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PROTAC再添新的临床证据,ER+晚期乳腺癌前景可期

2022年12月3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乳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75%,该类肿瘤对雌激素受体(ER)信号通路呈依赖性,主要治疗策略为抑制ER信号通路 [1]。当前已经有诸如他莫昔芬、氟维司群等抑制ER通路的药物应用于临床,虽然疗效已取得较大突破,但耐药问题一直亟待解决。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展现出无限的治疗潜力,成为新药研发重点。在刚刚结束的SABCS大会上,ARV-471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重磅发布,亮眼的数据更加坚定了PROTAC药物在乳腺癌领域的研发脚步。

砥砺前行二十载,PROTAC迎来高速发展时代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 (PROTAC) 是一种异双功能的小分子或多肽化合物,通过“化学连接子”将靶蛋白结合配体和泛素一蛋白酶体系统(UPS)中标注底物蛋白的E3泛素连接酶配体连接起来,从而形成“靶蛋白-PROTAC-E3泛素连接酶”三元复合物,继而给靶蛋白标记上泛素标签,最终利用UPS降解目标蛋白[2]

图片1.png

图1 PROTAC靶向蛋白降解机制。POI,目标蛋白;E3 complex,E3 泛素连接酶复合体

PROTAC的概念最早是在2001年由Crews等人提出,但由于缺乏高亲和性、特异性的E3小分子配体,设计合成的PROTACs分子都是多肽类化合物,难以穿透细胞膜,降解靶蛋白的效果不佳等原因,PROTAC技术发展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直到2019年,PROTAC药物方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ARV-110和ARV-471相继开展I期临床试验。随后,2020年,ARV-110和ARV-471初步阳性数据发布,才使得PROTAC的临床概念得以验证。自此,PROTAC进入临床转化时代,截至2021年底,至少有15种PROTAC小分子进入临床,其中包括异型双功能PROTAC和分子胶,预计还会有更多药物进入临床[3]

图片2.png图2 PROTAC发展历程

ARV-471:循证证据不断更新,开启ER+乳腺癌后线治疗新征程

ARV-471是一款口服、靶向降解ER的PROTAC蛋白降解剂,可诱导野生型和突变型ER降解。在内分泌敏感和耐药异种移植模型中,ARV-471表现出较氟维司群更优异的ER降解和抗肿瘤活性[4]

图片3.png图3 ARV-471结构[3]

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5],在既往接受内分泌治疗和CDK4/6抑制剂治疗的ER+/HER2-局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中,ARV-471单药治疗(剂量范围30-700 mg/d)安全性可控,临床获益率(CBR)可达40%(95%CI:26-56)。ER降解高达89%,不同剂量水平的ER降解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为67%和64%。

而在刚刚结束的2022SABCS大会上,ARV-471公布了VERITAC II期临床试验数据[6,7]。截至2022年6月6日,该研究共纳入71例接受ARV-471治疗的ER+/HER2-局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入组患者既往均接受≥1线内分泌治疗≥6个月,≥1 种CDK4/6抑制剂,≤1种化疗治疗。随机接受ARV-471,200mg,QD(n=35)或500mg,QD(n=36)治疗。主要终点为≥24周CBR。

在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97.2%为女性,中位年龄为60岁。66.2%的患者ECOG PS 0分,32.4%的患者ECOG PS 1分,54.9%的患者合并内脏转移,57.7%的患者为ESR1突变型。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4(范围:1-10),其中,100%的患者既往接受CDK4/6抑制剂治疗,90.1%的患者既往接受AI治疗,78.9%的患者既往接受氟维司群治疗,73.2%的患者既往接受化疗治疗。

在35例可评估疗效的200mg组患者中,CBR为37.1% (95% CI: 21–55),36例可评估疗效的500mg组患者中,CBR为38.9% (95% CI: 23– 57)。此外,研究者还发现,ESR1突变乳腺癌患者的CBR更高。在ESR1突变型乳腺癌患者中,200mg组(n=19)CBR为47.4%(95% CI: 24–71) ,500mg组(n=22)54.5% (95% CI: 32–76)。进一步验证了ARV-471单药治疗ER+/HER2-局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良好抗肿瘤活性,尤其是ESR1突变患者疗效更高,未来有助于克服内分泌治疗耐药问题。

图片4.png表1 CBR

生存期方面,所有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7个月(95%CI 1.9-8.3),ESR1突变乳腺癌患者中位PFS为5.7个月(95%CI 3.6-9.4)。

图片5.png图4 PFS

ER降解方面,研究显示200mg ARV-471的中位ER降解率为69%(范围28%-95%),平均ER降解率为71%。

图片6.png图5 ER 自动定量分析(AQUA)评分

微信图片_20221226170114.png表2 TEAEs

即使是预后很差的多线治疗后乳腺癌患者,采用ARV-471治疗也能取得良好的获益,CBR接近40%,中位ER降解率达69%,平均ER降解率达71%。对于ESR1突变患者,获益更佳,CBR可达50%左右。且不良反应可控,大多数为1-2级。这为内分泌治疗耐药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良好的数据表现也坚定了进一步探索的信念。

总结

经过20年的发展,PROTAC技术已取得质的飞跃。ARV-471在I期、II期研究中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即使是既往接受多线治疗的ER+晚期乳腺癌患者亦能取得不错的获益,且耐受性良好。目前,ARV-471用于转移性ER+/HER2-乳腺癌二线治疗的III期研究,以及ARV-471联合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一线治疗转移性ER+/HER2-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的III期临床试验均在计划开展中[8]。相信未来随着更多循证数据的公布,ARV-471将会进一步拓宽乳腺癌患者治疗格局,帮助其延缓不良结局。


参考文献

1. Hitisha K. Patel, et al.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SERMs) and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degraders (SERDs) in cancer treatment.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Volume 186, June 2018, Pages 1-24
2. Nalawansha DA, Crews CM. PROTACs: An Emerging Therapeutic Modality in Precision Medicine.Cell Chem Biol. 2020 Aug 20;27(8):998-1014.
3. Békés, M., Langley, D.R. & Crews, C.M. PROTAC targeted protein degraders: the past is prologue. Nat Rev Drug Discov 21, 181–200 (2022).
4. Flanagan JJ, et al. ARV-471, an oral estrogen receptor PROTAC degrader for breast cancer.Cancer Res 2019;79(4 Suppl):Abstract P5-04-18.
5. https://www.pfizer.com/news/press-release/press-release-detail/arvinas-and-pfizer-announce-protacr-protein-degrader-arv
6. ARV-471, a PROTAC® estrogen receptor (ER) degrader in advanced ER- positive/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negative breast cancer: phase 2 expansion (VERITAC) of a phase 1/2 study.2022 SABCS GS3-03
7. https://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655759/000165575922000059/veritac_sabcs2022.htm
8. https://ir.arvinas.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arvinas-announces-arv-471-achieves-clinical-benefit-rate-38

仅出于科学教育和信息传递之目的提供相关内容,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构成医学建议和产品推广,部分内容可能涉及未在中国大陆获批的产品或适应证。

PP-UNP-CHN-0277

到期日期:2023-6-29

辉瑞logo.png

往期精彩回顾:

【1】全新教育栏目【PROTAC-乳腺癌学院】即将正式上线!紧跟时代潮流,揭秘小分子药物颠覆性技术

【2】未来晚期乳腺癌治疗的革新: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

【3】追本溯源:探寻新药研发利器PROTAC的背后机制

【4】多款新型抗ER药物涌入赛道,乳腺癌患者治疗选择更加多样化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o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