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会议报道】7月29日 乳腺癌分会场|长城肿瘤高峰论坛 2023·北京盛大召开

2023年08月03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7月29日,第三届长城肿瘤高峰论坛于在首都北京盛大召开。长城肿瘤高峰论坛是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每年在八一前后召开的例会,会议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国内顶级专家及中青年学者,大家汇聚一堂,分享肿瘤领域重要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有助于提高我国肿瘤领域的诊疗水平,促进肿瘤事业发展。【肿瘤资讯】特对此次会议的乳腺癌分会场主要内容予以整理,以飨读者。

开场致辞

微信图片_20230802151251.png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

会议伊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少华教授的主持下,由大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作此次会议乳腺癌分会场的开场致辞,首先,江泽飞教授对参会的专家学者表达了欢迎和感谢,并希望借助此次平台,大家积极分享学术信息,促进我国乳腺肿瘤领域专业的不断发展。

学术环节第一节:格局变迁,历史见证

主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段学宁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建东教授

讲者: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树森教授
讲题: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的变迁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树森教授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高发肿瘤,也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肿。乳腺癌患者中约25%患者为HER2阳性(HER2+)。HER2+乳腺癌预后差,抗HER2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在过去二十多年间,对于HER2+乳腺癌患者来说,HER2+治疗的策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纯的化疗到靶向治疗,从单靶到双靶,从大分子到小分子,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到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出现,丰富了HER2+晚期乳腺癌多线治疗的选择,患者的生存结局得以改善;而HER2+早期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后策略的调整以及辅助治疗的升阶和降阶策略的运用,有利于疗效的提高以及个体化/精准化治疗。”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能否解决乳腺癌临床未满足的需求,成为探索新焦点。

讲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
讲题:HR阳性乳腺癌靶向内分泌时代格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

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面,由手术开启内分泌外科治疗纪元,由药物推进内分泌治疗进入内科时代,“内分泌+”标志内分泌治疗靶向新时代。CDK4/6抑制剂的应用标志着HR+晚期乳腺癌进入靶向治疗时代。CDK4/6抑制剂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 (AI)一线治疗显著改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约50%。尽管部分研究发现不同CDK4/6抑制剂治疗后总生存期(OS)出现差异,但是总体来讲,较明显的PFS获益,使得CDK4/6抑制剂的使用仍然十分广泛。CDK4/6抑制剂进展后的治疗没有标准选择,多种治疗方式齐头并进。换用其他靶向药物针对耐药通路上的更多靶点药物是未来探索方向。

讲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墨培教授
讲题:三阴性乳腺癌进展与中国贡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墨培教授

三阴性乳腺癌(TNBC)在乳腺癌的几个亚型中是治疗效果最差,预后最差的一种亚型。但当前,不管是早期治疗、晚期治疗、精准治疗还是中国研发中,都有很大的突破。早期治疗阶段,治疗路径从化疗转变为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晚期治疗方案在化疗的基础上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免疫治疗、靶向治疗、ADC新型药物。TNBC的精准治疗一直都是治疗和研发的重点,也是难治性乳腺癌的重要方向。在晚期一线TNBC中,相较于白蛋白紫杉醇,基于亚型的精准治疗显著提升了PFS。我国TNBC的研发,不仅有新药的研发、双抗的研发、还有ADC类药物的研发。在免疫治疗上,我国原创的药物以及原创的方案都实现了零的突破。

讲者: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肿瘤医院薛妍教授
讲题: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肿瘤医院薛妍教授

乳腺癌是第二大常见脑转移的原发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非小细胞肺癌。HER2+和TNBC脑转移发生率更高。乳腺癌脑转移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且生存期缩短。脑转移的系统治疗主要聚焦在脱水和降颅压方面,然而,目前还未批准有脑转移的全身的标准治疗方案。临床上多根据亚型来调整治疗策略。系统治疗的难点是血脑屏障。HER2+乳腺癌脑转移治疗主要有大分子单抗和ADC类药物、小分子TKI类药物。鉴于乳腺癌脑转移的难治性,关于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可考虑从预防阶段进行干预,如果已经发生脑转移,则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活动性脑转移、稳定性脑转移、软脑膜转移给予对应的治疗。

在以上四位专家汇报完毕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赵卫红教授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张宏艳教授就以上精彩演讲内容及自身的临床体会展开了热烈讨论。

图片7.png

学术环节第二节:分类治疗、全程管理

主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范照青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少华教授

讲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谨教授
讲题:HER2靶向治疗-ADC时代

WechatIMG187.jpg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谨教授

抗HER2治疗24年历程,形成Mab/TKI/ADC多元格局。近10年来,靶向HER2药物,ADC逐渐成为新的引领者。HER2 ADC通过抗体和载药多重机制杀伤肿瘤细胞,提升疗效。因为针对HER2扩增和ADC迭代,历史的突破不断进阶。纵观全球ADC研发,抗HER2 ADC药物首当其冲。对于HER2低表达的人群,ADC治疗也在崭露头角,重构格局。除此之外,ADC类药物也在不断做加法,它通过多元组合,拓展领域,进入早期治疗中。而步入ADC类药物的后时代后,在克服耐药机制和后线选择上均面临一定挑战。新一代ADC药物未来需实现更多破局,如:跨越线数、跨越分型、跨越瘤种。

