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35under35】刘恒昌医生:临床需求——科研创新的起点和终点

2023年08月23日
作者:刘恒昌
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刘恒昌
主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结直肠外科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英文编辑
《肿瘤学杂志》青年编委
北京肿瘤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委会工作秘书
主要从事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


近二十年来,我国在临床研究方面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纵观近年来在肿瘤治疗领域,诸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小分子靶向抑制剂、机器人手术平台等,无论内外科,大部分的原始创新都来自于国外。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王辰教授曾指出:“科学研究是医生作为知识分子的必然属性,是医院进行创造和实现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路径。”我们的科研工作,要从临床需求出发,依托完整的转化创新产业链条,最终要形成产品服务、指导临床工作。

一、培养医生的科研敏感性

科研工作分为基础科研和临床科研,基础科研属于生命科学范畴,其成果转化为应用往往需要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过程,在此我们只讨论临床科研。医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还是一门人文科学。医生是接触患者的第一人,也是最熟悉患者病情和需求的人。那何为科研敏感性?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不同、需求不同、期望不同,当这些不同的病情、需求、期望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问题的时候,可能现有的诊疗指南、专家共识未对其进行明确的阐述,或者尚无相关研究结果可以参考,抑或目前诊疗指南给出的建议临床医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可能存在不足,这时就需要临床医生要善于发现、总结这些目前尚未解决的、或解决方案不够完美的临床困境,并形成一个规范的、普适的科学问题,即为科研敏感性。

早期肠癌(Tis/Ia期)可以通过内镜进行切除,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是否有高危因素,决定是否需要补充手术切除。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在进行补救手术后,即未发现肿瘤残存,随访数年也未发现肿瘤复发,但患者承担了手术风险,部分直肠切除的患者还承受了直肠前切除综合征的困扰。那是否目前指南中列举的危险因素不足以判断患者是否该进行补充手术治疗?如何才能找出这部分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进行补救手术治疗?是否在基因层面可以找到一些答案?这就体现了医生的科研敏感性。

如何培养医生的科研敏感性?首先,需要临床医生完全熟悉目前的诊疗指南,只有了解目前的诊疗规范,才能知道哪里存在不足,才能在遇到问题是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其次,要掌握目前的研究进展,指南在考量纳入研究结果方面十分严谨,这就导致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有些研究可能已经在进行了,甚至研究结果已经发表了,但是并未纳入到当前版本的指南,这就要求医生要时刻掌握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或掌握查询该领域研究进展的能力;最后,需要医生熟悉目前常用的研究手段和工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医学的发展是依赖其他学科的发展,如物理学、工程学、美学、药学等。其他学科的发展会为医学带来新的研究手段和工具,计算机的发展带动了DNA测序技术的发展,药学的发展促进了新药的诞生。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医学论文、讲座、自媒体等途径追踪研究手段和工具的更新。以上三点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形成一定的科研敏感性。

二、建立科研转化团队,全程参与科研转化

我国的临床医生普遍需要承担大量的临床工作任务,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科研转化团队。将擅长不同领域的同道组织在一起,是建立一个科研转化团队的基础,提高团队凝聚力,增加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对志在进行科研创新的医生能力的要求。一些多中心、大样本的队列研究,主要研究者(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都具有这方面超强的能力。另外,科研转化团队需要依托一条完整的研究转化产业链条,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模具/药品化学式开发、细胞/动物实验室、专利申请、伦理审查、临床试验团队、技术推广。只有这一产业链完整,才能让科研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临床应用。

以前面提到的早期肠癌是否需要补救手术为例,在形成了规范的科学问题之后,研究团队制定了详细的研究方案,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形成了一套预测直肠癌局部切除手术后复发风险的组合物、微阵列和计算机系统。并采用微阵列芯片的方式,针对中国人群筛选出特定的直肠癌术后复发标记基因,并绘制出特定的直肠癌术后复发评估模型,并根据研究结果定制该直肠癌术后复发标记基因微阵列芯片,用于中国人群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评估的临床诊断、评估。该组合物在对早期肠癌局切后复发的评估,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100%。下一步将对该产品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伦理审批,形成产品后,进行临床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决定是否可进行推广。在这样一条完整的创新转化产业链的带动下,从临床需求出发进行的研究,最终才能回馈临床,指导临床诊疗。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新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全程参与。正如前面所述,这种创新科研,是从临床的需求出发,最终要走回临床,指导诊疗。创新转化产业链的每一环节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阻碍,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可能有很多,但有些办法虽然解决了问题,但可能背离了临床的需求,或增加了临床应用的难度。所以要求每一环节在解决问题是必须听取临床医生的建议,例如伦理审查时,需要同行医生参与审查,在进行药品、器械、耗材的临床试验时,也需要临床医生对该药品、器械、耗材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如实的反馈,并提出改进的意见,使产品更加完善。

三、外部条件支持应“因材施资”

从上面可以看出,从临床发现问题,到形成产品反馈临床,这一过程漫长且复杂,除了人力资源外,更离不开外部的支持。这其中包括国家和各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各级部门、组织的政策支持,企业的技术支持等。

但这些支持需要做到“因材施资”。我国的临床医生,从医学生起,就面临“科研”的压力,无论是获取学位还是晋升职称,从基层医院到三甲医院,都需要“文章”,大量的无意义的研究被生产出来,这就会导致科研经费被严重浪费。虽然已经开始了“破四唯”,但“破”后需要“立”,建立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或许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加强临床科研统筹管理,临床科研转化不是一名医生、一个科室、一所医院就能完成的,形成各级医院共同参与,知识产权合理分配,对各级医院、各级医生做出的贡献在多维评价体系中进行分级系统评价,这种“因材施资”即能避免科研经费的浪费,又可以提高临床科研的转化率。

总结

我国人口基数大,医疗资源相对充足,各级医院分布合理,科研资源投入充分,但临床转化率相对较低。从临床需求出发,培养医生科研敏感性,发现临床问题,依托创新转化链,在国家、各级组织和企业的支持下,加强探索性科研成果转化,最后回馈临床,指导临床诊疗。期待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涌现出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药品、治疗方案等,引领世界医疗发展,发出中国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