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瑞凯髓行——2021年度血液学术盘点”第一波火热开“盘”,经典重温,热点尽览-2021全球海内外血液学术经典荟萃

2021年12月03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1年12月1日,北京时间19:00-20:00 ,“瑞凯髓行——2021年度血液学术盘点”第一波活动-盘点2021全球海内外血液学术经典荟萃以线上直播形式顺利举行,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浆细胞疾病学组组长侯健教授和李娟教授作为大会主席,与浆细胞瘤科学委员会副主席Ravi Vij教授进行了精彩对话。会上,Ravi Vij教授为我们盘点了2021年多发性骨髓瘤(MM)领域的热点。国内外多位专家就2021年MM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展开了深入探讨,分享了最新洞见。

       会议伊始,侯健教授和李娟教授发表致辞,介绍了本次大会的议程、主题和主题演讲嘉宾。Ravi Vij教授是浆细胞瘤科学委员会副主席,也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斯特曼临床和转化科学研究所医学主任、NCCN指南委员会成员。他为我们搜寻了2021年各项血液学领域大会的最新进展和热点议题,荟萃成《2021多发性骨髓瘤进展及未来展望》的主题演讲。

观研究恒河沙数,盼MM未来可期

       Ravi Vij教授以疾病发展为轴,细数了近些年来MM治疗领域“炙手可热”的新研究。包含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PI)和单克隆抗体等新药的三药或四药联合方案、风险分层、适应性疗法、免疫疗法等,是今年的热点关键词。

      对于NDMM,GRIFFIN研究、FORTE研究、MASTER研究、GMMG-CONCEPT研究等均在今年的血液学大会上有了长足进展。我们看到,KRd方案,联合或不联合ASCT,相比KCyd,显著提高缓解深度,延长生存。四药方案D-RVd、D-KRd,Isa-KRd对比三联,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PFS),还能提高MRD阴性率。对于RRMM,TOURMALINE-MM1研究更新了7年随访结果,IRd方案相比Rd并不能获得显著OS获益。CANDOR研究中,KDd方案对既往不同治疗背景患者均可获益。对于多重药物耐药的MM患者,CAR-T及双特异性抗体也取得了亮眼的进展。

听中外火花碰撞,看菁英巧言慎思      

       继Ravi Vij教授的主题演讲之后,会议开启了“中外对话Panel Discussion”环节。六位中青年骨干的组长带领各自的组员团队,与Ravi Vij教授针对已列出的3个热议的话题和争议点,展开了深入讨论。

       Panel Discussion的Topic 1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的谷景立教授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李炳宗教授主持。谷景立教授就四药联合方案的地位和使用场景与Ravi Vij教授进行了沟通。目前在国外的大医院,大概超过50%的患者都能用到四药方案。Ravi Vij教授还打了个非常幽默的比喻,就像球类比赛会选择最好的球员上场,好药就要尽早用,把最好的药留在最后可能未必可取。李炳宗教授与Ravi Vij教授讨论了CAR-T靶点的选取。目前BCMA仍是CAR-T疗法的基础靶点,与此同时,其他靶点也在开发探索中。

       Panel Discussion的Topic 2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景红梅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庄俊玲教授主持。RRMM患者,特别是高风险RRMM患者的治疗选择一直是难点。庄俊玲教授与Ravi Vij教授就此展开了讨论。鉴于患者的异质性,在实际药物选择时需要考虑患者疾病特征、既往用药情况等进行选择,其中, IMiDs和PIs联用一直是MM治疗的重要方案。

       Panel Discussion的Topic 3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张丽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钟璐教授主持。两位教授围绕CAR-T疗法的研究进展、复发后的药物选择等与Ravi Vij教授进行了探讨。诚然,可能有70%的CAR-T临床试验正在进展中,已获批及处于研发前列的CAR-T疗法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信心。但CAR-T用药人群的筛选、CAR-T复发后的药物选择仍是难点。

       会议中,钟璐教授提问了自己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比如对于复发患者或者难治性患者,口服CAR-T疗法是否有治疗前景。刘扬医生也谈到自己有个骨髓瘤患者,纠结于针对二次患癌是否可以用来那多胺治疗。几位中青年医师都与Ravi Vij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彼此的经验与想法,双方受益良多。

       大会最后,侯健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中外专家的对话沟通非常有成效,青年医生和专家教授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讨。非常期待有更多数据和结果能够被发表出来、分享出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虽然挑战重重,但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疗法成为可能,我们离“治愈”的目标会越来越近。这也就是百济神州举办本项目的初衷,秉持着这样的初衷,虽然2021血液年会研究盘点网络研讨会已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但第2波2021ASH“瑞凯髓行——2021年度血液学术盘点”召开在即。期待在即将到来的会议上大家依然可以各抒己见,尽览MM领域前沿,尽享学术饕餮盛宴!

关于“瑞凯髓行——2021年度血液学术盘点”项目

       为了提升骨髓瘤领域中青年骨干医师的诊疗能力,促进国内外血液学领域专家的学术交流,推动骨髓肿瘤治疗的未来发展,帮助患者改善疾病预后和重树健康希望,“瑞凯髓行——2021年度血液学术盘点”项目致力打造国际血液肿瘤学术,及实践诊疗的交流平台。项目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浆细胞疾病学组组长侯健教授和李娟教授领衔牵头,更有“骨髓瘤中青年骨干培养”项目专家专委会组长倾力加盟,力争通过搭建国内外学者交流平台,让行业顶级专家深度、全面地分享血液肿瘤的新研究、新技术、新理念。与此同时,本项目将覆盖近60家医院的中青年医师,提供中外学者对话平台,全方位赋能血液肿瘤领域广大临床医师。在2021年最后1个月内,带大家盘点和展望MM学术新进展。

      “瑞凯髓行——2021年度血液学术盘点”第二波学术活动也相继来袭。12月16日19:00-20:00,直击中外大咖连线对话,侯健教授和李娟教授作为大会主席,与“骨髓瘤中青年骨干培训”专家组委会组长和组员携手,共同对话Maria-Victoria Mateos医师。Maria-Victoria Mateos医师是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血液科顾问医师,萨拉曼卡大学医院血液科骨髓瘤项目主任。12月17日19:00-20:00,直播连线Joy Ho, MBBS 教授。Joy Ho, MBBS 教授是澳大利亚皇家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RPAH)骨髓瘤研究部主任及血液学系代理主任。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gua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