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免联合大大改善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格局,若将化免联合用于NSCLC的新辅助治疗中,效果如何呢?基于此,TD-FOREKNOW研究旨在评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和铂类新辅助治疗在可切除IIIA和IIIB(T3N2)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其研究结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JAMA ONCOLOGY》。本期【肿瘤资讯】特别邀请TD-FOREKNOW研究的Leading PI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姜涛教授,分享卡瑞利珠单抗在局部晚期NSCLC新辅助治疗的突出表现,并展望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未来前景。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胸腔外科主任 医学博士 硕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
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西安)特聘研究员(PI)
国家癌症中心食管癌质控委员会质控专家
空军军医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
陕西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西安胸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委
国际食管疾病学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CSDE)
西安抗癌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兼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质控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罕见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创伤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获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九项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
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
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三项
专家介绍
姜涛教授完整采访视频
向光而行——
化免联合成为肺癌新辅助治疗新选择
姜涛教授:虽然新辅助化疗较单纯手术可以改善NSCLC患者一定的生存,但是,5 年生存率仅提高5%。免疫治疗在晚期肺癌取得成功后,也逐步在新辅助阶段进行探索。目前化免联合新辅助治疗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证据仍然较少,尤其是针对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人群。同时,已有的数据多来源于国外人群和进口PD-1药物,缺乏国内人群和国产PD-1药物的相关数据。卡瑞利珠单抗作为第一个国内自主研发获批肺癌适应症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联合化疗获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适应症的注册研究CameL研究取得了优秀的阳性结果。基于以上种种考虑,我们开展了TD-FOREKNOW研究,是一项国产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NSCLC的新辅助研究。期待化免联合能在肺癌中、早期阶段与手术协同擦出新的火花,为中国肺癌患者带来更高的5年生存率。
这项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II期试验。旨在评价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紫杉醇+铂类(Cam+CT)对比白蛋白结合紫杉醇+铂类(CT)作为可切除局部晚期NSCLC的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初治可切除的、ECOG PS 0-1的IIIA期或IIIB期(T3N2)NSCLC患者,随机(1:1)分为Cam+CT组和CT组接受治疗,21天为一个周期,共进行3个周期治疗,最后一次治疗后4~6周内进行手术。主要终点是pCR(包括对淋巴结的病理评估)。次要终点包括主要病理反应(MPR;切除的肺和淋巴结中存活肿瘤细胞≤10%),ORR, EFS和安全性。探索性研究终点为手术可行性以及并发症。
再添利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
作为新辅助治疗安全有效
姜涛教授:自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共纳入94例患者,试验组(Cam+CT组)和对照组(CT组)各47例,其中88例患者接受了新辅助治疗(Cam+CT组43例,CT组45例)。Cam+CT组和CT组各有42例(97.7%)、45例(100%)完成新辅助治疗和疗效评价,40例(93.0%)、42例(93.3%)接受手术切除。试验组和对照组基线特征均衡。Cam+CT组和CT组末次新辅助治疗与手术的中位间隔时间分别为4.7周和4.6周。Cam+CT组和CT组各有5例(12.5%)、1例(2.4%)患者出现手术延迟,Cam+CT组手术延迟的患者中1例患者因贫血导致手术延迟,其余因新冠疫情导致手术延迟。Cam+CT组的全肺切除术比率为10.0%,低于CT组的19.0%。Cam+CT组和CT组分别有92.5%、 85.7%的患者达到R0切除,未影响手术可行性。在Modified ITT分析集中,与化疗相比,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pCR率(32.56% vs. 8.89%; OR 4.95[95% CI 1.35-22.37]; P = 0.0079);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MPR率(65.12%% vs. 15.56% ; OR 10.13[95% CI 3.32-32.76] )和ORR(72.09% vs. 53.33%; OR 2.26[95% CI 0.85-6.08] )。截至2022年8月31日,EFS暂未成熟,Cam+CT组1年和2年的EFS率分别达到93.0%和76.9%,CT组则为76.9%和67.6%。除Cam+CT组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发生率为44.2%外(均为1-2级),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未见新的安全性信号。Cam+CT组和CT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似,未影响手术可行性。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紫杉醇+顺铂在可切除的IIIA期或IIIB-N2期NSCLC新辅助治疗中的生存优势以及可行性,可以成为这些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随着肺癌精准诊疗的发展、围术期免疫治疗地位的日益提升,探索围术期免疫治疗的最佳获益人群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III期患者往往直接手术的机会较小,手术难度大,复发率高,所以在手术和系统治疗地位相当的情况下,III期患者应成为围术期免疫治疗的首选人群。TD-FOREKNOW研究聚焦中国IIIA-IIIB期NSCLC患者,更符合中国临床实践。TD-FOREKNOW研究为可切除III期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为这部分患者带来更多治愈的可能。
方兴未艾——免疫治疗前移已成必然发展趋势
姜涛教授:免疫治疗从晚期走向围手术期治疗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围术期免疫治疗相关的临床研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未来将有更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参与到围手术期NSCLC的治疗中,或将改变局部晚期甚至早期NSCLC的治疗现状。新辅助治疗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真正获益的人群、免疫治疗模式、最佳治疗周期和持续时间等。特别是在使用免疫检查点制剂时,需要考虑潜在的致命副作用和影响,并探索用于预防这些风险的指标。因此,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是探索的重要方向。相信免疫治疗一定会成为抗肿瘤治疗的一个新方向新趋势,并在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治疗中取得重要进展。
排版编辑:Jess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