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会议报道】2021东方头颈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

2021年06月23日
来源:肿瘤资讯

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为头颈肿瘤的治疗提供契机,为推动免疫治疗在头颈肿瘤的应用和学术交流,由东方临床肿瘤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肿瘤专委会协办的“2021东方头颈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于6月19日在上海如期举行。本次会议主要探讨ASCO亮点,介绍基因组学最新发展,并首次采取辩论形式进行学术讨论,旨在开拓视野、增进交流、促进诊疗规范化。

会议开幕式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郭晔教授主持。郭教授介绍到,本次大会上半场除探讨ASCO亮点、介绍生物标志物发展外,还首次举办辩论交流;下半场主要通过对实际病例的分享,讨论各个产品在不同瘤种、阶段的应用。

郭晔.png

郭晔教授

大会开幕式上,本次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唐平章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国内免疫治疗紧跟国际潮流,前景光明。唐教授还强调诊疗过程中应注重规范,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

唐平章.png

唐平章教授

主题报告

主持人:

周   梁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朱小东 教授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SCO头颈肿瘤免疫治疗亮点” 分享中,浙江省肿瘤医院方美玉教授从围手术期HNSCC、晚期HNSCC、鼻咽癌、唾液腺肿瘤和甲状腺癌免疫治疗五个方面进行分享,对ASCO有关头颈部肿瘤最新研究进行详细解读,全面分享头颈癌免疫治疗新进展。

方美玉.png

方美玉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郭晔教授“头颈肿瘤免疫治疗的分子biomarker”中指出,头颈癌治疗已进入免疫治疗时代,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理解不同基因或信号通路对于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有助于为联合治疗奠定基础,但并不建议根据单一分子生物标志物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和进展。

郭晔2.png

郭晔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孙艳教授在点评中提到,免疫治疗联合GP方案治疗鼻咽癌或改写指南,但需关注毒性。ASCO上头颈鳞癌亮点颇多,辅助、新辅助治疗进展迅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钟来平教授指出,可以通过新辅助提高外科手术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通过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分子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可能成为未来研究方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王晓雷教授点评到,通过新辅助治疗缩小手术范围尚存疑,但有助于提高整体生存情况。同时,肿瘤为多基因参与过程,单基因预测并不可靠,需要更多研究发掘灵敏的生物标志物。

孙艳教授


钟来平.png

钟来平教授

王晓雷.png

王晓雷教授

免疫治疗辩论

主持人:

李振东 教授  辽宁省肿瘤医院

杨坤禹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

“局部复发转移头颈鳞癌(CPS=10)的一线治疗探讨”主题辩论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区晓敏博士认为免疫联合化疗获益更明显。区博士在演讲中提到,在局部复发的头颈部鳞癌(CPS=10)中,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相比Extreme组明显改善OS和DOR,Keynot048亚组分析提示CPS≥1人群中局部复发者,一线免疫联合化疗更获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超苏教授点评道,免疫化疗不断进步、发展,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以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区晓敏.png

区晓敏博士

胡超苏.png

胡超苏教授

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窦圣金教授则在认为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益处更大。复发头颈鳞癌患者需要快速控制症状、退缩肿瘤,EGFR靶向联合化疗具有更多优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朱国培教授点评道,虽然免疫治疗临床试验数据较好,但实践中面临不良反应、超进展问题,同时,免疫治疗缺乏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临床上不应抛弃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方案,选择方案时应考虑长久获益。

窦圣金教授

朱国培教授

湖南省肿瘤医院的韩亚骞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宋明教授围绕“论局晚期头颈部鳞癌免疫治疗的出路”展开辩论。韩亚骞教授认为目前的免疫治疗时代,放疗是经济且不可获取的治疗手段,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未来可期。宋明教授则认为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可以明显提升头颈鳞癌pCR率,对术后高危的头颈鳞癌患者非常有前景,但目前需要更多临床医学证据。

韩亚骞教授

宋明教授

随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韩非教授在对ASCO中鼻咽癌免疫治疗的新突破中总结道,对于复发转移鼻咽癌,免疫治疗可能是新突破,一线PG联合免疫治疗方案能得到更好生存获益,更多临床研究结果值得期待。

韩非2.png

韩非教授

病例分享

主持人:

董  频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陶  磊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叶露露博士带来“一例术后放疗后快速复发头颈鳞癌病例”(帕博利珠单抗)分享。并指出针对快速复发且伴随显著临床症状的头颈鳞癌患者,基因检测指导下筛选出适合免疫治疗的群体,一旦有效,长期维持会带来更长的生存获益。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薛丽琼博士带来“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复发性口腔癌病例分享”(纳武利尤单抗),并提出目前迫切需要新型药物和联合方案改善复发转移性口腔鳞癌疗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许婷婷博士“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病例”进行分享,并指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方案作为一线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疗效确切。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唐文博博士在一例“信迪力单抗治疗头颈部鳞癌的病例”分享中指出,信迪力单抗联合紫杉醇+铂类方案用于晚期头颈鳞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探索。

叶露露博士

薛丽琼博士

许婷婷博士

唐文博博士

大会总结

郭晔教授总结到,国内免疫治疗发展迅猛,创新程度不断提升,日后应重视人文关怀,采用更加高效、低毒的个性化疗法。郭教授感谢各方努力并表明未来会在规范化治疗、精准治疗方面开展更多继续教育。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m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ayce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09月01日
沈敏
启东市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为头颈肿瘤的治疗提供契机
2021年06月23日
杜俊华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在开拓视野、增进交流、促进诊疗规范化
2021年06月23日
孙恒鑫
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 | 放射治疗科
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