异性抗体(简称“双抗”)和CAR-T细胞治疗等免疫疗法也展现出改变MM治疗格局的潜力,并有望进一步延长患者的OS。尤其是在R/R MM患者中,这些创新疗法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以BCMA为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和双抗疗法目前较为成熟。

CAR-T细胞治疗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治疗手段,已在血液肿瘤的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认可。研究显示,对于接受过PI、免疫调节剂及CD38单抗治疗并出现耐药的R/R MM患者,治疗选择相对有限,而BCMA CAR-T细胞疗法为这些多药耐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BCMA之所以成为CAR-T细胞治疗MM的热门靶点,主要由于其作为B细胞成熟抗原,集中表达于浆母细胞及终末分化的浆细胞(PCs)。在病理情况下,几乎所有的MM细胞系(80%-100%)均高表达BCMA,其在恶性PC中的丰度远高于正常PC。通过介导下游信号通路,BCMA在MM细胞的存活、增殖、转移及耐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未来BCMA CAR-T细胞治疗有望进一步提升多耐药R/R MM患者的疗效,并改善其生存状况。

在一项III期临床研究KarMMa-3的中期分析中,BCMA CAR-T细胞治疗Idecabtagene vicleucel(ide-cel)相较于标准治疗,显著延长了既往接受过2~4种治疗的R/R 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13.3个月对比4.4个月)。此外,ide-cel组和标准治疗组的6个月PFS率分别为73%和40%,12个月PFS率分别为55%和30%。在缓解率方面,ide-cel组71%的MM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而标准治疗组为42%;两组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14.8个月和9.7个月,且两组的安全性相似。

在现有的BCMA CAR-T细胞治疗产品中,已有多款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用于MM的治疗,并展现出优异疗效。III期临床研究CARTITUDE-4显示,在中位随访15.9个月时,西达基奥仑赛(cilta-cel)组和标准治疗组的12个月PFS率分别为76%和49%。与标准治疗相比,cilta-cel显著提高了总缓解率(ORR,OR:3;P <0 .0001)、完全缓解率(CR,OR:10;P <0 .0001)及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OR:9;P <0 .0001)。OS方面,cilta-cel组显示出改善的趋势(HR:0.78)。此外,CAR-T细胞治疗组的安全性良好可控。LEGEND-2研究进一步证实,BCMA CAR-T细胞治疗cilta-cel可为R/R MM患者带来深度缓解,在中位随访65.4个月时,5年OS率达到49.1%。对于R/R MM患者,5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23.6%和55.9%。该研究还表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AE)并未显著影响长期疗效。

目前,CAR-T细胞治疗在国内已获批用于三线及以上治疗的R/R MM患者,即一线治疗接受PI和IMiDs,二线治疗接受CD38单抗的患者。在三线治疗中,CAR-T细胞疗法的单药治疗可使MM患者的ORR接近80%,CR率接近50%,中位PFS约为18个月。因此,对于多药耐药的MM患者,CAR-T细胞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生可考虑的重要治疗选择之一。

双抗展新途:CAR-T细胞疗法后复发MM患者的治疗新曙光

王华教授:对于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病情进展的MM患者,如何进一步治疗一直是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一项回顾性分析发现,接受BCMA CAR-T细胞疗法后疾病再次进展的MM患者中,五药难治患者的中位OS为13.9个月,显著短于非五药难治患者的29.9个月(P=0.018)。在R/R MM患者中,首次挽救治疗的中位PFS仅为3.5个月,ORR为43.4%,严格意义上的CR率仅为9.2%。对于CAR-T细胞治疗后复发的MM患者,目前可选择的后续治疗方案相对较少,且尚无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

CAR-T细胞治疗与T细胞重定向的双抗均利用T细胞的细胞毒性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在MM患者中,双抗与CAR-T细胞疗法的疗效相似,但免疫相关副作用(如CRS和ICANS)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均较低。因此,双抗有望成为CAR-T细胞治疗后病情进展的MM患者的一种有效选择。

在一项研究中,79例接受BCMA CAR-T细胞治疗后复发的MM患者中,约一半接受了后续的T细胞衔接治疗(主要为双抗)。与其他可用方案相比,BCMA和非BCMA T细胞衔接治疗组的缓解率均较高,生存率也有所提升。

