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的第二大恶性肿瘤。由于骨髓中的大量克隆性浆细胞浸润,分泌过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骨骼破坏、肾功能损害以及贫血、血钙升高等临床表现。对于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NDMM),常根据患者年龄(65岁)及体能状况决定是否可以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随着整体治疗策略的运用、新药的研发、细胞免疫治疗的开展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提升,MM患者的缓解深度和长期生存得到显著改善。本文患者为44岁的NDMM,经诱导、自体移植后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之后行来那度胺方案的维持治疗,之后因病情进展接受了来那度胺在内的VRD方案进行巩固治疗,疗效很快达VGPR,且期间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学部副主任
包头市血液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兼秘书
内蒙古医师协会血液分会委员
内蒙古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
内蒙古抗癌协会血液分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临床资料
病史介绍
患者男性,44岁,主因“腰背疼痛2月余”于2019年2月21日入院。
外院MRI:C5-S5椎体及胸骨信号异常,T9、T10椎体水平椎管内及右侧隐窝内软组织肿块,考虑多发性骨髓瘤可能,T10椎体、双侧椎弓板及棘突T2W1信号异常,考虑肿瘤浸润。
入院检查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浆细胞比例占9%,其形态特点为胞体大小不一,呈多形性,胞浆量中等,呈深蓝色或火焰色,核偏位,可见双核及多核。
免疫表型:分析细胞比例占5.0%,此群细胞CD38、CD56、CD33、ckappa、c-lamda阳性,考虑浆细胞病。
血常规:WBC 7.2 x 109/L,HB 139g/L,PLT 227 x 109/L
末梢血涂片:红细胞可见缗钱状排列
血β2微球蛋白2.79mg/L,尿β2微球蛋白1mg/L
血游离轻链Lam460mg/L,血游离轻链Kap6.5mg/L,Kap/Lam0.0141
尿游离轻链Lam15mg/L,尿游离轻链Kap6.5mg/L,Kap/Lam0.4333
血清蛋白电泳:M片段:40.0%(36.96g/L)
免疫固定电泳:IgG-λ
免疫球蛋白:IgG 52g/L
生化提示:球蛋白55g/L,白蛋白38g/L,LDH109U/L,肌酐74μmol/L,血钙2.23mmol/L
FISH提示: 1q21、1p32、del(17p)、(t 4;14)、(t 14;16)、(t 14;20)均为阴性
诊断及分型
多发性骨髓瘤IgG-λ DS-III期A R-ISS-I期 标危
治疗方案及经过
2019年2月至2019年5月患者接受4个疗程BCD方案(硼替佐米2.4mg d1、4、8、11+环磷酰胺0.5g d1、4、8+地塞米松20mg d1-2、4-5、8-9、11-12)治疗,整体化疗耐受性较好,第一疗程并发肺感染、药物性肝损害,对症治疗后好转。
疗效评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
造血干细胞移植经过
2019年6月7日至8日行环磷酰胺动员干细胞。
2019年6月18日顺利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采集单个核细胞8.1 x 108/kg,CD34+细胞6.4557 x 106/kg。
2019年6月底再行BCD化疗一疗程。
2019年7月因双肺磨玻璃密度斑片,右肺下叶小结节,考虑肺存在潜在感染灶,不能排除病毒性肺炎及PCP可能,存在干细胞移植禁忌,未行干细胞移植。给予口服伐昔洛韦、磺胺甲恶唑抗感染治疗。
2019年8月复查肺部CT病灶明显好转。
2019年9月入院完善相关化验:
骨穿:骨髓浆细胞占4%,均为原始及幼稚浆细胞;
血免疫固定电泳:IgG-λ阳性;
血清蛋白电泳:M成分0.3g/dl;
尿轻链:阴性;
血清游离轻链绝对值及比例均正常;
移植前疗效评估:VGPR
2019年9月初应用马法兰200mg/m2(具体用量为384mg)预处理。
9月3日入层流移植仓回输自体干细胞,其中单个核细胞4.5 x 108/kg,CD34+细胞3.587 x 106/kg.
