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跃然新生·大咖共话】陈文明教授、刘澎教授、傅琤琤教授:有效性与安全性并举!第三代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上市助力中国MM疗效升级

2020年12月1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多发性骨髓瘤(MM)多发于老年人群,随着老龄化加剧,国内MM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和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的一线应用,MM患者生存得到显著延长,但大多数患者终将面临复发或难治,并且复发/难治患者的治疗选择更为有限。泊马度胺为更强效的三代免疫调节剂,在复发难治患者中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疗效。由正大天晴研制的泊马度胺胶囊于2020年11月10日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成为早于原研在中国上市的首个泊马度胺。【肿瘤资讯】特邀陈文明教授、刘澎教授和傅琤琤教授就我国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治疗现状、泊马度胺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等问题展开访问,详情如下。 

               
陈文明 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
北京市多发性骨髓瘤医疗研究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系主任
医学参考报检验医学频道编辑部主任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委员
亚洲骨髓瘤网(AMN)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白血病联盟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淋巴血液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成员

               
刘澎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血液科主任
复旦大学校聘关键岗位引进人才
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
上海市肿瘤防治联盟淋巴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干细胞工程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髓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江苏省青年科技奖及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科技奖励 

               
傅琤琤 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苏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血液教研室副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分会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亚太骨髓瘤网成员
国际骨髓瘤协会成员
发表SCI多篇,2017、2018、2019连续三年ASH、2019第一届欧洲CART大会、2019EBMT大会发言
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获江苏省卫生厅科教兴卫重点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基金。获得过教育部、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等。

MM的治疗现状及治疗策略

刘澎教授:MM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的疾病,国外MM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5岁,中国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更低,但40岁以下患者只占20%左右。治疗方面,一般将新诊断的MM患者分为适合移植和不适合移植两大类,主要根据年龄、基础身体情况和重要脏器功能等因素进行判断。适合移植的年轻患者一般接受3-4个疗程诱导治疗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随后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如果患者年龄较大或重要脏器功能差,则不适合进行移植治疗,目前推荐的治疗策略为相对温和的方案持续治疗,治疗时间比接受移植患者更长,甚至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复发。

傅琤琤教授:MM的发病率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排在第二位。以往国内患者能够接触到的新药仅占全球新药的50%左右。随着新药逐渐进入国内市场,MM患者的新药可及性逐渐接近欧美国家患者,能够接触到的新药占全球新药的70%左右。中国患者药物可及性改善和近两年国内加快新药上市审批流程和更多药物纳入医保密切相关,这也是国民健康受到重视的结果。

近年来,中国MM的临床治疗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药物品种越来越多,一两个药物走遍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并且,MM治疗更加精细化、个体化,每个患者可用到合适的药物,治疗获益得以体现,从而使疗效不断改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但与白血病、淋巴瘤相比,目前MM仍不能靠单一药物/疗法治愈,因此仍在寻找最佳的多药组合方案,给患者带来最大益处。我们需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学会合理使用不同的药物和手段。

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现状

陈文明教授:RRMM分为早期复发和多线治疗后复发。早期复发主要为一线治疗复发、首次复发或二次复发,这类患者往往对化疗敏感,因此可选择的药物较多,治疗目标为追求最大程度的缓解。早期复发时,患者相对年轻,体质较好,能够耐受较强化疗,如果可耐受亦可考虑移植治疗。

如果患者为多线如三次或四次以上复发,此时患者可能用过多种药物,为多药耐药,再次治疗很难达到非常好的缓解,因此主要治疗目标为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不强求达到最大程度的完全缓解。多线复发的患者一般年龄偏大,如患者发病时年龄50~60岁,多次复发后年龄可能为60~70岁,体质差,伴随疾病多,药物敏感性差,因此治疗目标为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实现带瘤生存。

国内免疫调节剂在MM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刘澎教授:MM治疗的两大基石药物为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国外患者在2000年左右即可使用这些药物,但这些药物原研药进入中国较晚,价格较贵,且很长时间内未纳入医保,因此真正用到这些药物的中国患者较少。国外40%~50%的初诊MM患者可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为基础的三药联合方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只含一种新药或不含新药的方案。

