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驱动基因阳性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免疫新辅助效果居然还行

05月06日
来源:刘之说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钟文昭教授团队所发表的一项研究

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可切非小细胞肺癌,既往我们一般采用三代靶向TKI缩瘤+根治性手术,但既往的研究数据发现pCR率并不高,基本在5%下,MPR率15%左右,那对于这批患者能否采用新辅助化疗+免疫这种新辅助治疗模式,从而提高pCR和MPR率,进而提高可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FS时间呢?


这是目前全球最大型的一项针对驱动基因阳性,可切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的多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评估这种治疗模式的临床结果和安全性


研究方案

从全国26家中心初筛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患者,最终将8家中心的共40例驱动基因阳性的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研究。


47.5%(19/40)例患者为EGFR突变,包括了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21L858R突变,EGFR17-25,EGFR 20插入突变

其他基因突变包括KRAS、RET融合、ALK融合、ROS1融合、HER-2插入突变

3 2.5 %(13/40)为影像学或病理学诊断为N2患者


所有患者接受2-4周期PD1/PD-L1抑制剂新辅助治疗,其中3人接受免疫单药新辅助治疗,37例患者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研究结果

37.5%(15/40)患者达到主要病理缓解(MPR),12.5%(5/40)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和既往靶向药物新辅助相比,数值上确实要高很多)


N2降期率达到60%

一般我们会2-3周期评估一次患者的影像学退缩情况,那影像学的退缩能否预测术后的病理学退缩呢?统计学分析认为两者的一致性还是挺高的

那么我们就会想了,既往免疫新辅助能够获益,那患者初始治疗状态的PD-L1表达越高,是不是效果就越好呢?结果发现患者能否达MPR与PD-L1表达水平没有相关性

那随访这些患者的DFS时间怎么样?


所有患者的2年DFS 72.8%,EGFR突变患者 61.9%,KRAS突变患者 87.3%(总体来说数据还是不错的,同时告诉我们即使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这种治疗模式也似乎是可行的)


安全性如何?


没有患者因为严重毒性反应而中断治疗,只有2例患者出现3级贫血,其他1-2级反应包括皮疹和腹泻


是不是所有EGFR突变的类型都能获益呢?


研究者将EGFR突变患者进行了亚组分析,并将既往CTONG1103研究的EGFR突变队列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发现GC组(化疗组)MPR/pCR率为0;厄洛替尼组 MPR 12.5%,pCR率为0;化疗+免疫组 MPR率 42.1%pCR率 10.5%


但对于不常见的EGFR插入突变或点突变,比如3例EGFR 20号插入突变,1例EGFR 17-25插入突变,1例 EGFR 19 外显子插入突变,1例EGFR 21号外显子 L861Q突变都没有达到MPR,可见对于这些非常见敏感突变和插入突变,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模式没有明显优势,要做可能最好选择敏感突变人群

以前认为EGFR/ALK突变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初始免疫治疗似乎是不可行的,我们不光怕效果不好,还怕疾病超进展,这项研究中仅有1例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出现远处转移(原文并未讨论是不是超进展),另1例是局部进展,MDT讨论后仍然认为是可切的。所以这种治疗模式我觉得还是提供了一个治疗的新思路吧,期待前瞻性研究数据了


文献来源

Zhang C, Chen HF, Yan S, et al. Induction 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 for resectable oncogene-mutant NSCLC: A multicenter pooled analysis. NPJ Precis Oncol. 2022;6(1):66. Published 2022 Sep 19. doi:10.1038/s41698-022-00301-8

评论
05月07日
雷昕奕
永州市中心医院 | 胃肠外科
化疗+免疫新治疗凸现治疗效果。
05月06日
韩朝
黑山仁和医院 | 肿瘤内科
对于这些非常见敏感突变和插入突变,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模式没有明显优势,要做可能最好选择敏感突变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