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2021年会暨胃癌、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年会「食管癌专场」,圆满落幕!

2021年12月16日
来源:肿瘤资讯

食管癌专场KV(16-9).jpg

2021年12月12日,由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主办的“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暨胃癌、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年会”圆满落幕。会议为推进我国食管癌、胃癌防治工作,鼓励和支持临床医师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促进胃癌、食管癌的规范化诊疗,提高患者生存获益方面做出了其应履行的责任与贡献。不仅如此,丰富的学术内容分享也令肿瘤领域同道目不暇接。为此,【肿瘤资讯】特此整理食管癌专场会议精粹内容,与各位读者共飨,同时欢迎各位同道观看会议回放,详致品析学术进展与临床可能。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张鹊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鲁智豪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王军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李志刚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等四十余名肿瘤领域知名专家,与大家共同分享和盘点胃癌、食管癌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临床诊疗方面的热点、难点等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深度讨论。

学会工作专场

1、沈琳 教授(主席).png

沈琳 教授

会议在大会主席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轮值理事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的殷切致辞中拉开序幕。沈琳教授表示,受疫情影响,北京癌症防治学会2021年会暨胃癌、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年会于线上举行,本次会议的顺利举行得到了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及与会专家的鼎力支持,会议聚焦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进展,围绕热点话题,前沿且富有指导意义。

2、张鹊(致辞).png

张鹊 副理事长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驻会常务副理事长张鹊致辞表示,非常有幸参与此次会议,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是一个新的学会,经历了一年的筹备,终于成型,虽学会成型之初受到了疫情影响,但学会仍一手抓组织筹建,一手抓疫情管控。在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优秀中青年医生的支持下,学会成功组织举办了诸多学术交流活动。张鹊教授表示,本届学术年会必将取得圆满成功。

3、鲁智豪 教授(讲者).png

鲁智豪 教授

其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鲁智豪教授代表学会向与会同道做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2021年工作总结并做专委会委员增补情况汇报。食管癌专委会以团结我国食管癌领域不同专家、学者,推进食管癌的转化和临床研究及食管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提高我国食管癌的整体诊治水平为宗旨。在过去的一年中,专委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2022年中也将继续肩负己任,继续推动食管癌的防治及诊疗规范化进程的发展。

学术专场

食管癌领域近年来进展颇丰,学术专场中,在肿瘤领域资深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肖泽芬教授李印教授袁芃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樊青霞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鲁智豪教授倾情主持与引领下,中青年专家及行业大咖带来干货满满的学术分享。

免疫时代食管癌放射治疗的作用

5、王军 教授(讲者).png

王军 教授

免疫治疗的冲击下,放疗医生经历着怎样的“思危”与“思变”?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王军教授带来“免疫时代食管癌放射治疗的作用”,阐释免疫治疗时代,食管癌放疗的价值。她综合诸多循证医学证据指出,化疗联合PD-1单抗可作为晚期/复发性食管癌的一线标准治疗选择,亦应考虑将放疗参与到部分Ⅳ期食管癌的综合治疗中。而对于可切除食管癌的新辅助治疗,含放疗方案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更高。食管癌的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联合免疫治疗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多为小样本或单臂研究,仍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分组研究证实。在研究中,以病理反应作为生存的替代终点虽可以提供更早的结果,但新辅助免疫疗法是否会在无病生存(DFS),整体总生存(OS)方面使患者获益的仍属未知,在免疫治疗时代我们仍缺乏与OS充分相关的证据关联。

4、肖泽芬 教授(主持).png

肖泽芬 教授

6、罗素霞 教授(讨论).png

罗素霞 教授

7、赵快乐 教授(讨论).png

赵快乐 教授

8、孟雪 教授(讨论).png

孟雪 教授9、余荣 教授(讨论).png

余荣 教授

其后,在肖泽芬教授主持下,河南省肿瘤医院罗素霞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快乐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孟雪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余荣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就食管癌的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及临床应用全程管理等方面展开探讨,强调了中国人群数据的重要性。

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的进展和挑战

11、曹国春 教授(讲者).png

曹国春 教授

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教授则从晚期食管癌治疗现状、一线/二线及后线免疫治疗进展,以及挑战与展望几个层次,梳理了“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的进展和挑战”。他指出,虽然目前食管癌的诊疗手段有所提高,但其预后仍很低,5年生存率仅有不到25%。近10年来,临床医学逐步进入精准医学时代,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新兴治疗手段在食管癌的精准治疗中得以运用,食管癌的内科治疗不断取得惊喜。目前而言,寻找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肿瘤已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转化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必将为食管癌治疗困局带来希望。此外,食管癌治疗呈现出从“单打独斗”到“合作共赢”的发展局面——联合用药(靶免联合、双免联合)在治疗晚期食管癌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可控的安全性,在未来寻找更合适的联合策略,寻找最优发挥药物效应的方式,筛选更有可能获益的人群。

