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卡非佐米、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KTd)的挽救治疗:对高危MM疗效良好

2023年08月15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几十年来,随着大剂量化疗条件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和新型诱导治疗药物的出现,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存活率显著提高。蛋白酶体抑制剂(PI)和免疫调节剂(IMiD)的联合治疗尤其具有公认的协同作用,可使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获得前所未有的深度缓解并延长生存期。硼替佐米是第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被广泛用于NDMM的诱导治疗,与传统化疗方法相比,硼替佐米的疗效更佳。卡非佐米(K)是一种选择性、不可逆的第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在结构上和机理上都有别于硼替佐米。与硼替佐米相比,卡非佐米能产生更深入、更持久的蛋白酶体抑制作用,在用于 NDMM 和复发/难治性(R/R)MM 时,无论是作为单药还是作为联合疗法,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卡非佐米、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疗法(KTd)已被证明是治疗TE NDMM有效的诱导和巩固疗法,且毒性可接受。近日,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上发表了一项研究,首次在硼替佐米难治或反应差的TE NDMM患者中研究KTd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

屏幕截图 2023-08-14 221723.jpg

研究目的

在硼替佐米难治或反应差的TE NDMM患者中研究KTd,旨在评估早期反应,并评估在硼替佐米诱导失败的TE NDMM患者中改用KTd强化挽救策略的疗效。研究者在此报告这项多中心单臂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研究方法

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治疗失败的 TE NDMM 患者,改用KTD方案挽救治疗。KTd包括在每个28天周期的第1、2、8、9、15和16天服用卡非佐米(K),共4个周期,起始剂量为第1周期第1和2天20 mg/m2静脉滴注,从第8天开始服用K 56 mg/m2静脉滴注;口服沙利度胺(T)100 mg/d和在每个4周周期的第1、2、8、9、15和16天口服20 mg。K 剂量是根据 Ib/II 期数据确定的,这些数据表明每周两次 K 56 mg/m2 静脉注射对 R/R MM 患者具有耐受性和疗效。经过4个周期的 KTd 治疗后,达到严格 CR(本研究将其定义为骨髓形态正常、免疫固定阴性、游离轻链(FLC)和 kappa/lambda 比值均正常但无浆细胞克隆定量)的患者将进行 G-CSF 动员 PBSC 采集。<CR的患者再接受2个周期的KTd治疗,然后进行G-CSF刺激的PBSC采集。所有CD34细胞≥200万/kg的患者都接受了美法仑200 mg/m2条件性ASCT。ASCT后第100天开始巩固治疗,包括2个周期的KTd,然后是Td,直到PD、不可接受的毒性或ASCT后总共12个月的治疗(10个周期的Td)。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特征:

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期间,从澳大利亚的6个中心招募了50名患者。根据反向 Kaplan-Meier 估计,生存期的潜在随访中位时间为 40.1 个月(范围为 29~49 个月),缓解状态的潜在随访中位时间为 38.6 个月(范围为 29~49 个月)。试验登记时的平均年龄为58岁,男性比例(76%)高于女性。24%的患者被诊断为3期疾病(根据国际分期系统[ISS]),32%的患者出现高危(HR)或超高危(UHR)细胞遗传学异常。所有患者均已开始接受 CyBorD 一线治疗,因此在进入研究时均为 IMID naïve患者。在研究开始时,30%的患者接受了1REF治疗,70%的患者表现为SOR(18名[36%]患者在2个周期后未达到MR,17名[34%]患者在4个周期后未达到PR)(表1)。

表1  患者的基线特征

屏幕截图 2023-08-14 230513.jpg

疗效:

44名患者(88%)完成了4个或更多周期的KTd挽救治疗,其中5名患者获得了免疫固定阴性CR,并在4个周期后直接进行了ASCT(表2)。所有继续接受试验并进行动员的患者都成功进行了 PBSC 动员(收集的 CD34 ≥200 万/kg)。经过最初4个周期的评估,观察到 KTd的ORR为78%(95% CI:64.4~87.1%),符合双重概念证明标准(观察到的 ORR≥50%,且真实ORR超过30%的后继概率≥0.90)。虽然额外2个周期的KTd治疗获益不大,仅有2名患者获得免疫固定阴性CR,但在连续治疗阶段后,缓解率有所加深,获得CR的患者从4个周期挽救性KTd治疗后的16%增加到Td巩固治疗完成时的54%(图1)。

