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多发肺癌的治疗效果,没你想的那么糟。

2022年11月23日

来源:郑正有词

研究分享

在前文中,我一共分享了4项回顾性临床研究,这里进行一个简单回顾。

#1 2015 <肺癌>

11.png

研究纳入67例多发肺癌,基于主病灶CT表现分为磨玻璃为主和实性为主。

数据显示:

主病灶磨玻璃为主型,5年总生存率 95.8%;

主病灶实性为主型,5年生存率 68.0%。

#2 2020 <胸外科年鉴>

研究纳入接受手术切除的多发肺癌272例,基于CT表现是否合并实性结节,划分为三组,其分别的的远期生存如下:

无实性结节组,5年总生存率 97.2%,5年复发率 6.3%;

1枚实性结节,5年总生存率 82.1%,5年复发率 29.9%;

2枚实性结节,5年总生存率 41.0%,5年复发率63.7%。

#3 2018 <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研究纳入接受手术切除的多发肺癌96例,基于CT表现是否合并实性结节,划分为三组,其分别的的远期生存如下:

无实性结节组,5年总生存率 100%,5年复发率0%;

1枚实性结节,5年总生存率 68%,5年复发率19.5%;

2枚实性结节,5年总生存率 51.4%,5年复发率40.1%。

#4 2018 <肺癌>

研究纳入接受手术切除的临床I期多发肺癌患者,总共246例

基于影像学表现,将每个肺结节分为磨玻璃为主型(主磨)、实性为主型(主实)、以及纯实性(纯实)

基于此,将入组患者基于肺结节影像表现分为六组:

主磨+主磨(n=73)、主磨+主实(n=54)主磨+纯实(n=53)主实+主实(n=12)、主实+纯实(n=20)纯实+纯实(n=34)

预后分析显示:

主磨+主磨 5年总生存率:97.3%;

主磨+主实 5年总生存率:98.2%;

主实+主实 5年总生存率:90.9%;

主磨+纯实 5年总生存率:84.8%;

主实+纯实 5年总生存率:78.7%;

纯实+纯实 5年总生存率:41.8%。

数据汇总

从以上文章不难看出,多发肺癌的影像学表现,确实深刻地影响着这部分患者的远期疗效。

如果要区分,那就是全是磨玻璃的效果最好,而全是实性结节的效果最差。

但是,以上研究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个研究数据量都不大。

最大宗的研究报道不过272例。

这就会带来很明显的偏倚。

举个例子,在第四项2018年发表在<肺癌>上的研究,就出现了一个很怪异的生存结局:

原本应该最好的主磨+主磨,5年生存率97.3%;而原本应该要差一些的主磨+主实,5年生存率却能到98.2%。

这很不合理的生存结局,放到样本量中就很好理解:

主磨+主磨的人群一共73例,5年随访中死亡2例,因此最后的生存率是71/73,即97.3%;

主磨+主实的人群一共54例,5年随访中死亡1例,因此最后的生存率是53/54,即98.2%。

所以两组之间的差异,无非是前者在随访期间,多出现了一例死亡。

而这个死亡的死因却不一定和肺癌相关,它可能是心脑血管意外、可能是车祸、也可能是其他的问题。

Overall survival,总生存率,计算的就是死亡。

即包括因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只不过这在肿瘤患者(尤其是侵袭癌)中,更多地和肿瘤相关。

所以,这种差异,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

我就在想,那既然每个研究样本量都很小,为什么不尝试把所有的数据汇总起来进行分析呢?

这样,不就可以用更大的样本量去统计,从而减少偏倚吗?

于是,我汇总了以上数据,得到了下面这个结果:

无实性结节组,5年总生存率 97.1%

1枚实性结节,5年总生存率 80.4%

2枚实性结节,5年总生存率 46.8%

一些常见的疑问

Q1:这里说的实性结节和CT检查发现的实性结节有什么区别?

这里必须强调,以上所有的结节,都是经过手术确证的恶性结节,即都是癌结节。

而在CT上发现的实性结节,基本都是良性的。

CT筛查发现的早期肺癌,绝大多数都含有磨玻璃成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磨玻璃肺癌。

这个群体治疗效果很好:有这种特征的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都高于90%!

CT筛查发现的实性肺癌,尽管治疗效果不佳,但发现机率要比磨玻璃肺癌要低得多!

所以,因为CT检查发现肺上有几个实性结节的病友,大可不必纠结于此拉!

既然都是良性的,有啥好纠结的?

Q2:是否可以单纯通过影像学表现就断定预后,难道病理亚型(比如危险因素)就不重要吗?

病理亚型,肯定重要,这个毫无疑问。

但为什么这几个研究都没怎么提?

