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2NCCN年会亮点】肠癌筛查最新推荐

2022年06月16日
编译:月下荷花
来源:肿瘤资讯

为了预防结直肠癌(CRC),NCCN指南提供了基于风险因素和个体情况的筛查推荐。过去2年,NCCN的CRC筛查指南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有些推荐可使患者免于不必要干预,有些推荐则有助于更早发现癌症。

微信截图_20220615182332.png

关键推荐

发生变化的重要推荐

●一般风险个体的初筛年龄从50岁降至45岁;

●结肠镜检查发现1-2个小的管状腺瘤的个体可以间隔10年复查;

●CRC患者的二级和三级亲属筛查年龄从50岁降至45岁;

●大腺瘤或无蒂锯齿状息肉(SSPs)切除后,如果具有不良风险特征或未能完整切除,首次复查间隔6个月;

●1次结肠镜检查发现≥10个腺瘤和SSPs患者,首次复查间隔1年。


保持不变的重要推荐

●CRC或进展期腺瘤/SSPs的一级亲属筛查年龄仍为40岁;

●只有1或2个低风险SSPs患者的结肠镜监测间隔仍为5年;

●最高危腺瘤/SSPs患者的结肠镜监测间隔仍为3年;

●多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监测起始时间为累及肠道症状发生后的8年,监测间隔1-3年,具体取决于潜在CRC风险。


降低筛查年龄

自1980年以来,美国>50岁CRC发病率下降40%,但20-49岁CRC发病率增加。虽然降低筛查年龄会大大增加成本,但权衡获益后仍可接受,故2021年4月一般风险个体CRC筛查推荐年龄降至45岁。实际上50岁之前罹患CRC的患者,有一半在45岁之前发病,因此出现提示CRC症状的患者,如缺铁、直肠出血等,应及时结肠镜评估。


延长随访至10年

<1cm、≤2个的低风险腺瘤延长监测间隔的支持数据很充分,但<1cm、≤2个、无增生异常的低风险SSPs的监测间隔由于数据不足并未做出调整,仍为5年。关于锯齿状息肉大小、位置是否与异时性CRC风险相关,研究尚未得出统一结论。≥3个低风险腺瘤和SSPs以及更高风险腺瘤和SSPs的推荐结肠镜监测间隔仍为3年。单次结肠镜≥10个腺瘤或SSPs应注意息肉病,推荐监测间隔1年,单次结肠镜≥10个腺瘤或SSPs或多次结肠镜累积≥20个腺瘤或SSPs应进行基因检测(图1)。

111.png

图1 NCCN结肠癌筛查:根据结肠镜发现的息肉情况


大息肉的管理

具有局部复发不良风险因素(如消融、≥4cm、检查中出血需内镜控制、高级别增生异常)或未完整切除的大(≥1cm)腺瘤和SSPs,监测间隔缩短,首次推荐6个月时,第二次12个月后,即使首次监测无复发证据。


根据家庭史进行推荐

如果个体的一级亲属(1)<50岁诊断CRC或子宫内膜癌;或(2)同步或异时Lynch综合征相关癌症,此时个体无论年龄大小均应进行遗传学评估。对于有一级亲属诊断CRC的个体,推荐在40岁或家族最早CRC诊断前10年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至少每5年进行1次监测。推荐CRC患者的二级和三级亲属45岁开始结肠镜检查。如果个体的一级亲属在任何年龄确诊为进展期腺瘤或SSPs,推荐个体在40岁或家族最年轻诊断腺瘤患者的年龄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图2)。

22.png


图2 NCCN结肠癌筛查:根据家庭史


筛查方式和结果评估

筛查方式并未做出重大改变,包括每10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每1年进行1次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每3年进行1次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每5年进行1次CT结肠镜检查,每5-10年进行1次乙状结肠镜检查。与不筛查相比,所有筛查策略都有获益。


炎性肠病患者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CRC筛查推荐无重大改变。监测应在症状出现8年后开始,并采用高清晰度、白光内镜检查或具有靶向活检功能的染色内镜进行检查。其中例外的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有CRC或晚期肿瘤家族史的个体,前者应在诊断后就开始每年进行监测,后者应在家族成员的诊断年龄开始监测。初次结肠镜检查后的监测间隔1-3年,取决于个人史和家族史、疾病活跃程度和其他结果(如隐性增生异常和慢性狭窄)。


参考文献

Reid M. Ness. Updates in Screening Recommendations for Colorectal Cancer.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22, 20(5.5). DOI: 10.6004/jnccn.2022.5006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

评论
2022年06月17日
石常庆
沛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1次结肠镜检查发现≥10个腺瘤和SSPs患者,首次复查间隔1年。
2022年06月17日
段少杰
余干县楚东医院 | 肿瘤科
有些推荐可使患者免于不必要干预,有些推荐则有助于更早发现癌症。
2022年06月16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肠癌筛查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