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向燕群教授:“双艾”综合治疗突破N3期鼻咽癌诊疗格局,点亮患者诊疗新篇章

03月05日
来源:肿瘤资讯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向燕群教授团队开展的“TPC方案(白蛋白紫杉醇、顺铂以及卡培他滨)诱导化疗贯序同时期放化疗联合阿帕替尼(艾坦®️)及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治疗N3高危转移鼻咽癌”的II期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6.6)[1],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的“双艾”组合方案用于N3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客观缓解率(ORR)达100%,1年与2年的无远转生存期(DMFS)均为98%,为该类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新治疗策略。值此之际,【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向燕群教授对该研究结果进行深度解读。

向燕群
主任医师,科副主任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鼻咽科主任医师,科副主任
从事中晚期鼻咽放化综合治疗及转移性鼻咽癌临床诊治及研究工作20年,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主攻方向为转移性鼻咽癌的防治及靶向性免疫治疗。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第二承担人一项。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著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著30余篇,SCI收录及英文论著20余篇。主持并参与多项临床试验的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研究经验,研究摘要入选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口头报告研究,并作为代表进行了口头报告。


免疫治疗开启鼻咽癌治疗新模式

向燕群教授表示:诱导化疗(IC)后同步放化疗(CCRT)是目前局晚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对于N3期的局晚患者来说,标准治疗疗效欠佳,CCRT后,35%-50%的N3期患者会发生远处转移[2-5],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约为60%左右。因此,亟需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提高疗效,同时保持可接受的安全性。
 
近年来,免疫治疗快速发展,而鼻咽癌本身具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以及PD-L1上调特征,为免疫治疗的成功应用奠定了有力基础。既往多项研究证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复发或转移鼻咽癌具有良好的疗效[6,7],为鼻咽癌的治疗带来新选择。

ORR达100%,QUINTUPLED方案实力强劲

卡瑞利珠单抗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复发/转移鼻咽癌中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抗肿瘤活性。同时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治疗在多种实体瘤中显示出协同抗肿瘤的疗效。向燕群教授说道“基于此,我们开展了该开放标签、单臂、II期研究,旨在评估TPC方案诱导化疗序贯同期放化疗联合阿帕替尼以及艾瑞卡治疗远转移高危型的局晚鼻咽癌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研究纳入人群为具有高远转风险的N3期局晚患者鼻咽癌患者,计划入组50例,在可评估的前46例患者中,若发生7例以上的远处转移,则宣称该方案无效;反之,若发生6例及以下的事件数,则认为方案有效,值得进一步探究。结果显示,从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共入组49例合格患者。所有患者在诱导治疗后均达到了客观缓解,其中13例(26.5%)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36例(73.5%)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诱导治疗3个周期后,获得鼻咽内镜活检样本的33例患者中,有28例(84.8%)病理活检结果为阴性。34例获得淋巴结活检样本的患者中,有17例(50%)患者病理结果为阴性,其中39%的患者1个周期后获得淋巴结病理缓解,72.7%患者在2-3个周期后获得病理缓解。在48例完成CCRT的患者中,46例(95.8%)患者达到CR,1例(2.1%)达到PR,1例疾病进展(PD),死于肝、骨转移。
 
截至数据截止日期(2023年5月20日),中位随访28.7个月,1年和2年DMFS率均为98.0%(95% CI,87.6-99.7)。2年FFS、OS和LRFS率分别为95.9%(95% CI,84.9-98.9)、98.0%(95% CI,87.6-99.7)和97.9%(95% CI,86.9-99.7)。且整体安全可控,在诱导治疗期间,49例患者中有23例(46.9%)发生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皮疹、恶心、呕吐、瘙痒,以及白细胞减少。在CCRT期间,48例患者中有21例(43.8%)出现3/4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黏膜炎。无与治疗相关的死亡发生。

“双艾”协同增效,奠定卓越疗效基础

N3期高危转移鼻咽癌治疗迎新突破

对于该研究取得成功的原因,向燕群教授表示“单一的免疫治疗疗效有限,进一步提升治疗疗效就需要采用免疫联合的治疗方式,而选择哪类药物联合是关键。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已经被多项研究证实在机制上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该研究我们选择了联合TKI抑制剂阿帕替尼——可有效抑制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生成,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阿帕替尼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特异性结合,可强效抑制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同时可重塑肿瘤免疫抑制的微环境,联合免疫治疗具有协同增效用,这可能是该研究取得成功的原因。”
 
该研究作为首个探讨包括化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以及放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伴高转移风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证实,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和CCRT在N3期鼻咽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远处转移控制和可控的安全性,为N3期鼻咽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1. Liang H, Jiang YF, Liu GY, et al. Camrelizumab and apatinib plus induction chemotherapy and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in stage N3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phase 2 clinical trial. Nat Commun. 2024;15(1):1029.
2. Pan, J. J. et al. Proposal for the 8th edition of the AJCC/UICC staging system for nasopharyngeal cancer in the era of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Cancer 122,546–558 (2016).
3. Sun, X.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for 868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 analysis of survival and treatment toxicities. Radiother. Oncol. 110, 398–403 (2014).
4. Sun, X. S.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radiation therapy, image technology, and chemotherapy, and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cohort study from 1990 to 2012.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05, 581–590 (2019).
5. Zhang, Y. et al.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induction chemotherapy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 Engl.J.Med. 381, 1124–1135(2019).
6. Chen, B. J. et al. PD-L1 expression is characteristic of a subset of aggressive B-cell lymphomas and virus-associated malignancies. Clin. Cancer Res.19, 3462–3473 (2013).Zhang, J. et al. Co-expression of PD-1 and PD-L1 predicts poor outcome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Med. Oncol. 32,86 (2015).


责任编辑:Elva
排版编辑:Y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