讲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莹莹教授
讲题: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莹莹教授

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理念的革新。但由于乳腺癌属于中弱免疫原性的肿瘤,故其免疫治疗的疗效较其它肿瘤较差,免疫治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较晚。在乳腺癌所有亚型中,由于TNBC患者的肿瘤突变负荷和T细胞的浸润比例较高,故其可能是免疫治疗的潜在适用人群。新辅助治疗阶段,体内更高的肿瘤抗原负荷有利于效应T细胞启动,肿瘤特异性T细胞可增强对亚临床转移灶的检测和杀伤,另外,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是抗pd-(L)1的焦点,在这里DC递呈抗原增强,促进肿瘤特异性T细胞进入循环并迁移到肿瘤部位。基于以上两点,新辅助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未来的新辅助免疫治疗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状态,很多问题需要解释,比如:优势人群的确定、疗效预测因子的探索、反应模式及疗效的评估、液体活检价值的明确,此外,新药的配伍和新人群的探索也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讲者:南昌市第三医院陈文艳教授
讲题:HR阳性内分泌治疗:争议与共识

南昌市第三医院陈文艳教授

CDK4/6抑制剂在HR+绝经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初始治疗、HR+绝经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后续强化治疗以及HR+绝经前乳腺癌辅助内分泌初始治疗中均有着广泛应用。但同时,CDK4/6抑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出现了一些争议,比如,CDK辅助强化的争议,即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是否需要使用CDK4/6抑制剂的强化。对此,陈文艳教授认为,需要合理选择CDK4/6抑制剂,优化不良事件的管理,并且等待指南的更新。此外,SONIA研究发现,与二线使用CDK4/6抑制剂相比,一线使用CDK4/6抑制剂,并未改善患者的PFS、 OS和生活质量,这对一线使用 CDK4/6抑制剂的必要性提出挑战。但是SONIA研究中的CDK4/6抑制剂的发现是否可以适用于所有CDK4/6抑制剂,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前,ADC强势来袭,CDK4/6抑制剂作为内分泌治疗的升级版,ADC作为化疗的升级版,未来的HR+乳腺癌治疗,到底使用哪种治疗方案,需要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

三位专家汇报完毕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朱建华教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管静芝教授围绕以上报告内容,结合临床实践,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图片9.png

学术环节第三节  综合诊疗 实战演练

讲者: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李健斌博士后
讲题:三阴性乳腺癌病例分享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李健斌博士后

这一环节,李健斌博士后分享了一例三阴性乳腺癌的病例。患者为一名32岁女性,因发现右乳肿物及右腋窝肿大淋巴结就诊,经穿刺发现,右乳浸润性癌,Ⅲ级,免疫组化检查示,ER (-),PR (-),HER2 (-),有乳腺癌家族史,BRAC1致病性突变。入院后行BRCA检测,在采取两个周期的AC新辅助治疗后,行磁共振和超声检查,未发现病灶明显缩小,再采取TP+PD-1新辅助化疗六个周期。在接受TP+PD-1治疗后,肿物明显缩小。行右乳全切术+1期乳房假体重建后,术后病理未见明确癌残留,淋巴结未见癌转移 (0/3),Miller-Payne分级5级。在与患者沟通后,行局部放疗。另外,该病例讨论指出,人工智能在患者治疗辅助决策和患者管理上也有应用。一款名为CSCO AI的肿瘤辅助决策系统可整合指南、研究数据和相关医保政策信息,通过输入患者信息,总结治疗方案,以帮助临床医生科学合理地进行临床决策。在CSCO AI基础上研发的一款个案管理系统,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一系列的辅助查询、监测计划。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郝晓鹏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边莉教授、孙冰教授、邰艳红教授、周娟教授和李健斌教授就该病例内容,进行了深度讨论。

大会总结

微信图片_20230802173206.png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少华教授

大会最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少华教授作会议总结,首先,张少华教授对此次参会的主持、讲者和讨论嘉宾的学术分享和积极参与表达了感谢,希望参会者能有所收获,并对下届长城肿瘤高峰论坛的召开表达了希冀。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ALO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8月04日
万军鸽
叶县人民医院 | 血液肿瘤科
长城肿瘤高峰论坛 2023·北京盛大召开
2023年08月04日
陈倩倩
日照市中医院 | 肿瘤内科
乳腺癌患者中约25%患者为HER2阳性(HER2+)。HER2+乳腺癌预后差,抗HER2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2023年08月04日
郭忠强
曲沃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ADC通过抗体和载药多重机制杀伤肿瘤细胞,提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