最大的问题,是这个系列研究,探讨的是两个结节的排列组合,因此面临的分组将会非常杂乱。

尤其是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还都非常局限。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基于研究设计的考虑,是没办法同时考虑病理因素的。

唯一能做的,只能抓大放小,先把影像学的具体影响解答清楚再说。

但是,落实到具体问题上,肯定还是分化好的效果好过分化差的。

Q3:两个病灶的不良作用,会不会相互叠加?

有朋友担心,既然我同时长了两个肺癌,那他们的不良因素会不会相互叠加?

从现有的数据来看,应该是不会的。

一方面,从现在的分期系统来说,主张对多原发癌采用基于主病灶的T分期。

T分期,就是Tumor分期,指的就是针对原发瘤进行的分期。

这里举个例子,一个病友,手术切下来有3个肺癌,其中最大的那个是T2,其余两个是T1。

那么,针对这个病友的分期判定,就是T2(3)。

这里面的括号,指的是他有3个恶性结节,但分期依然以T2进行划分。

另一方面,这几个研究,都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即在各个病灶中,真正对多发肺癌预后产生巨大影像的,还是主病灶。

比如,2015年<肺癌>那项研究就发现:

主病灶的大小会对多发肺癌预后产生最显著的影响,其中主病灶>25mm的死亡风险会比其他人群高3.085倍,而这个还是在校正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的。

生存曲线显示,主病灶不足25mm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92.4%!

相反,次要病灶的大小却不会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个患者因为同时得了几个肺癌而挨了几刀,肺功能损失更大,体质更虚弱。

从这个角度来看,几个恶性病灶确实会有不良影响的叠加效应。

但从现有证据来看,只要采取一种合理的恢复期策略,这种不良影响应该是很容易被屏蔽掉的。

有不懂的,可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早期肺癌手术以后,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复发

Q4:是不是有了实性肺癌,预后就很差?

在前文中,我确实提到了一个观点,多发肺癌的命数在两仪,一个是磨玻璃,一个是实性。

其中,磨玻璃好,而实性差。

但,绝不是说,有了实性预后就一定差。

没有很!就是差一点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从汇总版数据来看,含有一个实性结节组的5年生存率为80.5%。

而在这是日本JCOG0201临床研究数据的二次分析中,作者基于239例I期实性肺腺癌患者预后进行分析后得到:

5年总生存率:T1a:87.5%,T1b:85.9%,T1c:73.7%

可以看到,即便是I期实性肺腺癌,当体积稍大时,预后也可能低于80%。

而更不用说本次入组的系列研究,并没有就结节大小设置标准。

简单理解,就是任何大小的实性结节,均有可能被纳入。

这样理解的话,多发肺癌的治疗效果,和单发肺癌的治疗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他们之间的最大差别,不是效果,而是应该如何决策而已。

两个实性肺癌的预后为什么这么差?

这时,肯定有人会说:

郑医生,你不是说结节的不良效应没有叠加效应吗?

那为什么实性+实性的效果会这么差?

没错,从数据上来说,实+实的5年生存率确实不好,在汇总版中也只有46.8%,不足50%。

汇总版纳入实性结节109例,样本量对于单纯反应生存来说,是足够的。

这是国际肺癌联盟(IASLC)收集了来自全球16个国家共94,70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结局绘制的生存曲线,基本代表了现有的最权威的分期生存数据

从中可以看出,不足50%的总生存率,甚至要低于IIB,也就是比IIIA高一点。

而在没有淋巴结转移(N0)的情况下,IIB期对应的是T3,IIIA期对应的是T4。

多原发癌涉及的四项研究,纳入的患者,基本都没有淋巴结转移。

难道原本两个不点大的实性肺癌,只要一起出现,他们对预后的影响,就达到T3、T4肺癌级别。

T3肺癌,大于5cm,不足7cm;

T4肺癌,大于7cm或累及重要脏器导致病灶得不到完全切除。

细思极恐,这难道不是说,实性和实性存在叠加效应吗?

还真不是。

最大的问题,来自这个基本事实,在现阶段,即便面对两个病理类型高度一致的肺癌,我们也很难单纯依靠影像学表现去判断他们的关系。

磨玻璃没问题,只要是磨玻璃,基本都是原发癌。

但是,实性肺癌就是不行。

所以,为什么实性加实性群体这么差?

