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3ASH中国之声】黄河教授:科研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患者获益为目标

2023年12月1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12月9日-12日,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本次会议接收了中国研究者报道的众多最新研究成果,其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黄河教授团队携7项口头报告和26项壁报亮相ASH大会。大会现场,【肿瘤资讯】特邀黄河教授接受专访,分享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其对临床的意义和启发。

CAR-T疗法与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有望成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新方向

黄河教授:本届ASH年会我们团队带来了7项口头报告和 26项壁报交流,内容涵盖了血液病基础研究、白血病发生发展机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免疫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临床实践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一项研究初步展现了CAR-T细胞疗法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强强联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前瞻性研究进展。这项研究是针对CD7阳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数据显示这些患者能够达到较高的缓解率,并且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再需要进行预处理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这项研究具有较高的前沿性,表明联合治疗有望成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新方向。

单细胞多组学方法追踪“细胞因子风暴”

黄河教授: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又称“细胞因子风暴”,是CAR-T治疗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本次大会上,本团队汇报了一项研究,通过单细胞多组学角度阐明CRS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展示了CAR-T治疗后骨髓、脾、肺、肾等多器官的炎性改变,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关系等详细内容。这项基础研究对于寻找CRS的靶点并进行更加精准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Bench to Bed,加快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双向转化

黄河教授:本团队一直致力于将临床问题转化成科学问题,并从科学机制上进行解析机制研究,最后再转化到临床实践。这就是“bench to bed”,即从基础学科到临床应用的双向转化过程。

多项研究结果证实,在临床问题驱动下开展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用“bench to bed”的思维方式培养青年医生,将有利于加快青年医生成长。我们提倡从临床问题中挖掘出科学问题并指导科学研究,最终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对临床诊疗有价值的技术方法,最终应用到临床。特别是对于临床医生,如能从临床实践中挖掘问题,有利于培养从更高层面寻求解决患者疾患的思维能力。

专家介绍

黄河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所长
干细胞与细胞免疫治疗浙江省工程中心主任
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
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亚洲细胞治疗组织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亚太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干细胞基础研究与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细胞免疫治疗前沿技术与转化研究。先后于2003年及2015年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为负责人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等27项,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Cell Research, Lancet Haematology, Blood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41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15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近5年在国际大型会议担任主席、特邀报告和口头报告百余次。作为大会主席分别于2005年和2014年在杭州主办亚太国际骨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大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国内首部CAR-T细胞治疗学专著《CAR-T细胞免疫治疗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研究生《血液内科学》教材,参编著作及教材11部。任国际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权威杂志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编委。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