10、樊青霞 教授(主持).png

樊青霞 教授

12、秦艳茹 教授(讨论).png

秦艳茹 教授13、姜达 教授(讨论).png

姜达 教授

14、王峰 教授(讨论).png

王峰 教授

15、姬颖华 教授(讨论).png

姬颖华 教授

其后,在樊青霞教授引领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秦艳茹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姜达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峰教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姬颖华教授就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若干问题展开全面探讨。

食管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进展

17、李志刚 教授(讲者).png

李志刚 教授

李志刚教授则结合上海市胸科医院的经验分享了“外科对新辅助治疗的需求趋势”,基于中日食管癌治疗结果差异原因,分析国内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探索更优的新辅助治疗方式,回答了免疫治疗参与新辅助治疗的几个问题:①免疫治疗参与新辅助治疗是否会带来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使患者无法手术?②叠加放疗和免疫治疗是否会带来食管穿孔的风险?③去除放疗能否达到与nCRT相当的疾病控制?④新辅助免疫治疗是否会增加手术难度?他指出,免疫治疗已成为食管癌围手术治疗的探索主角。因此在成功的新辅助治疗条件下,保留器官的治疗未来会成为新的探索方向。

16、李印 教授(主持).png

李印 教授

18、张艳桥 教授(讨论).png

张艳桥 教授

19、陈克能 教授(讨论).png

陈克能 教授

20、谭黎杰 教授(讨论).png

谭黎杰 教授

21、阎石 教授(讨论).png

阎石 教授

李印教授主持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陈克能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谭黎杰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阎石教授就以免疫治疗为代表的系统治疗在食管癌围手术期治疗中的作用。

食管穿孔的诊治经验和体会

23、张楠 教授(讲者).png

张楠 教授

一项纳入804例食管癌患者的研究中,气道受侵发生率为36.6%,气道瘘为13.3%,其中恶性瘘的发生因素包括食管中上段肿瘤、化疗、放疗、食道支架等。那么,对于出现食管穿孔的患者,是否可继续抗肿瘤治疗?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张楠教授则立足实践,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及指南指导,从临床表现、规范诊断到临床处理,娓娓道来“食管穿孔的诊治经验和体会——消化道气道瘘口”,强调了营养、抗反流、综合治疗是消化道气道瘘治疗的保障。

22、鲁智豪 教授(主持).png

鲁智豪 教授

24、戴亮 教授(讨论).png

戴亮 教授

25、王海星 教授(讨论).png

王海星 教授

26、史燕杰 教授(讨论).png

史燕杰 教授

27、刘文扬 教授(讨论).png

刘文扬 教授

28、李佳艺 教授(讨论).png

李佳艺 教授

鲁智豪教授的主持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戴亮教授史燕杰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海星教授李佳艺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文扬教授就食管穿孔的诊治体会作出分享,提出或许制作食管癌恶性穿孔预测工具,以给予早期干预,促进患者康复。

MRD检测的临床价值及挑战

30、张璐 教授(讲者).png

张璐 教授

最后,燃石医学张璐教授带来了“MDR检测的临床价值及挑战”,她进行了MRD检测主流技术路线及性能比较、探讨了MRD在实体瘤的临床意义及研究现状以及MRD检测面临的挑战,指出增强MRD检测敏感性仍是重中之重。

29、袁芃 教授(主持).png

袁芃 教授

31、王育生 教授(讨论).png

王育生 教授

32、吴胤瑛 教授(讨论).png

吴胤瑛 教授

33、常志伟 教授(讨论).png

常志伟 教授

34、李娜 教授(讨论).png

李娜 教授

最后,在袁芃教授的引领下,山西省肿瘤医院王育生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胤瑛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志伟教授、遂宁市中心医院李娜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就MRD的临床应用及前景展开讨论,与会嘉宾进一步认识了液体活检在肿瘤预后价值中的价值,强调了技术优化、进一步质控在MRD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会议总结

食管癌专场会议学术气氛浓厚,与会嘉宾尽享学术盛宴的同时,还领略到了大咖们的临床诊疗思维。会议不仅涵盖学术前沿进展的深度解析,还有临床实战经验干货分享。会议最后,大会主席沈琳教授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再次感谢,让我们同携手助力胃癌、食管癌新未来!

责任编辑:Yoly
排版编辑:杨曦


会议文章后面加上它.jpg

评论
2021年12月18日
刘惠明
长治市潞州区中心医院 | 放射治疗科
回放内容学习了!非常精彩!感谢大咖们的精彩演讲和讨论!
2021年12月17日
张晓妮
荣成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感谢分享获益良多
2021年12月16日
一觉睡到小时候
株洲市渌口区人民医院 | 危重症医学科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