那是因为,在以上研究纳入的所谓多发肺癌中,在实性+实性那个群体中,混杂了相当一部分的转移性肺癌患者。

而肺转移,同个肺叶转移算T3;同侧不同肺叶转移算T4;对侧肺叶转移算M1(也就是IV期)。

所以,原本效果不差的多元发实性肺癌的治疗效果,就这么被强行拉低到接近IIIA期水平。

我的论据

早在2003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就制定了专家共识,用于指导两种肺癌在病理相同情况下的定性问题。

比如,两个肺癌都是腺癌,那我们凭借什么去判定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原发,还是转移。

随着时间推进和数据积累,这个指南在2007年和2013年分别进行了两次更新。

现在我们广泛应用的,就是2013年的这个版本,即第三版专家共识。

这个指南指出,当同期出现的两个肺癌组织学类型一样时,只要位于不同的肺叶,同时没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病灶,即可判定为原发。

为什么?

因为基于概率学的考虑,一个肺癌在没有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也没有远处转移的情况下,就发生肺内转移,可能性确实最低。

但是,肺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它具备转移倾向,最容易的发生的转移部位,就是肺部。

所以,这种单纯依靠影像学表现去定性肺转移与否,原本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结果极不严谨。

郑医生曾经登录过美国的SEER数据库,从中筛选得到1045例特殊的再发肺腺癌患者&mdash;&mdash;他们每个人都在以前得过肺腺癌,并接受了手术治疗。

换言之,这个群体,都是得了一次肺腺癌,然后手术切除以后又重新长出肺腺癌的群体。

针对他们的第二次肺腺癌,美国SEER数据库都参照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指南进行了分期。

结果发现,本应最差的IV期患者,他们的生存曲线却介于I期和II期之间(下图左)。

而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基于该指南确定的原发癌,他们的治疗效果居然和转移癌一模一样(下图右)!

而同样的,我纳入的四项研究,均无一例外选择了ACCP指南作为定义多元发肺癌的标准。

有的,甚至不是最新(2013)版。

这也必然导致这个群体中的实性-实性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转移性肺癌!

参照上图右侧,既然原发癌和转移癌的生存曲线可以完全重合,那么我猜测这个比例应该是50%。

转移癌中混杂了一半的原发癌,而原发癌中混杂了一半的转移癌。

只有这样,两个群体才能完全一致,跑出来的生存曲线才能完全重叠。

这就很尴尬了,二选一,准确率50%,和蒙没什么区别。

所以,为什么实性-实性群体效果不好?

因为里面混杂了相当一部分的晚期、转移性肺癌患者。

这时,可能会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即他们会不会在参照ACCP指南的基础上,也送检了基因检测,然后基于基因检测结果来判定结节性质呢?

我个人认为,这种存在的可能性很低。

最直接的证据来自入组年份,以上4项研究的患者入组年份,介于2004-2015年。

而在这个时间段,利用基因检测结果来判定肿瘤性质尚处于摸索阶段。

这里就更不用讨论多次送检带来的巨额经济成本了。

写在最后

本期的帖子,写的非常意外。

我原本是已经准备着手讲述多发肺癌的其他问题,比如治疗决策、基因特点。

但是,当我看到后台有太多粉丝的纠结情绪时,我才发现我的帖子给大家造成了多大的困扰。

也才下定决心,把这个问题重新说一次,争取一次说清楚。

甚至有粉丝把体检报告发上来问:

郑医生,我上次CT体检,肺上居然有好几个实性结节!

我完了!

希望这次的文字,能帮助大家认识一个更加客观、更有希望的多发肺癌。

多发肺癌,只要不是转移,就没什么好怕的。

如果多发肺癌都是磨玻璃,那切了基本等同治愈。

就算混杂有可疑实性结节,那也很简单,早点把主病灶切了就行了。

别忘了,这是2015年<肺癌>那项研究告诉我们的,在主病灶不足25mm的情况下,提前发现并手术干预,5年生存率高达92.4%!

所以,只要及时发现、及早手术,一样有治愈可能!

参考文献:

1. Survival of a surgical series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synchronous multiple ground-glass opacities,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ir residual lesions. Lung Cancer. 2015 May;88(2):174-80.

2. Prognostic Classification of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 Based on a Ground-Glass Opacity Component. Ann Thorac Surg. 2020 Feb;109(2):420-427.

3. Radi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multiple lung cancers and the prognostic impact baded on the presence of a ground glass opacity component on thin-sec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Lung Cancer. 2017 Nov;113:7-13.

4. Favorable prognosis and high discrepancy of genetic features in surgical patients with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8 Jan;155(1):371-379.e1.

5. Surgical Prognosis of 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下滑查看更多)


评论
2022年11月24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全是磨玻璃的效果最好,而全是实性结节的效果最差。
2022年11月23日
鞠欣欣
莱州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022年11月23日
林恒
福建省福州结核病防治院 | 肿瘤科
多发肺癌,归根到底还是属于早期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