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砥砺前行 未来可期 | 2022 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首场解读会顺利召开

2022年05月25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2年5月22日,“2022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首场解读会”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同步启幕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会议由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CSCO基金会和杭州东方临床肿瘤研究中心携手举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共任大会主席,汇聚胃癌诊疗指南编写组专家成员和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成员,对胃癌诊疗指南进行全方位解读,盘点最新进展,剖析临床实践案例,梳理和探讨临床及转化研究中的热点和核心问题。

大会致辞

会议伊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分别致开场辞。徐瑞华教授首先对广大专家为CSCO胃癌指南的贡献表示感谢,新版指南的成功问世,离不开众多同道的努力,指南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更是成功地推动了胃癌标准化诊治的发展;李进教授表示,希望指南能广泛推行,为患者带去新的希望,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沈琳教授则强调本次指南更新的内容不仅源于全球的临床研究,也有我们中国医生自己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同时期盼在未来通过不断更新CSCO指南,提升我国胃癌的诊疗水平。

图1.png

图2.png

图3.png

北京分会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担任北京分会场的主席。

图4.png

图5.png

在第一章问道中,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爱萍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饶圣祥教授主持。

图6.png

图7.png

可切除胃癌综合治疗解读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秀娟教授: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早期胃癌,首选内镜治疗,对于不合适的内镜治疗患者,可行开腹或者腹腔镜手术;对于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癌,可选择新辅助放化疗或术前化疗;需要MDT人群∶新辅助治疗后疾病进展、无法实现R0切除患者;如未出现远处转移且未接受术前的放疗者,放疗是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

图8.png

转移性胃癌药物治疗解读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目前公认以全身抗肿瘤药物治疗为主。晚期胃癌一线治疗全面进入免疫联合治疗时代,新增CPS≥5  XELOX联合信迪利单抗1A类证据/I级推荐;PD-L1 CPS评分不同,一线免疫联合化疗推荐级别不同,对于PD-L1 CPS<5或检测不可及IB类证据/I级推荐;新增HER2阳性胃癌人群一线免疫治疗推荐,帕博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XELOX/PF方案 IB类级证据和III级推荐;新增dMMR人群一线免疫治疗推荐。

图9.png

胃癌影像诊断解读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唐磊教授:胃癌影像学检查首选CT,MRI和PET作为备选;关注胃癌影像学检查规范化流程及质量控制;分期方面,cT分期无变化,cN分期做了微调:对淋巴结转移径线阈值的更新;推荐影像学结构式报告;介绍了食管胃结合部癌Siewert分型的CT评估;最后呼吁多中心临床应用研究。

图10.png

胃癌内镜诊疗解读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齐教授:新增了对早期胃癌内镜手术适应证选择的描述,包括EMR和ESD适应证。初次ESD或EMR后判断内镜可治愈性(eCure)为C1,局部复发后内镜下判断为cT1a的病变;对于高龄(>75岁)或服用抗血栓药物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建议内镜下治疗。此外我们也需要关注内镜下EGJ分型。

图11.png

胃癌营养治疗解读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畅教授:我国胃癌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早期营养治疗及心理干预延长晚期胃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新增胃癌支持治疗(营养治疗/并发症处理),同时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评估,通过NRS-2002(风险筛查)和PG-SGA(评估),分别于入院后24小时和48小时完成。对居家患者予饮食及家庭康复指导,建议至少每3个月一次门诊营养咨询。

图12.png

第二章求真中,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主持。

image13.png

image14.png

新一代ADC药物开启HER2+胃癌精准治疗新思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义富教授:新一代HER2-ADC类药物维迪西妥单抗有单抗亲和力强,杀伤力大,安全性好的特点;在HER2阳性(IHC 2+或3+)且既往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中疗效卓越,安全耐受。

image15.png

MDT+热点争鸣

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张涛教授的主持下,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关泉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天舒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永恒教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周岩冰教授就胃癌新辅助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相关热点问题开展了激烈的探讨。

image16.png

image17.png

image20.png

会议最后,张艳桥教授宣布本次指南解读会北京分会取得圆满成功,对参会专家表示感谢。

上海分会场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担任上海分会场的主席。

在第一章问道中,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天舒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惠绵教授主持。

可切除胃癌综合治疗解读

福建省肿瘤医院林榕波教授:Ⅲ期非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及Ⅲ期食管胃结合部肿瘤中,新辅助化疗+手术+辅助化疗,成为1A类证据;IVA期策略改为新辅助化疗+胃切除(联合脏器切除)术+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方面:对于体能差的pStagell期胃癌患者,可以考虑优先应用S*1-DS1*7-S1到1年(1A类证据/Ⅱ级推荐)。

image25.png

转移性胃癌药物治疗解读

浙江省肿瘤医院应杰儿教授:关于靶向治疗部分,新增抗血管生成治疗增加雷莫西尤单抗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1A类证据/l级推荐,Her2阳性(IHC3+或2+)三线及后线治疗,推荐维迪西妥单抗2A类证据和II级推荐,增强了抗HER2 ADC药物的选择。

image26.png

非转移性胃癌外科治疗解读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元方教授:在手术范围、淋巴结清扫方式进行了更新。区分食管胃结合部肿瘤与非食管胃肿瘤进行手术切除以及淋巴结清扫推荐;增加保留幽门的胃部分切除的切除要求;近端胃切除的消化道重建修改:双通道重建、管型胃食管吻合作为II级推荐(2A类)。

