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精准驱动,探新辅助免疫治疗 | 愈见新力量-乳腺癌中青年专家国际交流学院第八期隆重举行

2023年03月0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为提升乳腺癌诊疗水平,促进与国际乳腺癌领域专家交流,打造碰撞理念的中青年学术交流平台,“愈见新力量-乳腺癌中青年专家国际交流学院”系列栏目隆重推出。栏目着眼于乳腺癌诊疗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造差异化学术平台,激发新的学术思维。第八期会议特邀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巴特癌症研究所Peter Schmid教授参与,汇聚多位乳腺癌中青年专家,共同聚焦三阴性乳腺癌(TNBC)新辅助治疗的个体化决策方案和发展方向。

头图.jpg

海报.jpg

TNBC新辅助治疗后残留疾病的治疗反应预测价值

Peter Schmid教授对TNBC新辅助治疗进展和个体化决策进行了系统梳理。新辅助化疗可为各个分期肿瘤带来获益,因而应用愈加广泛。研究显示高度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高肿瘤突变负荷(TMB)的患者可能对新辅助治疗反应更佳,因而有望成为患者筛选方式。对于具有残留疾病的患者,卡培他滨、PARP抑制剂等适当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个体化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对于乳腺原发灶缓解良好的患者,腋窝通常也可达到病灶清除,可考虑腋窝手术降级。目前还需要影像学与其他手段结合实现手术降级。增加新辅助治疗缓解水平方面,研究显示铂类可增加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并将优势转化为无病生存期(DFS)优势,不论患者是否具有BRCA突变。KEYNOTE-522和IMpassion031研究证实了免疫新辅助治疗的作用,不论患者是否具有淋巴结转移均可获益。抗体偶联药物(ADC)在晚期乳腺癌中取得了优异疗效,其在新辅助治疗中的作用也令人期待。

TNBC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莹莹教授分析了新辅助免疫治疗进展。KEYNOTE-355和IMpassion130等研究奠定了免疫治疗在晚期TNBC一线治疗中的地位。在免疫状态相对完好时,新辅助免疫治疗可能具有机制优势。KEYNOTE-522研究显示出pCR、无事件生存期(EFS)和无远处复发生存期(DRFS)优势。然而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疗效预测及患者筛选标志物。T1N0患者未纳入研究,尚不明确新辅助免疫治疗对此类患者的作用。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最佳配伍化疗方案还不清楚,蒽环类药物似乎和免疫疗法具有协同作用。新辅助免疫治疗后,最佳辅助治疗需要探索。初步研究显示淋巴结反应优于原发灶,免疫新辅助治疗有望成为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首选治疗。

讨论环节

哪些TNBC患者应给予新辅助免疫治疗,淋巴结阳性患者是否更为合适?

Peter Schmid教授认为研究数据显示Ⅱ期及Ⅲ期患者获益一致,淋巴结阳性及阴性患者均有获益,都应接受免疫治疗。而Ⅰ期患者尚无充分数据,目前不会在此类患者中应用免疫疗法。

新辅助免疫治疗配伍哪个化疗方案?

Peter Schmid教授表示由于确切证据,会使用KEYNOTE-522研究中的方案卡铂和紫杉醇,治疗12周后使用AC方案。

低水平TIL的高危早期患者应选择新辅助治疗还是手术?

Peter Schmid教授表示优先选择新辅助治疗。TIL低水平患者pCR率较低,但是依旧有反应,而且新辅助治疗有助于了解患者对方案的反应情况。未达到pCR的患者可使用辅助治疗,期待未来ADC治疗数据。

PD-L1 CPS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Peter Schmid教授认为PD-L1状态和免疫副反应发生率无关。但是晚期患者中,仅PD-L1阳性患者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TNBC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缓解模式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墨之教授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新辅助免疫治疗的不同缓解模式。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过程中可出现初始进展之后肿瘤缓解的假性进展,短期内病灶显著增大的超进展,延迟缓解,早期缓解,以及不同病灶缓解不同的疗效分离。

讨论环节

不同反应模式的机制和生物标志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傅佩芬教授认为需要寻找各种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和发生机制,有助于免疫治疗患者选择。

配伍化疗方案

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表示不同肿瘤对于不同化疗药物敏感性不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各种反应模式是由于化疗或免疫治疗单药的作用,还是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莹莹教授表示患者反应均为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时,可能化疗配伍方案和免疫治疗的协同作用不同。

新辅助免疫治疗监测指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李兴睿教授认为免疫新辅助治疗过程中可对肿瘤相关指标和免疫相关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并与肿瘤反应模式相结合,以进行更多转化研究。

新辅助免疫治疗的优选人群

王坤教授傅佩芬教授表示目前会依照临床研究进行患者选择。

会议最后,徐莹莹教授进行总结,表示免疫治疗已经在乳腺癌治疗中显示出重要作用。由于临床经验有限,需要逐步开展更多研究。期待未来更多研究数据可以解释目前临床实践中的空白。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二维码.png

观看完整版视频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w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ed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与全世界的肿瘤医生 一起交流→
查看详情

评论
2023年03月05日
于永江
荣成市人民医院 | 放射治疗科
谢谢分享,为患者益
2023年03月05日
李洪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交流融汇贯通共同进步
2023年03月05日
张帆
益阳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新辅助免疫治疗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