在即将召开的IMS大会上,P-056研究“Bispecific antibodies improv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after CAR-T cell therapy”探讨了双抗在CAR-T细胞治疗后R/R MM中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R/R MM患者首次挽救治疗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双抗talquetamab组和特立妥单抗组患者的缓解情况优于其他组(ORR:talquetamab组为77%,特立妥单抗组为62%,免疫调节剂组/CD38单抗组为26%,其余为25%)。此外,双抗治疗组的CR率均超过30%(talquetamab组:32%,特立妥单抗组:33%)。在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方面,双抗治疗组的表现也显著优于其他治疗组(talquetamab组:27%,特立妥单抗组:15%)。研究者发现,双抗能够显著提高MM患者复发后的ORR。

对于复发后仍存活的MM患者,其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talquetamab组的OS率为83%,特立妥单抗组为75%,显著高于免疫调节剂组/CD38单抗组及其他组。此外,talquetamab和特立妥单抗在伴有髓外病变(EMD)复发的MM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生存率,且EMD复发与非EMD复发患者之间未见显著差异。这些结果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方向,表明双抗在MM治疗中的重要潜力。

个体化治疗新视野:地舒单抗在MBD管理中的重要价值与未来展望

王华教授:在R/R MM治疗领域,尚存在若干未被满足的需求,亟待研究者深入探索。首先,多靶点抗原双抗的应用是否能够为MM患者提供更佳的疗效,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BCMA是获得批准的热门靶点,但众多学者也在积极探索其他靶点,如GPR35和FcRL5等,以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其次,CAR-T细胞的持久性与功能性耗竭仍然是尚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基因编辑与组合IMiDs,可以增强CAR-T细胞的持久性,克服其耗竭现象。此外,结合使用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望进一步提升CAR-T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在利用微小残留病(MRD)检测技术时,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检测结果优化MM患者的治疗方案,确定何时停止治疗,减少复发风险,这对于提升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个体化治疗是MM治疗的关键所在。临床医生应充分利用MM患者基因组特征,指导免疫治疗方案的选择,并根据患者肿瘤微环境的特征进行精准调控,这些都有望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伴随着MM进入慢病管理的新时代,除了复发外,MM患者合并症的防治同样至关重要,对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MB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导致骨相关事件(SREs),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已有研究表明,在骨转移患者中,确诊后3个月内开始应用的骨保护药物,SRE发生率不到5%。

目前,用于治疗MBD的主要药物包括双膦酸盐(BPs)和地舒单抗。骨靶向药物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的问世改变了MBD的治疗格局。与BPs相比,地舒单抗在MBD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III期研究发现,在推迟首次SRE发生时间方面,地舒单抗组不劣于唑来膦酸组。事后15个月的界标分析也显示,地舒单抗组在至研究中首次SRE时间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另外,地舒单抗组的PFS也相对更长,差异为10.7个月。

MM患者通常肾功能较差。另外,由于MM患者需接受抗肿瘤和止痛等多重治疗,肾脏负担较重。因此,对于MM患者的治疗需格外注意对其肾功能的影响。既往研究发现,BPs类药物约60%以原形从肾脏排泄。而地舒单抗主要通过网状内皮系统代谢清除,几乎不影响MM患者的肾功能,减轻患者的肾脏负担,为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

针对需要接受抗MM治疗及骨痛止痛治疗的患者,特别是肾负担较重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特别谨慎,应减少BPs药物的使用,以降低对肾功能的影响。地舒单抗的安全性更高,对患者肾脏功能影响更小。对于肾功能下降的MM患者无需立即调整用药剂量。因此,正如前面提到的,MM患者应及早开始地舒单抗进行治疗,以进一步降低MM患者SREs发生风险。

长期使用BPs治疗MM患者的颌骨坏死(ONJ)发病率为1.8%~12.8%。而地舒单抗较唑来膦酸的ONJ发生率相似,但治愈率数值更高。最后,地舒单抗通常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用法更为便捷,MBD患者的依从性更高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BJ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