image27.png

IV期胃癌综合治疗解读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孙凌宇教授:指南更新了异时性肝转移的部分,它和同时性肝转移之间无生存差异。也有研究认为异时性肝转移患者比同时性肝转移患者预后好。接受肝脏手术患者生存优于未接受手术患者。当肝脏转移灶局限(H1和H2)且转移灶小于5厘米时,手术与化疗相比可提高生存率。

image28.png

胃癌腹膜转移综合诊疗解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俊教授:一旦确定有腹膜转移,临床分期归为IV期,患者基本失去手术机会,以全身系统化疗为核心;转化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益,因缺乏大规模、高质量的RCT研究作为临床实践依据,且人群高度特异,难以进行大规模研究,结果难以复制,推荐等级较低;术中腹腔化疗、术中广泛腹腔灌洗缺乏统一标准;减瘤手术和姑息手术的获益人群仍需进一步明确。

image29.png

第二章求真中,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刘宝瑞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巴一教授主持。

image31.png

再越山峰:纳武利尤单抗创立胃癌一线治疗新标准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院梁婧教授:在CheckMate 649研究中国亚组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在PD-L1 CPS≥5的患者中OS达15.5个月,PFS达8.5个月,均显著优于单独化疗(9.6个月,4.3个月);所有随机化患者中,也有OS与PFS获益。纳武利尤单抗为中国胃癌患者带来福音,成为中国首个唯一获批晚期胃癌一线全人群适应证的药物。

image32.png

胃癌病例分享 & MDT讨论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薛俊丽教授分享了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魏嘉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黎军和教授、上海阿特蒙医院周俊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华教授分别参与了讨论。

image33.png

五位讨论嘉宾

会议最后,刘宝瑞教授总结,CSCO胃癌指南是经反复锤炼才修订成本,是我们临床工作者与时俱进的结晶。但仍需同道的努力,在胃癌治疗取得突破。

广州分会场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周志伟教授担任广州分会场的主席。

在第一章问道中,由辽宁省肿瘤医院赵岩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盛伟琪教授主持。

可切除胃癌综合治疗解读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邱红教授:本次更新增加了HER2阳性胃癌的新辅助治疗及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注释,关于HER2阳性胃癌的新辅助抗HER2治疗和HER2阴性胃癌的化疗加免疫新辅助治疗,但样本量小,证据级别低,不足作标准推荐。对于上述患者优先推荐其参加临床研究。对于dMMR患者的免疫治疗,免疫新辅助和辅助是未来发展趋势,但现有证据仍不足支持作为标准推荐,建议患者积极参加免疫临床研究。目前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仍在进行中。

image38.png

转移性胃癌药物治疗解读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风华教授:在晚期胃癌一线免疫联合治疗的时代,我们面临思考及挑战,如不同PD-1单抗与不同化疗方案的选择、免疫治疗合理布局、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精准免疫治疗、后PD-1单抗的免疫治疗新策略等。胃癌时空异质性强。肿瘤微环境复杂。东西方人群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模式及药物选择等方面有差异,应鼓励我国患者积极参与临床研究。

image39.png

胃癌病理诊断解读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木炎教授:病理诊断中添加了腺瘤级别;所有新诊断胃癌患者,推荐评估MMR/MSI状态,IB类证据/I级推荐;PD-L1检测推荐选用获得认证的抗体与平台,确保结果的可靠,检测报告推荐使用CPS评分;删除了胃肿瘤组织学分类。

image40.png

不可切除胃癌综合治疗解读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玉晶教授:2022版CSCO胃癌指南关于这部分暂无更新,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放化疗研究(TOPGEAR、Noe-CRAG、PREACT)尚待研究数据发表,围手术期免疫治疗+化(放)疗尚待进一步积累数据;放化疗后未控不能手术,或进展为转移性的病例,全身治疗参照转移性胃癌全身治疗方案∶抗Her2、免疫治疗等。

image41.png

胃癌随访与筛查解读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邱妙珍教授:关于随访筛查部分指南暂无更新,遗传管理部分新增加了CDH1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诊断标准及相关参考文献。

image42.png

第二章求真中,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袁响林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金晶教授主持。

胃免中国:免疫联合化疗奠定胃癌一线治疗新标准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邱妙珍教授:免疫联合方案一线治疗胃癌迎来突破,尤其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PD-L1 CPS>5的人群中位OS延长5.5个月,全人群中位OS延长2.9个月,带来显著获益,且安全可耐受,进入CSCO指南推荐,成为一线治疗新标准。免疫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化疗一线治疗HER2+晚期胃癌也有突破,HER2+胃癌患者迎来精准免疫联合方案选择。

image45.png

胃癌病例分享 & MDT讨论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毕锋教授主持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关文龙教授分享了一例晚期胃癌病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曾珊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浩教授、新疆肿瘤医院唐勇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辛彦教授分别参与了讨论,最后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袁响林教授进行点评。

六位讨论嘉宾

最后由金晶教授会议总结,胃癌在临床实践中更具有复杂性,我们要借助多学科的力量,携手共进,给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希望CSCO胃癌指南中有更多中国元素的加入,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帮助,最后再次对支持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及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ike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ynn  

                   

评论
2022年05月29日
覃继江
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感谢分享
2022年05月27日
王根彩
丰县人民医院 | 肿瘤外科
新一代HER2-ADC类药物维迪西妥单抗有单抗亲和力强,杀伤力大,安全性好的特点;在HER2阳性(IHC 2+或3+)且既往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中疗效卓越,安全耐受。
2022年05月25日
徐宝连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 | 血液肿瘤科
2022 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的精彩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