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刘天舒教授:全人群显著获益,ORIENT-16研究打造免疫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癌中国证据

2021年10月2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晚期胃癌治疗手段有限,免疫治疗开启了晚期胃癌的治疗新方向。在今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国家一类创新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达伯舒®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ORIENT-16研究结果重磅公布,显示信迪利单抗联合方案带来全方位获益,为免疫联合方案一线治疗中国晚期胃癌患者打造了坚实证据。【肿瘤资讯】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天舒教授进行专访,就晚期胃癌治疗的发展历程、ORIENT-16等免疫治疗研究数据及临床启示、免疫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做出分享。

               
刘天舒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肿瘤教研室主任,伦理委员会委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防治中心秘书长
上海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专科第七届主任委员
CSCO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转化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临床研究专委会常务委员
CSCO胃癌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委会常委
上海市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常委

继化疗和靶向治疗后,免疫治疗开启了胃癌药物治疗的第三次革命

刘天舒教授: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疾病负担重。中国患者初发时,局部晚期和晚期胃癌的比例达到70%以上。这些患者的5年总生存(OS)率很差,仅为10%~60%,60%通常只是在可手术切除胃癌人群中。

胃癌的药物治疗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化疗,化疗作为胃癌治疗的第一次革命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但是一线化疗的中位OS难以突破一年。90年代以后,靶向药物逐渐开始进入临床,所以靶向治疗是胃癌治疗的第二次革命。其中HER2是非常重要的胃癌靶点,中国胃癌患者中HER2阳性的比例大概在12%。仅曲妥珠单抗在一线治疗中获得了阳性结果,其他抗HER2药物没有取得类似的良好疗效,因此还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仅在二线及后线治疗人群中显示出疗效。免疫治疗开启了胃癌治疗的第三次革命,免疫单药和免疫联合方案在后线、前线和围手术期的探索正在不断深入。

ORIENT-16研究为免疫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中国晚期胃癌患者提供了坚实证据

刘天舒教授:免疫联合化疗在胃癌一线治疗的探索捷报频传。特别是今年,CheckMate 649和ORIENT-16两项重磅III期研究夯实了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在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中的地位,其中ORIENT-16作为中国研究者发起的研究,为中国晚期胃癌治疗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证据。

CheckMate 649是一项全球性研究,共入组了1581例患者,中国亚组208例。这项全球多中心研究证实了免疫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基于此,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适应证已经在国内获批。但是胃癌的异质性非常高,东方和西方国家的胃癌存在很大差别,而CheckMate 649研究中中国患者仅约占13.2%,所以免疫联合化疗在中国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有更多针对中国患者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探索。

ORIENT-16是中国首个证实免疫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全人群显著获益的随机双盲III期研究,研究结果在今年ESMO年会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研究设计独特,双盲研究避免了结果偏移,此外,维持治疗阶段使用免疫+单药化疗,减轻了毒副反应。 所有入组患者都是中国胃癌患者,超过90%的晚期胃癌患者处于转移疾病状态,超过70%的患者PS评分是1分,这体现了中国胃癌患者的特色,即普遍体力状况较差。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在全人群中显示出OS显著获益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各亚组包括不同CPS表达人群OS均获益。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mOS达15.2个月。近六成患者肿瘤缓解,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近10个月,且安全可耐受。研究还首次提示中国晚期胃癌患者的基线水平。经过DAKO 22C3检测,84%的患者PD-L1表达阳性(CPS≥1),均能从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中显著获益。

KEYNOTE-811是免疫联合化疗+靶向治疗用于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的随机I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还在进行中,部分结果已在今年美国肿瘤临床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基于这项研究,FDA已加快批准帕博利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和含氟尿嘧啶类/铂类化疗药物联用,一线治疗HER2阳性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

探索生物标记物,免疫治疗趋于个体化发展

刘天舒教授:目前已进入精准治疗时代。所谓的同病异治,就在于我们对于肿瘤生物标记物有了更多探索。由于胃癌的异质性很高,生物标记物的发展或将助推胃癌靶向和免疫治疗的个体化发展。既往其实也在关注个体化治疗,如根据不同的肿瘤部位和病理分型等区分人群。现在在免疫治疗中,我们会关注某些生物标记物指标,包括PD-L1表达、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肿瘤突变负荷(TMB)、EBV感染状态以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等,胃癌免疫治疗将越来越趋于个体化发展。

总结

综上,在传统化疗面临疗效瓶颈、靶向治疗获益有限情况下,免疫联合治疗在晚期转移性胃癌中的探索屡创佳绩,打破了传统治疗格局,给更多胃癌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开创了胃癌一线治疗的新时代。ORIENT-16研究结果的公布,使得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成为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新选择,打开了胃癌免疫治疗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Marie
排版编辑:Y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