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六届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高峰论坛(暨CSCO抗白血病联盟&抗淋巴瘤联盟巡讲)——哈尔滨站落下帷幕。夏日哈市,热力学术,大咖云集,在云端开启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本次大会邀请到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Shaji Kumar教授和弗吉尼亚大学癌症中心的Owen A. O’Connor教授分别对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分享。【肿瘤资讯】特别关注了全球首个选择性XPO1抑制剂塞利尼索(selinexor)在复发/难治性(R/R)MM以及复发/难治性DLBCL中的应用及卓越疗效,特整理如下。
塞利尼索(selinexor),你是谁?新的靶点,新的治疗契机
R/R MM的攻克一直是血液科医生及患者面临的严峻而棘手的问题。除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外,近年来小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如新靶点和衍生小分子化合物的开发和研究。针对新的抗癌机制研发了XPO1抑制剂、BCL2抑制剂、MEK抑制剂等。新一代的治疗药物也包括免疫调节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
核输出蛋白1(XPO1)是主要的核输出蛋白,转运包括:肿瘤抑制蛋白(TSPs,如:p53,IκB,FOXO)、与elF4E结合的致癌蛋白mRNA(如:c-Myc,Bcl-xL,cyclins)、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
塞利尼索(Selinexor,商品名Xpovio)是口服选择性XPO1抑制剂(SINE),临床前研究数据证实,其可以促进多种MM相关TSPs留在核内,并且再激活抑癌蛋白发挥抗肿瘤作用;可抑制肿瘤蛋白的翻译;重新激活GR通路,恢复地塞米松敏感性[1-3]。
SINE化合物塞利尼索(selinexor):让R/R MM PFS获益,反应迅速,且安全性良好
学术报告环节,来自美国梅奥诊所的Shaji Kumar教授分享了关于塞利尼索(selinexor)在R/R MM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BOSTON试验[4]为随机对照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入组既往接受过1-3线治疗的MM患者,旨在评估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试验组为SVd方案(塞利尼索(selinexor)+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对照组为一线标准治疗V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结果显示SVd组相比Vd组,硼替佐米用药剂量降低40%,地塞米松用药剂量降低25%, 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13.93个月VS 9.46个月)。
亚组分析显示,SVd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更低。SVd组整体及各亚组的总体反应率(ORR)明显更高。
SVd组中位反应时间较Vd组缩短(1.1个月VS 1.4个月),反应持续时间(DOR)更长(20.3个月VS 12.9个月)。SVd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显著降低。
安全性方面,SVd组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为血小板减少症(39.5% VS Vd组17.2%)、贫血(15.9% VS 9.8%)、疲乏(13.3% VS 1.0%)。
“惊鸿一瞥”,塞利尼索(selinexor)为来那度胺耐药患者和老年患者带来福音
2021年欧洲血液学年会(EHA)报道,SVd(该研究中称为“XVd”)对于来那度胺难治的患者有更高的临床获益。研究结果显示,来那度胺难治患者应用XVd方案治疗后PFS为10.2个月,较标准Vd组(7.1个月)明显延长,ORR(69.7% VS 47.2%,P = 0.012)亦有明显差别。
高龄患者常常预示着治疗反应欠佳,但在联合塞利尼索(selinexor)用药的治疗组中,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PFS明显增加,提示有更高的获益。
新型组合拳,拳拳到位
STOMP-XPd研究是针对塞利尼索(selinexor)联合泊马度胺、地塞米松(XPd方案)治疗R/R MM患者的临床试验,推荐2期剂量(RP2D)为:塞利尼索(selinexor)60 mg/d,dw+泊马度胺4 mg/d,d1-21+地塞米松40 mg qw,q28d。泊马度胺未暴露/非难治的MM的PFS达到12.2个月。
结果显示,XPd方案对接受过多线的前期治疗的患者安全有效,无新发安全性报告,ORR明显更高(65% VS 30%),中位PFS为12.2个月,治疗反应稳定持久[5]。
另外,STOPMP-XKd研究是针对塞利尼索(selinexor)联合卡非佐米、地塞米松(XKd方案)治疗前期多线治疗、卡非佐米非耐药患者的临床研究,RP2D为:塞利尼索(selinexor)80 mg/d qw,卡非佐米 56 mg/m2 qw,地塞米松40mg qw。
试验数据显示,XKd组的ORR为78%,≥VGPR率为48%,总体人群的mPFS为15个月。所有不良事件,包括3/4及血小板减少症,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支持治疗和剂量调整来控制[6]。
MARCH研究证实了塞利尼索(selinexor)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MM在中国人群中也有不错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与国外STORM研究基本一致[7]。
