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与艾同行,共见未来 | 沈锋教授:“双艾”组合成绩斐然,中国原创引领肝癌一线免靶治疗

2022年10月2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作为享誉国际的肿瘤学领域盛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总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与新的期待。在近期落下帷幕的2022 ESMO会议中,肝癌治疗领域的国际多中心大型Ⅲ期试验SHR-1310-Ⅲ-310研究以优选口头报告(Proffered Late-Breaking-Abstract & Oral Presentation)形式重磅亮相。这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证实免疫联合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一线治疗可为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带来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双重获益的国际多中心Ⅲ期研究。【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沈锋教授,从外科视角畅谈肝癌诊疗现状,并就SHR-1310-Ⅲ-310研究进行精彩解读。

专家简历

               
沈锋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副院长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

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理事
亚太肝胆胰协会(A-PHPBA)秘书长
亚太肝脏外科发展委员会(APHAB)主席团副主席

中华医学会肝脏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委会副主席
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候任主委
肝癌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

《黄家驷外科学》第八版副主编
荣获全军科技领军人才,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领军人才,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

点击播放按钮,查看沈锋教授采访视频

HCC辅助治疗靶免联合探索不断,新辅助研究道阻且长

沈锋教授:肝癌围手术期治疗除了根治性手术治疗之外,主要涉及两大内容,一是新辅助治疗,二是辅助治疗。在此次2022 ESMO会议上,有关肝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少,而辅助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多。在肝癌术后辅助治疗领域有两大重点方向,一是靶向和免疫治疗与经典的局部治疗相结合,二是新型靶免药物之间不同组合的探索,但遗憾的是后者目前并未有强有力的临床证据。有关肝癌新辅助治疗的探索则更为艰难一些,因为有些患者对新辅助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差。此外,手术前的时间相对延长也存在一定风险,因为一旦新辅助治疗没有效果则有可能使得原本可切除的肿瘤变为不可切除,因而临床对肝癌的新辅助治疗非常谨慎。

术后高复发挑战重重,个体化抗复发成为重要策略

沈锋教授:目前肝癌术后抗复发策略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针对复发机制本身,二是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的研发。就肝癌的复发、转移而言,可分为肝内转移(Intrahepatic Metastasis, IM)型和多中心发生型(Multicentric Occurrence, MO)。其中IM型是手术之前就已经存在,只不过在手术当中没有发现,其预后相对较差;而MO型是在肝脏炎症状态下新发的肿瘤。区分不同的肝癌复发机制是个体化抗复发的重要策略。
IM型多是早期复发,一般发生于肝癌手术后2年之内;而MO型多在2年以后复发。目前所研究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化疗等均是针对早期复发的IM型。对于MO型的抗复发策略主要是抗病毒治疗。此外,槐耳颗粒对早期复发和远期复发均能发挥抗复发作用,其已通过陈孝平院士的随机对照研究获得证实。
总体而言,当前肝癌术后抗复发策略主要是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以及靶向和免疫治疗,探索副作用更小、疗效更好的组合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中国之声唱响ESMO舞台,双艾组合双重获益绽放异彩

沈锋教授:在此次2022 ESMO会议上由秦叔逵教授主导并牵头的SHR-1210-Ⅲ-310研究成功入选口头报告,可喜可贺。SHR-1210-Ⅲ-310研究,即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双艾组合)对比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共覆盖了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95家研究中心,纳入了543例既往未接受过任何系统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入组患者按照1 : 1比例随机分配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或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索拉非尼单药组,双艾组合可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时间(OS):中位随访时间7.8个月时,双艾组的PFS为5.6个月,而索拉非尼组PFS为 3.7个月(HR=0.52,P<0.0001);中位随访14.5个月时,双艾组与索拉非尼组的mOS分别为22.1个月和15.2个月(HR=0.62,P<0.0001)。此外,双艾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也明显优于索拉非尼组,数据亮眼,两组的ORR分别为25.4%和5.9%(P<0.0001),DCR分别为78.3%和53.9%,mDoR分别为14.8个月和9.2个月。与此同时,在安全性方面,双艾联合方案也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
SHR-1210-Ⅲ-310研究结果的发布彰显了中国专家特别是肿瘤内科专家在肝癌药物临床研究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很好地展现了中国的学术水平。其实,除了此次在ESMO会议上发布的研究之外,以秦叔逵教授为代表的中国专家亦报道了多种经过临床多中心、大样本验证的有效方案,这极大丰富了我们治疗肝癌的武器,其从晚期肝癌着手,通过现有的固定组合,选择对患者疗效更好,安全可耐受的规范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同时未来可进一步考虑将这些有效方案及早应用于早期肿瘤的抗复发上,或可更好地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MYC

评论
2022年10月24日
李秀东
临沂市人民医院 | 普通内科
学习一下,每天进步一点点
2022年10月23日
王亚军
阳春市中医院 | 肿瘤内科
认真学习,不断进步
2022年10月21日
尤美芹
响水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内容非常好,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