出现IV°骨髓抑制,给予TPO 15000u/d及G-CSF 600μg/L促进造血重建造血恢复期间,体温最高达38℃,考虑植入热,未特殊处理。
患者于d10粒细胞重建成功,d12血小板重建成功,后出院休养3个月。
自体移植三月后行全面复查:疗效评估VGPR
血常规、大生化均正常;
骨髓涂片:幼浆占5%;
流式提示:异常浆细胞占有核细胞0.2158%,占浆细胞68.57%,表达CD38、CD138、cLambda、CD117、CD56,部分表达CD27,不表达CD19、CD81、CD45、cKappa;
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 5.4% 0.4g/dl;
免疫球蛋白正常及尿轻链阴性;
血免疫固定电泳:IgG-λ。尿免疫固定电泳:未见M成分;
血清游离轻链绝对值及比值均在正常范围。
维持治疗
患者于2020年1月起口服来那度胺10mg/d 21d/月 维持治疗,规律入我院每月一次应用唑来磷酸,病情平稳。
患者计划2020年3月回院序贯二次自体移植,因疫情未能如期进行。继续口服来那度胺10mg每日维持治疗。
2020年6月复查疗效(自体移植后9月)
血常规、大生化均正常;
骨髓涂片:增生活跃,成熟浆细胞占1%;
流式:可见0.43%异常浆细胞;
血免疫固定电泳:IgG-λ;
血清蛋白电泳:M片段4.3%(2.94g/L);
血游离轻链Κ8.86mg/L,λ28.1mg/L↑,比值0.3153
尿游离轻链Κ47.1mg/L↑,λ10.6mg/L↑,比值4.4434↑;
疗效评估:维持VGPR
2020.12.28再次全面评估(自体移植后15个月)
血常规:WBC 6.2 x 109/L,HB 133g/L,PLT 154 x 109/L;
生化:球蛋白53.2g/L;
免疫球蛋白:IgG 65.0g/L ,IgA0.46g/L,IgM 0.13g/L;
骨髓涂片:浆细胞占6.5%;
免疫分型:1.92%单克隆浆细胞。
免疫固定电泳:IgG-λ
蛋白电泳:γ球蛋白42.7%
M蛋白: 39.3%(35.3g/L)
血清游离轻链:K 6.67mg/L,λ335mg/L, K/λ0.0199
尿游离轻链:K 71.2mg/L, λ172mg/L,K/λ0.4140
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再治疗
患者因疾病进展,遂接受了VRD方案化疗5周期治疗:硼替佐米2.4mgd1,4,8,11;来那度胺25mg1-21d;地塞米松20mg d12,d4,5,d8,9 ,d11,12
2021年4月再复查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浆细胞0.5%
蛋白电泳:γ球蛋白8.0%
M蛋白:0
免疫球蛋白:IgG 5.41g/L
免疫固定电泳:IgG-λ弱阳性
血β2微球蛋白1.59mg/L
尿β2微球蛋白0.9mg/L
血游离轻链K7.15mg/L,血游离轻链λ11.5mg/L,Kap/Lam0.6217
尿游离轻链K20.2mg/L,尿游离轻链λ5.53mg/L,Kap/Lam3.6528
疗效保持VGPR。
2021年7月再复查
血,尿免疫固定电泳均转阴。
血,尿M蛋白均为0。
血游离轻链正常。
疗效评价sCR
专家点评
近年来,随新型免疫调节剂、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CAR-T及外科干预等治疗手段的开展与完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得到显著改善。MM的规范化治疗主要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于年龄<65岁、可接受ASCT的年轻患者,在诱导缓解治疗后行ASCT巩固,巩固后行维持治疗。第二类是对于年龄>65岁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此类患者无法采用 ASCT巩固治疗,予诱导及维持治疗。无论是否进行ASCT治疗,后续的维持治疗在MM的整体治疗策略中都意义深远。患者ASCT治疗后进行维持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PFS和OS[1],并且不会影响与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2]。来那度胺是新一代免疫调节剂,具有抗血管生成、调节免疫功能、肿瘤细胞杀伤和改善肿瘤微环境等独特的多重作用机制,目前是2019年 NCCN指南Ⅰ类推荐的MM维持治疗药物[3]。本例患者属年轻标危,给予标准VCD方案诱导治疗5周期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来那度胺10mg单药维持,移植后疗效VGPR。移植后1年3月时疾病进展,给予VRD方案化疗5周期,评估疗效VGPR,目前自体移植后1年8个月,仍在接受来那度胺的维持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该病例证实来那度胺作为移植后的维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1] Rifkin RM,et al. Clin Ther. 2018;40(7):1193-1202.
[2] Abonour R,et al. Ann Hematol. 2018;97(12):2425-2436.
[3]NCCN Guidelines Multiple Myeloma 2019 V2.
排版编辑:gua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