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3 ICML】李志铭教授:PET2疗效驱动治疗策略,精准选择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突破初治cHL患者治疗局限

2023年06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携手并进突破医学前沿,砥砺前行共护患者生存。只有不断的探索、创新、总结,才能促进医学的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是一种可以治愈的淋巴瘤类型,大部分患者经标准一线化疗后可获得长期生存,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如何进一步降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成为临床治疗中关注的重要问题。多项国内外研究显示PD-1单抗单药或联合方案治疗初治及复发难治cHL能够获得较高的缓解率并改善患者生存。在第17届国际恶性淋巴瘤大会(ICML)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志铭教授团队口头报告了“替雷利珠单抗单药为一线治疗高危IIB期及晚期初治cHL”的研究结果。【肿瘤资讯】特邀通信作者李志铭教授,就该研究主要结果及启示进行深度解读。

点击视频观看精彩访谈

狭路相逢,PD-1+AVD对比BV+AVD,勇者胜

李志铭教授:cHL是血液领域研究的热点,每年都有许多基础及临床研究开展。在今年ICML大会中,SWOG S1826研究结果备受关注。该研究对比了 PD-1联合AVD方案与维布妥昔单抗(BV)联合AVD方案治疗cHL的疗效及安全性1,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进展期的初治cHL患者,PD-1联合AVD方案有较好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图1:SWOG S1826研究PFS对比

BV:维布妥昔单抗; N:PD-1;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无进展生存

循证为基,患者为本,根据PET2疗效结果指导方案选择

李志铭教授:临床上有部分cHL患者虽是晚期但PD-1治疗有效,如何减少此类患者使用化疗药物的频率,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心脏、肺部、生育功能、第二肿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是目前cHL治疗领域热点问题。而这也关乎患者能否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我们中心在ICML中口头报告的该研究在研究设计时从多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考虑。从药物选择的角度,首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复发难治cHL患者的总缓解率(ORR)高达87%,完全缓解率(CR)接近68%;其次,进口PD-1在开展临床研究时遵循Lugano 2007标准,而替雷利珠单抗在研究中遵循Lugano 2014标准,也就是使用PET-CT进行疗效评估,进一步提高了肿瘤评估的精确程度。基于以上原因,在这项研究中决定使用替雷利珠单抗。

从研究方案设计的角度,在我们的研究中患者先接受替雷利珠单抗2疗程单药化疗,然后进行中期PET- CT评估疗效(PET-2),根据PET-2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对于PET-2获得CR的患者,继续使用替雷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对于未达到CR的患者再加用化疗药物。本次分析显示,PET-2患者的ORR达96.4%,CR率达28.6%。在PET-3(第6疗程结束后评估)患者ORR为95.2%,CR率达90.5%(图3)。

通过此方案设计,与之前研究中常用方案相比化疗疗程数减少。另外对于替雷利珠单抗特别敏感的患者,也就是获得CR的患者不再联合化疗药物。目前该研究还在进行中,我们也期待这部分患者的结果2

图2:研究设计

图3:患者PET-2及PET-3应答率情况2

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疾病稳定;PD:疾病进展

筛选PD-1单抗获益人群,实现Chemo-free或许不再遥远!

李志铭教授:虽然目前尚未有研究能够明确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与疗效间的关系,但由于cHL几乎全部表达PD-1,且临床实践显示PD-1治疗cHL有效,因此使用PET/CT筛选获益患者是可行的方法。

我们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能筛选两疗程获得CR的患者,也就是对PD-1单抗治疗特别敏感的患者接受免疫治疗,从而减少该部分患者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研究中大部分患者为晚期患者,或早期伴有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因此通过该研究进一步对此类患者中对免疫治疗敏感的患者进行了筛选。

维持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cHL患者最好的结果是无需进行维持治疗,不仅能够减少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密切随访可以作为选择之一,如果患者出现复发等问题,再尽早进行干预。

未来希望能够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说明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长期生存是否存在影响及差异。

专家简历

 

李志铭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
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头颈肿瘤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副秘书长、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育力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咽喉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淋巴瘤分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 A. F. Herrera,  M. LeBlanc, S. M. Castellino, et al. ICML 2023. Abstract 005.
2. Y. Wang, H. Yang, P. Sun, et al. ICML 2033. Abstract 075.

责任编辑:elva
排版编辑:guangli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6月20日
陈翔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 肿瘤科
维持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cHL患者最好的结果是无需进行维持治疗,不仅能够减少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密切随访可以作为选择之一,如果患者出现复发等问题,再尽早进行干预。
2023年06月20日
徐国明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23年06月20日
张歌
广东祈福医院 | 肿瘤内科
PET2疗效驱动治疗策略,精准选择免疫治疗获益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