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江山代有才人出 继承发展向未来 ——广州抗癌协会肿瘤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换届会暨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2022年10月2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 林丽珠劳模创新工作室

2022年10月28日下午,“广州抗癌协会肿瘤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换届会暨学术会议”在线上隆重召开,省内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的专家学者共襄盛会,共同见证此次换届选举工作,促进中西医结合肿瘤事业发展。

image001.png

本次大会由广州抗癌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秘书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肿瘤科主任余桂芳教授主持,余秘书长对各位克服疫情困难并积极参会的医疗同道表示热烈欢迎。


大会第一项议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广州抗癌协会第二届肿瘤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丽珠教授作工作报告。林丽珠教授简述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包括学术研究、医疗服务、基层帮扶等。在抗癌协会的指导下,在林丽珠主委的带领下,广东中西医结合肿瘤事业不断进步,并取得一些成绩。林丽珠教授指出,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学科的发展,仍需守正创新,并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全程管理和多学科的临床协作研究,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肿瘤预防、治疗、康复、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希望新一届肿瘤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能够进一步团结业内有志之士,将中医药融入到肿瘤预防、治疗、治疗全过程,推动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规范化。

大会第二项议程,余桂芳秘书长宣读广州抗癌协会对第三届肿瘤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候选人员名单批复。经研究决定,广州抗癌协会同意由陈汉锐、蔡红兵、陈学彰、梁益辉、乔冠英、杨小兵、易良杰、郑心婷等70人组成的广州抗癌协会肿瘤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候选人员名单。经投票决定: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汉锐教授担任主任委员。

image007.jpg
陈汉锐教授代表新一届委员会发表讲话。他表示肿瘤第三届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在广州抗癌协会的指导下,以林丽珠教授等专家为榜样,继承发展,继续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学术交流,服务老百姓。他强调,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第三届专委会遵循“二十大”的工作报告,切实做好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工作,更好发挥中医药在防治肿瘤工作中的作用。第三届委员会所有委员一致通过聘请林丽珠教授为第三届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聘请林丽珠教授罗荣城教授为顾问。
会议最后,由广州抗癌协会(GACA)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张军一教授致辞,他介绍广州抗癌协会成立30年来一起走过的道路及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要义。他希望肿瘤中西医结合专委会能继续加强同各地区、各专委会的学术交流,加强医疗服务,让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理念走遍中国,走向世界。

image009.png
换届仪式完成后,参会人员线上合影留念,广州抗癌协会肿瘤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圆满成功,启动新的学术活动。

image011.jpg

学术环节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交流是知识保持鲜活的法宝,交流则是学术不断创新的阶梯。继广州抗癌协会肿瘤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换届会成功举行之后,学术交流会议在林丽珠教授的开场致辞中接踵而来。

image013.png

学术会议第一节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第三届广州抗癌协会肿瘤中西医结合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汉锐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蔡红兵教授共同主持,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心婷教授和佛山市中医院肿瘤科陈学彰教授做专题学术报告。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心婷教授讲述了《中医药联合免疫治疗的探索与思考》,她着重阐明了中医药联合免疫治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与疗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理气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等辨证中药治疗晚期鼻咽癌”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ORR)高达52%,疾病控制率(DCR) 76%,无进展生存期(PFS)未能获得单中心的数据,中位治疗持续时间16.3个月,且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尚末达到。临床实践证明,免疫联合中药治疗肿瘤大有可为,值得探索与研究。

image019.pngimage021.jpg

接下来,佛山市中医院肿瘤科陈学彰教授汇报了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治疗策略。他客观阐述脑转移是晚期NSCLC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3-5% ,脑转移确诊后TKIs治疗是延长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ALK阳性晚期(NSCLC)脑转移使用TKI的必要性及用药选择。指出劳拉替尼是ALK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一线首选,能有效阻遏CNS进展,带来获益最大化

学术报告后,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肖志伟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肿瘤科主任曹杰智教授、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李阳教授就上面两位教授所讲述内容进行了丰富及深刻的讨论,他们共同认可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提出中医治疗的两大法宝:“整体观念”和“双向调节”,希望专委会在今后的科研和临床工作中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接下来,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肿瘤科主任易良杰教授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医院陈壮忠教授主持第二部分学术会议,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乔冠英教授和广东省中医院杨小兵教授做学术专题报告。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肿瘤一科主任乔冠英教授论述了《肺癌罕见靶点突变的诊疗策略及展望》,准确提出到“罕见靶点不罕见”的观点。精确指出肺癌精准诊疗时代下,罕见靶点的突变不容忽视,并以经典的罕见靶点ROS1,论述对罕见靶点治疗策略的探索。她希望推进罕见靶点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模式的创新,推动肺癌慢病化进程。

image037.png
肿瘤耐药是一直存在于肿瘤治疗的重大难题,免疫肿瘤涉及众多调控机制,每一环节均可形成耐药。广东省中医院杨小兵教授带来的《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从耐药机制的形成的内外因素,到克服耐药治疗的三大策略,提出需综合评估患者的肿瘤情况及免疫状况,深层次分析耐药原因后予以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切合实际地指导了临床工作。image039.png

第二节学术专题报告后,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肿瘤中心余玲教授、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梁益辉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林举择教授三位教授参加学术讨论。三位教授就前两位教授所传达的观点表示认同,表示驱动基因和耐药机制均是肿瘤研究邻域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今后,需积极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总结

大会最后,由协会理事长张军一教授作总结致词。他指出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特点,在与西医联合的过程中,可以更好解决各种各样的临床问题。作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传承人,我们需要在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前提下,寻求临床问题的更多解决方法,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服务。如上面所谈到的中药联合免疫,关系到抗原抗体表达、微环境调节、免疫功能等复杂问题,需要我们新一代的传承人去努力攻克,更上新的台阶。他强调,专委会要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分享最新成果,病例分享与探讨,共同进步。

供稿:陈壮忠  李寒寒
                                      审阅:林丽珠  陈汉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