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徐开林教授:聚焦MM的细胞治疗,看GPRC5D CAR-T如何大显身手!

2023年05月01日
来源:肿瘤资讯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2023年4月14日-16日,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淋巴细胞疾病学术大会在天津盛大召开。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细胞治疗不断刷新在恶性血液肿瘤中的疗效数据,本次大会也公布了细胞治疗领域的诸多进展。【肿瘤资讯】特邀徐州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徐开林教授针对抗GPRC 5D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复发或难治性(R/R)多发性骨髓瘤(MM)的热点话题进行了观点分享。

专家简介

徐开林
主任  教授

徐州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徐州医科大学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
江苏省骨髓干细胞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委;
江苏省血液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国家自然学科基金初审、终审专家;
卫生部及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8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包括JCO,Blood,Lancet haematology,

Leukemia,haematologica,Am J Hematol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90篇。以第一获奖者先后获得科技成果奖16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旗开得胜:GPRC5D CAR-T治疗MM兼顾疗效与安全性

2023年3月7日,徐开林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项抗GPRC5D CAR-T治疗R/R MM患者的单臂II期试验结果。该研究结果一经发表,反响非常热烈,得到了诸多国内外同行专家、技术层面的研发者以及一些对既往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的持续关注。
 
在这项II期试验中,R/R MM患者经抗GPRC5D CAR-T细胞输注后的总有效率高达91%,完全缓解(CR)率达63%,其中包含9例既往经BCMA 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总体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发生率为76%,但级别较低,未发生≥3级的严重CRS;2例患者发生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其中1例为3级;整体而言,不良事件(AE)较轻。

GPRC5D靶点的特异性好,对于正常组织而言,脱靶效应仅仅发生于皮肤和指甲。尽管有部分患者发生指甲脱落、轻度的皮肤干燥或者其他皮肤症状,但对于患者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特异性好是GPRC5D靶点具有非常好的潜力的重要根本。而有效率高、AE轻正是GPRC5D CAR-T未来能够在诸多CAR-T治疗产品中立足的根本保证。

长江后浪推前浪:BCMA CAR-T开创MM细胞治疗先河,GPRC5D CAR-T为MM治疗注入新力量

尽管近二十年来,随着新药物的使用(如硼替佐米、免疫调节剂、CD38单抗、自体移植等等),MM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MM依然是不可治愈的疾病,不可避免会走向复发。在MM的复发/难治(R/R)阶段,上述治疗手段显得力量有些薄弱,而CAR-T的问世是MM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治疗手段。

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细胞治疗无疑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获益。但是这类BCMA CAR-T也会面临复发风险,同时BCMA靶点还有其他局限性,譬如:BCMA的表面抗原可以被γ-分泌酶水解,导致整体BCMA细胞表面表达的减少和可溶性形式(sBCMA)的形成。因此,在MM治疗领域,靶向新靶点的CAR-T研发势在必行。GPRC5D CAR-T的推出,无疑为治疗MM的CAR-T家族增加了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成员。

目前尚无BCMA CAR-T与GPRC5D CAR-T头对头的研究对比,暂时无法得出孰优孰劣的结论。但目前,BCMA CAR-T已经得到临床上的广泛认可,因此未来仍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GPRC5D CAR-T研究。

相信随着更多临床中心广泛开展GPRC5D CAR-T临床试验,一定能够在不远的未来证实GPRC5D CAR-T是一个治疗MM的非常有力的工具。进而为MM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也让更多患者能够从GPRC5D CAR-T中获益

未来可期:GPRC5D CAR-T联合BCMA CAR-T或能带来更大化临床获益

上文提到的GPRC5D CAR-T的II期临床试验重点关注了既往经BCMA CAR-T治疗的9例患者,其中7例为经BCMA CAR-T治疗后疾病进展或者复发的患者,另外2例为既往经BCMA CAR-T治疗有效,但最后一次输注BCMA CAR-T无效的患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9例患者经GPRC5D CAR-T治疗后全部有治疗反应,其中4例获得了完全缓解(CR)。

基于BCMA靶点和GPRC5D靶点是互不相关的两个靶点(非常好的互相支撑的两个治疗靶点),同时上述研究证实了部分MM患者经BCMA CAR-T治疗无效但经GPRC5D CAR-T治疗有效,未来也可以尝试探索经GPRC5D CAR-T治疗疾病进展的MM患者换用BCMA CAR-T是否有效。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临床试验的增多,BCMA CAR-T和GPRC5D CAR-T的联合应用疗效会得到验证。


责任编辑:Luna
排版编辑:qin.hu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5月03日
欧阳波
酒钢医院 | 呼吸内科
内容很精彩,值得学习!
2023年05月03日
王琼
株洲市第二医院 | 呼吸内科
相信随着更多临床中心广泛开展GPRC5D CAR-T临床试验,一定能够在不远的未来证实GPRC5D CAR-T是一个治疗MM的非常有力的工具。进而为MM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也让更多患者能够从GPRC5D CAR-T中获益
2023年05月03日
于永江
荣成市人民医院 | 放射治疗科
谢谢分享,为患者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