屏幕截图 2023-08-14 231207.jpg

图1  KTd 挽救、ASCT、KTd 巩固和 Td 巩固治疗后意向治疗患者的疾病缓解状态

在意向治疗(ITT)人群中,分别有24%、36%、40%和34%的患者达到了EuroFlow MRD阴性(<10-5);在挽救后(最初4个周期)、ASCT后、巩固后和Td后的时间点,分别有31%、56%、59%和65%的可评估人群达到了EuroFlow MRD阴性(图2)。在预计的 200 份 MRD 样本中,有 69 份无法进行评估(由于疾病进展、退出试验或样本缺失),因此被作为 MRD 阳性纳入意向治疗人群。在意向治疗人群和可评估人群中,有 14 份 MRD 阴性但血液稀释且细胞计数不达标的样本被列为 MRD 阳性。

屏幕截图 2023-08-14 231438.jpg

图2  KTd挽救、ASCT、KTd巩固和Td巩固治疗后,意向治疗患者群体和可评估患者群体的EuroFlow MRD阴性率(<1/105

12、24和36个月的PFS分别为80%(95% CI:66~88.7)、68%(95% CI:53.1~79)和64%(95% CI:49~75.5),OS分别为88%(95% CI:75.2~94.4)、82%(95% CI:68.2~90.2)和80%(95% CI:65.8~88.6)(图3A,B)。随访结束时,中位 PFS 和 OS 尚未达到,下四分位数的进展或死亡时间为 14.49 个月(95% CI:3.54~41.53 个月),OS(95% CI:19.1~NR 个月)。较高的 ISS 分期和不良风险细胞遗传学异常与较短的 PFS 和 OS 相关(图 4),而 SOR 和 1 REF 患者群之间在 ORR(80% vs. 73%,p= NS)、PFS 或 OS 方面分别没有显著差异,但研究者注意到,本研究并没有为确定这两个患者群之间的差异提供证据,但之前在现实世界中已经证明,与 SOR 相比,REF 的疗效较差。ASCT前和KTd后巩固治疗时间点的MRD阴性与PFS的改善有关(图5)。试验随访期间共报告了 10 名死亡病例,其中 8 名死于疾病进展,其中5名患者在复发时表现为高度侵袭性髓外药物难治性疾病而死亡。

屏幕截图 2023-08-14 231933.jpg

图3  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 40.1 个月(29~49 个月)和 38.6 个月(29~49 个月)后的无进展生存期(A)和总生存期(B)

屏幕截图 2023-08-14 232058.jpg

图4  ISS(A、B)和细胞遗传亚组(C、D)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屏幕截图 2023-08-14 232224.jpg

图5  连续时间点的 MRD 状态与无进展生存期之间的关系。ASCT前(A组);ASCT后(B组);KTd巩固治疗后(C组);Td治疗后(D组)

安全性:

KTd 方案的耐受性良好,毒性也可接受。18名患者(36%)中止治疗的主要原因是PD。有4名患者因AE导致退出研究,有2名死亡与疾病进展无关,分别归因于败血症和继发性恶性肿瘤。3级和≥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2%和10%。超过10%的患者出现任何级别的不良反应,包括上呼吸道感染(56%)、周围神经病变(42%)、肌肉骨骼疼痛(32%)、呼吸困难(28%)、疲劳或嗜睡(28%)和便秘(28%)。正如预期的那样,血液学毒性可控,3/4 级血小板减少或中性粒细胞减少分别仅发生在 4% 和 6% 的患者中。重要的是,没有出现与血液相关的 K 剂量减少或治疗延迟。在这一较高剂量水平的 K 中未观察到明显的≥4 级心脏毒性,14% 的患者出现了 3 级心脏相关事件(高血压n=3、未分化呼吸困难n=2、心力衰竭n=1、心房颤动n=1)。

研究结论

对ALLG MM17试验的最终分析表明,在硼替佐米诱导疗法失败的NDMM患者中,早期适应性使用挽救性KTd方案可获得较好的早期缓解,较高对ORR和较高水平的MRD阴性。序贯 MRD 评估进一步证明,序贯巩固和维持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缓解深度,从而获得持久的 PFS 和 OS。安全性数据表明,卡非佐米与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联用,剂量为56 mg/m2,作为诱导和巩固治疗的耐受性良好,毒性也可接受,重要的是,对PBSC动员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R. Turner, H. Quach, et al. Response adaptive salvage with KTd and ASCT for functional high-risk multiple myeloma—The Australasian Leukemia and Lymphoma Group (ALLG) MM17 Trial. BJH.

DOI: 10.1111/bjh.18914


责任编辑:Jenny
排版编辑:Jenn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8月15日
万军鸽
叶县人民医院 | 血液肿瘤科
卡非佐米、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KTd)的挽救治疗
2023年08月15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卡非佐米、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KTd)的挽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