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陆佩华教授:规范化全程管理保证CAR-T更好的治疗白血病患者|CAR-T治疗血液肿瘤全程管理论坛

2021年05月1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1年5月15日于北京召开了 “CAR-T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全程化管理策略论坛”会议,该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促进CAR-T的全程规范化管理。会议期间【肿瘤资讯】采访了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的陆佩华教授。陆佩华教授介绍了CAR-T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治疗靶点及研究进展,强调CAR-T治疗临床管理中需要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从而使整个领域从中获益,同时希望探索包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内的更多办法联合治疗,维持CAR-T疗效。

               
陆佩华

陆道培医院医疗执行院长、清华大学(医学院)—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院长。
现任中国非公医疗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生物技术与细胞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白血病联盟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血液病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CAR-T治疗靶点及进展

陆佩华教授:CAR-T的出现给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生机,尤其让化疗耐药难治复发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的希望。CAR-T从实验室到临床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全世界第一位接受CAR-T治疗的儿童Emily Whitehead,至今已无病生存9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CD19是CAR-T治疗白血病的主要靶点,在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疗效显著,即使化疗耐药的患者,前期亦能取得90%左右的完全缓解率,这是非常震撼的。当然除CD19外,还有其他靶点,如CD22,对于CD19复发的患者是一个选择。另外,双靶点的CAR-T是不是比一个靶点的疗效更好呢?这些都在摸索当中。在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应用最多的是靶点是CD19和CD22,目前也在致力于研究治疗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靶点,如CD7、CD5、CD123、CD33等。除了从靶点层面进行探索,亦可从CAR-T产品本身进行优化,比如使制备过程更快的Fast CAR-T,或者不需要从患者身上制备的Universal CAR-T等。我们希望通过靶点和CAR-T产品本身的改善,减低副作用,不仅达到前期较高的完全缓解率,亦能达到最终治愈,使患者获益最大化。CAR-T领域进展日新月异,我们拭目以待。

CAR-T治疗需要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

陆佩华教授:CAR-T治疗不同于普通药物治疗,这是细胞治疗,所以一定要规范化。精细化是每一步都要到位,从CAR-T的制备到患者后期的监测,每一步都是一个团队的参与,需要临床团队、CAR-T公司团队以及患者的配合。另一个是个性化,CAR-T细胞来源于不同的患者,由不同的CAR-T公司制备,副作用可能就会不同。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学术会议,把这些理念进行推广,通过共同的努力,使整个领域从中获益。

联合治疗有望维持CAR-T疗效

陆佩华教授:CAR-T治疗是全新的且在某些时候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不过我们也观察到不少患者后期复发,尤其是白血病患者。以我们单位及国内的一些经验来看,仅仅使用CAR-T治疗,可能尚且不能达到根治目的,虽然前期完全缓解率很高,以B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例,能够达到90%,但是如果不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我们想方设法提高长期治愈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患者通过CAR-T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延长长期缓解,乃至增加治愈几率。目前大多数患者需要移植,希望将来通过不断优化CAR-T,不断出现新的靶点、新的办法,尝试联合应用,就有望改善CAR-T的长期疗效,减低复发风险,而不同通过桥接移植,我们也在为此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Y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