综上所述,多项研究证实含塞利尼索(selinexor)的XPd、XKd和Xd联合治疗对于经过多线治疗的MM患者具有持久的临床疗效,且整体安全性可控、可耐受。
塞利尼索(selinexor)——淋巴瘤治疗的新纪元
谈到淋巴瘤治疗,弗吉尼亚大学癌症中心的Owen A. O’Connor教授为我们呈现了塞利尼索(selinexor)在DLBCL治疗中的新进展。
SADAL研究是应用塞利尼索(selinexor)单药治疗R/R DLBCL的一项临床试验,为国际多中心开放性2b期研究,在19个国家的59个地区开展。该研究入组18岁以上经病理证实为DLBCL,ECOG体能评分≤2,既往接受过2线至5线的治疗,在接受过自体干细胞移植后进展或无法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接受塞利尼索(selinexor)每周第1天和第3天口服60 mg的治疗,28天一个周期,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该研究最初旨在评估每周两次60 mg和100 mg的塞利尼索(selinexor)剂量,后100 mg剂量组在2017年的方案中终止,当时观察到60 mg剂量组治疗窗有所改善,随后对治疗意向修订人群(mITT),即所有接受60 mg biw治疗的患者进行包括安全性在内的全面分析。
研究显示,ORR为29%,13%达完全缓解(CR),15.7%达部分缓解(PR),中位缓解时间为8.1周,无5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发生,副作用通常是可逆的,可通过剂量调整和标准支持治疗得到控制。研究中未发生与塞利尼索(selinexor)治疗相关的死亡。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9.3个月,其中CR患者DOR可达23个月,PR患者为4.4个月[8]。
小结
塞利尼索(selinexor)是首个选择性核输出蛋白抑制剂,可使肿瘤抑制蛋白再活化。塞利尼索(selinexor)也是首款同时可用于治疗MM和DLBCL的药物。中国肿瘤学权威机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发布2021年诊疗指南,有多项含塞利尼索(selinexor)的治疗方案获指南推荐。
目前有关塞利尼索(selinexor)的多项临床研究还在进行中,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临床数据公布,使塞利尼索(selinexor)的临床适应证能得到进一步拓展。我们也期待塞利尼索(selinexor)能早日投入临床,改善复发/难治MM患者、DLBCL患者的治疗前景,提高疗效,进而惠及更多患者。
[1] Schmidt J, et al. Genome-wide studies in multiple myeloma identify XPO1/CRM1 as a critical target validated using the selective nuclear export inhibitor KPT-276. Leukemia. 2013; 27:2357–2365
[2] Tai YT, et al. CRM1 inhibition induces tumor cell cytotoxicity and impairs osteoclastogenesis in multiple myeloma: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Leukemia. 2014; 28:155–165
[3] Argueta et al. Selinexor synergizes with dexamethasone to repress mTORC1 signaling and induce multiple myeloma cell death. Oncotarget 2018; 9:25529–44
[4] Grosicki S, et al. Once-per-week Selinexor, bortezomib, and dexamethasone versus twice-per-week bortezomib and dexamethasone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oloma (BOSTON): a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Lancet. 2020;396(10262):1563-1573.
[5] Darrell White, et.al. Oral Selinexor, pom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XPD) at recommended phase 2 dose in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MM). 2021EHA EP1008
[6] Cristina Gasparetto, et.al. Once weekly selinexor, carfilzomib, and dexamethasone (XKD) in carfilzomib non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MM) patients. 2021EHA S188
[7] Cristina Gasparetto, et.al. Selinexor containing regimen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anti-CD38 monoclonal antibodies. 2021EHA PB1670
[8] Nagesh Kalakonda, et.al. Selinexor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SADAL): a single-arm, multinational, muluticentre, open-label, phase 2 trial. Lancet Haematol. 2020 Jul; 7(7):e511-e522
排版编辑:Ch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