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第八届扬州肺癌高峰论坛】邢力刚教授:精准医学背景下,早期NSCLC术后放疗患者应该分型而治

2021年12月1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放疗作为肿瘤传统的治疗手段之一,在过去数十年给肺癌患者带来了生存的获益。如今,由山东省肿瘤医院邢力刚教授牵头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SBRT专家共识》正式制定完成,这将给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格局带来哪些改变?在精准医学的背景下,术后放疗的发展方向又有哪些呢?【肿瘤资讯】就相关问题对邢力刚教授进行了专访。

               
邢力刚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肿瘤医院 院长助理 科教外事部部长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委员

放射生物学组委员、立体定向放疗学组委员

CSCO肿瘤放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分会委员、放疗学组组长

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早期NSCLC放疗联合免疫:前景可期,尚待探索

邢力刚教授:随着我国肺癌筛查的普及和推广,使得早期肺癌的发现率和临床诊断率呈现逐步提升的态势,其中,早期NSCLC根据是否可以手术,划分为可手术的早期NSCLC和不可手术的早期NSCLC。对于不可手术的早期NSCLC,国内外标准的治疗方式是立体定向放疗(SBRT),然而,约有20%~30%的患者会出现远处转移,使得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受到限制。因此,对于不可手术的早期NSCLC,目前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正在进行SBRT联合免疫治疗的探索,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

虽然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模式,但由于还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其一,该种治疗模式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疗效,能否解决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问题;其二,如何进行患者的筛选。毕竟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单纯的SBRT已能够达到治愈目的,因此我们要想办法筛选出更能从联合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其三,如何规避免疫联合放疗所产生的治疗毒性。

SBRT开展需要同时满足硬软件条件

邢力刚教授:近年来,在SBRT的普及之路上,我们做了诸多的工作,例如:开展了多项前瞻性的SBRT治疗早期NSCLC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及举办了多期SBRT治疗早期NSCLC的培训班。这些工作使得越来越多的不可手术或者不愿接受手术的早期NSCLC患者进行了SBRT治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依旧有诸多的医院难以开展该项技术,难点主要包括:其一,硬件投入不够,SBRT是一个高度精确的放射治疗技术,在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图像引导、呼吸门控、4D CT模拟定位,还需要高端的治疗计划系统,如果硬件投入不足,自然难以开展;其二,软件条件不足,SBRT的治疗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不论是医师、物理师、技师都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得临床医生能够掌握SBRT的适应证以及治疗要求;物理师能够保障治疗的精确性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技师能够明确从模拟定位到计划实施以及后续随访的整个放射治疗流程。

因此,SBRT的开展需要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要求,这些在我牵头制定的《早期NSCLC SBRT专家共识》中都有详细的介绍,而且该共识亦会不断的更新,以满足不同层次单位的治疗要求。

NSCLC术后患者应该分型精准治疗

邢力刚教授:虽然既往的汇总数据显示术后辅助放疗可以提高早期NSCLC的局部控制率,但是,最新的数个前瞻性和回顾性临床研究都表明术后辅助放疗并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使得目前术后辅助放疗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在精准医疗的时代背景下,对于EGFR突变的术后患者,可以采用EGFR-TKI与术后辅助放疗联合的治疗方案,而最新的研究证实,对于经过筛选的患者,术后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放疗亦可以提高患者生存期。因此,现在需要建立一个更好的预测模型,对患者手术的局部控制率以及远处转移率进行预测,对于局部复发概率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强化放射治疗;对于局部复发概率低,但是远处转移风险高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术后的辅助化疗、靶向治疗或者免疫治疗。

总之,现在NSCLC已经进入了精准治疗时代,不能再像既往仅根据传统的分期或者病理学状态来制定治疗策略,而需要进行精准预测、精准诊断分型、精准治疗,如此才能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责任编辑:Moon
排版编辑:XF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12月14日
杨雪
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 | 放疗科
感谢精彩分享,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