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悦谈 Vol.1】食管癌文献月评|食管癌二线免疫治疗获突破,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再优化

2020年11月3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3f9687c1ff58e727babb8bf7d43d283.jpg

食管癌是中国高发和特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居世界前列。手术切除是局限性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多数患者在初诊时已发展为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治疗手段有限,预后较差。近期,一项发布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的KEYNOTE-181研究为晚期食管癌二线方案带来了新突破,结果表明,相较于化疗,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能改善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此外,分别发表于Annals of SurgeryAnnals Surgery Oncology的两项研究,对食管癌围手术期治疗方案进行了优化与探索。在【百济医学部】和【肿瘤资讯】共同推出的第一期“食管癌文献月评”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研究。

随机对照Ⅲ期研究 KEYNOTE-181: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

研究目的

晚期食管癌患者在一线化疗后预后不良且治疗选择有限。

患者和方法

在这项开放性Ⅲ期研究中,研究者对接受一线治疗进展的628例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或腺癌患者,按1:1随机接受帕博利珠单抗(给药剂量200mg,3周1疗程,最长治疗2年)或化疗(研究者选择的紫杉醇、多西他赛或伊立替康)。研究主要终点为PD-L1阳性(CPS≥10)患者、鳞状细胞癌患者以及总体人群的总生存(OS),单侧α分别为0.9%、0.8%和0.8%。

研究结果

在最后1例患者随机分配后16个月时进行最终分析。在PD-L1 CPS≥10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显著延长OS,中位OS分别为9.3个月vs 6.7个月,HR=0.69(95%CI 0.52~0.93个月;P=0.0074)。帕博利珠单抗组与化疗组的12个月 OS率分别为43%(95%CI 33.5%~52.1%)和20%(95% CI 13.5%~28.3%)。在食管鳞癌患者中,两组的中位OS分别为8.2个月vs7.1个月(HR=0.78;95%CI 0.63~0.96,P=0.0095);在总体人群中,两组的中位OS分别为7.1个月vs 7.1个月(HR=0.89,95%CI 0.75~1.05,P=0.0560)。

1.png

图1.不同组群的OS数据

在PD-L1 CPS≥10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组和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分别为2.6个月(95%CI 2.1~4.1个月)和3.0个月(95%CI 2.1~3.7个月);两组12个月的PFS率分别为20.8%和6.7%。在食管鳞癌和总体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组和化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2个月vs3.1个月(HR=0.92,95%CI 0.75~1.13)和2.1个月vs3.4个月(HR=1.11,95%CI 0.94~1.31)(图2)。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组中3~5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8.2%,化疗组为40.9%。

2.png

图2.不同组群的PFS数据

研究结论

相较于化疗组,帕博利珠单抗二线治疗PD-L1 CPS≥10的晚期食管癌患者显著延长OS,且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较少。

多中心随机对照Ⅱ期研究:在临床T4b期食管癌中,放化疗vs多西他赛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化疗用于后续转化手术的初始诱导治疗

研究背景

尽管诱导治疗后转化手术治疗为临床T4b期食管癌提供潜在治愈机会,但最佳的初始诱导治疗尚不清楚。研究者在临床T4b期食管癌中,比较放化疗(CRT)和多西他赛+氟尿嘧啶+顺铂(DCF)化疗(CT),用于后续转化手术(CS)的初始诱导治疗,主要关注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

研究方法

将99例T4b食管癌患者随机接受放化疗(A组,49例)和化疗(B组,50例)作为初始诱导治疗。CRT包含放射治疗(50.4 Gy)、顺铂和氟尿嘧啶。CT包括2个周期的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DCF)。若可切除,CRT或CT后行CS。若不可切除,患者接受其他治疗作为二次治疗,治疗后可切除的行CS。主要终点为2年总生存。

研究结果

经初始和二次治疗后,A组行CS手术的患者分别为34例(69%)和7例(14%);B组分别为25例(50%)和17例(34%)。初始和二次治疗后的R0切除率相似分别为78% vs 76%(P=1.000)。不良事件包括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和腹泻在B组中更为常见。相较于B组,A组具有更好的原发肿瘤组织学完全缓解(40% vs 17%,P=0.028)和淋巴结状态(P=0.038)。

研究结论

在病理疗效和不良事件方面,作为诱导治疗前期CRT优于前期CT。

局部晚期胸段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与食管切除术的理想间隔时间

研究背景

既往报道显示,术前放化疗与手术的间隔时间影响围术期结局和生存,但食管癌治疗中理想的间隔时间尚不明确。

研究目的

确定延长术前新辅助放化疗(NACRT)和食管切除术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会影响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2009年至2017年在秋田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Akita University Hospital)行NACRT后接受食管癌根治性手术的131例患者。研究者根据从NACRT到食管切除术的中位间隔时间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并比较了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手术结局和总生存。

研究结果

从NACRT到食管切除术的中位间隔时间为39天(范围21~95天)。在131例患者中,70例(53%)患者在完成NACRT后的≥39天内接受了食管切除术。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pCR率,均无显著差异。NACRT到食管切除术间隔时间的延长,与吻合口漏(P=0.0225)和喉返神经麻痹(P=0.0022)发生率的增加有显著相关性;但与总生存无关。

3.png

图3.在完成术前新辅助放化疗间隔时间<39天(较短)vs ≥39天(较长)的患者中,两组之间总生存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

NACRT和食管切除术之间的时间间隔延长对pCR率和总生存率没有影响;然而,延迟食管切除术可能增加手术并发症,如吻合口漏和喉返神经麻痹。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J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Goo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02月08日
吴海燕
东平县教育局 | 初级教育
谢谢🙏,学习了
2020年12月03日
程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20年12月02日
王周富
沂源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