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相比,免疫调节剂的优势为口服方便,且其在MM治疗全程均发挥着重要地位。免疫调节剂可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组合作为诱导治疗方案,来那度胺可作为移植后或不接受移植患者长期维持治疗药物。目前越来越多新药用于治疗MM,MM的治疗方案多为联合治疗,选择联合药物时往往选择免疫调节剂,这也是免疫调节剂的突出优势。

长期以来,由于免疫调节剂尤其第二代原研来那度胺价格昂贵,中国患者未能广泛应用。随着国内厂家包括正大天晴研发出的国产来那度胺的上市,中国MM患者对免疫调节剂的可及性越来越高。

第三代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的应用优势

陈文明教授:目前MM的一线和二线治疗比较规范,国产来那度胺相对于原研药价格较低,来那度胺为基础的联合治疗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比较普遍。来那度胺治疗后复发的患者需要应用其他免疫调节剂替代来那度胺。因此,正大天晴泊马度胺上市后能为经来那度胺治疗但复发的MM患者提供治疗选择。

傅琤琤教授:目前第三代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在中国已获批,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消息。正大天晴公司的泊马度胺是国内首个上市的第三代免疫调节剂,适应症是联合地塞米松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治疗的RRMM患者,并在最后一次治疗结束的60天或60天内发生疾病进展的MM患者,这其中也包含了既往接受过蛋白酶体抑制剂、来那度胺的患者。我国超过95%的患者首次治疗时会接受以上药物治疗,一旦复发,那么就需要新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在此背景下,泊马度胺的上市填补了RRMM患者治疗药物的空白。含泊马度胺的两药或三药组合方案如联合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伊沙佐米、卡非佐米、传统化疗药物、CD38单抗、BCMA单抗可用于二线及以后治疗。总之,泊马度胺及其与新药的组合将为MM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泊马度胺联合硼替佐米(PVd方案)治疗来那度胺耐药患者有效率高达82.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高达11.2个月。中国注册研究中,含泊马度胺的两药组合(Pom-d)方案作为二线以后治疗有效率达36%,美国注册研究中有效率为31%,疗效确切。安全性方面,泊马度胺安全性良好,与来那度胺相比,血液学和肾脏安全性更好;与伊沙佐米相比,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的安全性更好。

泊马度胺的获益人群及应用前景

陈文明教授:泊马度胺作为三代免疫调节剂治疗来那度胺耐药或复发MM有效率高,疗效显著。安全性方面,泊马度胺的主要不良事件为血液学毒性泊马度胺上市后可联合蛋白酶体抑制剂、单克隆抗体或细胞毒药物作为来那度胺耐药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

刘澎教授:目前中国MM患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为药物可及性差,尤其是一线和二线后的药物,一些国外有效的药物未在中国上市或价格昂贵,因此也希望未来有更多药物上市帮助更多中国患者。

在国外,泊马度胺是一、二线治疗后的重要药物,对于接受过硼替佐米及其他蛋白酶体剂或来那度胺治疗的患者,仍具有显著疗效。沙利度胺为第一代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和泊马度胺分别为二代和三代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的突出优点为口服剂型,应用方便,且副作用比一代、二代免疫调节剂少,相对更安全。对于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无效后,患者再使用其他蛋白酶体抑制剂,有效率可能也较低,但一代和二代免疫调节剂治疗后进展的患者使用泊马度胺治疗有效率仍很高。含有泊马度胺的三药联合方案治疗来那度胺耐药患者有效率高达82%,PFS可达11.2个月,疗效非常显著。另外,泊马度胺联合其他新药如CD38单抗治疗,完全缓解率接近30%,这是泊马度胺非常显著的优势。正大天晴泊马度胺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生产的药物,在中国上市时间早于国外原研产品,疗效显著,且价格更贴近中国国情,可作为MM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其上市对MM患者而言无疑是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傅琤琤教授:在所有RRMM患者中,来那度胺耐药患者预后几乎是最差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来那度胺耐药患者无论接受蛋白酶体抑制剂或其他药物治疗,生存极差,明显差于蛋白酶体抑制剂复发耐药患者。泊马度胺适用于来那度胺耐药的RRMM患者,为国内血液科尤其骨髓瘤专科医生提供了对抗MM强有力的药物。希望国产泊马度胺上市后,全国医生可进行合作开展更多临床研究以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探索更多的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希望有更多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数据,并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G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