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益起YOUNG,共担当!君实肿瘤免疫中青年论坛圆满落幕

2020年11月1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11月15日上午,由CSCO青委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联合主办、君实生物协办的益起YOUNG——君实肿瘤免疫中青年论坛在花城广州如期举办。本届论坛搭建起中青年医师与基础科学家之间的沟通桥梁,论道研究感悟,分享创新成果,体现了当下中青年医师与华人科学家对中国肿瘤治疗事业的一份担当。【肿瘤资讯】特此撷取精粹会议内容,聚焦肿瘤免疫治疗进展,呈现中青年医师别样精彩,与各位读者共沐智慧蓝海,共谱抗癌华章。

大咖云集,各家争鸣,彰显新智慧

本次会议特邀耶鲁癌症中心免疫学部主任陈列平教授线上分享实体瘤免疫治疗的现状,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陈功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风华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和广东省人民医院钟文昭教授共同担任本次大会主席,同时邀请了国内众多活跃中青年肿瘤专家就肿瘤免疫治疗的机会与挑战展开热烈讨论,并针对胃癌免疫治疗设定专题辩论,各家争鸣,彰显新智慧,为线下线上的各位参会同道带来更新的视角与理念,获益匪浅,满载而归!

会议伊始,首先由大会主席陈功教授钟文昭教授致辞。陈功教授谈到,益起YOUNG——君实肿瘤免疫中青年论坛是备受中青年喜爱的肿瘤知识学习交流平台,在此平台我们得以与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大咖陈列平教授深入探讨学术,共同突破肿瘤治疗瓶颈,促进国内肿瘤免疫治疗发展,期待大家在会议期间都有所收获。图片1.png

钟文昭教授谈到,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话题十分有趣。我们带着科学与临床的问题共聚于此,也期待聆听陈列平教授关于肿瘤免疫治疗的思考。期待在此沙龙中我们进行跨瘤种的交流,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好地支持。

图片2.png

主题演讲:实体瘤免疫治疗探索

在大会主席的殷切期盼中,正式进入主题报告环节,主题报告共设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将由业内大咖带来前沿视角——肿瘤免疫治疗之洞见;板块二则由国内活跃中年医师带来其独特看法——胃癌免疫治疗之我见。

SESSION 1 肿瘤免疫治疗之洞见图片3.png

45.png王风华教授、张小田教授共同主持下,本场首位讲者陈列平教授以海外连线的方式带来了关于“实体瘤免疫治疗的瓶颈在哪里”的思考。授课伊始,陈列平教授首先结合自身经历强调了青年医生的培养对肿瘤治疗的重要作用,期望给予国内人才培养以启发。随后他正式讲述了实体瘤治疗遇到的临床及研究瓶颈。肿瘤免疫治疗有两大方向,其一为增强肿瘤免疫,包括I型IFN、IL-2、抗CTLA-4、疫苗、CAR-T等治疗方式;其二为正常化肿瘤免疫,包括抗PD-1/PD-L1、抗Siglec-15治疗等。但这两种方式中都存在治疗反应率不高的问题,因此免疫治疗对实体瘤的整体贡献有限,尚存诸多探索空间。根据具体分析,肿瘤免疫治疗的瓶颈主要存在三大概念上的瓶颈及两大技术上的瓶颈。其中,概念上的瓶颈包括“刺激肿瘤微环境还是系统免疫”“免疫功能增强化还是正常化”“肿瘤异质性”;技术上的瓶颈包括“如何研究肿瘤微环境”“如何实现疗效实时监测”。最后,陈列平教授分享了对上述瓶颈的思考。授课结束后,青年专家蔡修宇教授、张海波教授、李丹丹教授、汪波教授就免疫治疗相关临床问题与陈列平教授积极探讨。图片2.png图片4.png

陈功教授、钟文昭教授共同主持“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机会与挑战”主题讨论。斯璐教授以“黑色素瘤新辅助治疗的探索与思考——借鉴与创新”为题作引导发言。据斯璐教授介绍,在各个癌种治疗领域,免疫治疗已成为继化疗、靶向治疗以后新的新辅助治疗方式。在黑色素瘤中,肢端黑色素瘤是我国的常见亚型,占发病人数的50%,而患者常常保肢意愿强烈。为了给肢端黑色素瘤患者争取更好的疾病控制及生存获益,人们开展了诸多术前新辅助治疗探索。但在黑色素瘤中,新辅助治疗是否推荐为常规使用,各国际指南尚未达成共识。斯璐教授分享了所在团队的探索,结合作用机制、临床研究、真实世界案例等内容介绍了Orienx 010,一种基于HSV-1构建的溶瘤病毒,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肢端黑色素瘤新辅助治疗的研究。她指出,新辅助治疗可为黑色素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目前相关新辅助治疗研究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尤以免疫治疗最为突出。但中国人群与西方人群特征不一,在基因特征上存在差异,需要结合病理类型、肿瘤微环境、预测指标等因素确定。目前黑色素瘤新辅助治疗的最佳时间尚未确定,辅助治疗的是否也起作用等都尚未解决。总言之,黑色素瘤新辅助治疗探索,局势大好但未完待续。随后,陈列平教授、韩正祥教授、袁霞教授、张荣欣教授就实体瘤免疫治疗的新辅助治疗的细节问题如患者因素、治疗时间、治疗时长、人群选择、疗效评价等,展开讨论并谈及自身见解。

7.png胡洁教授、沈波教授共同主持“免疫治疗的复发/耐药思考”主题讨论环节。由方文峰教授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探讨”为题做引导发言。免疫逃逸参与所有肿瘤发生、发展,因此理论上,所有肿瘤患者均可从免疫治疗获益。目前的ICI只作用于免疫循环的两个阶段,启动激活T细胞、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在其他任何阶段发生的免疫逃逸都会造成肿瘤细胞对免疫治疗耐药。肿瘤免疫治疗耐药的临床表现形式包括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肿瘤免疫治疗耐药机制错综复杂,抗肿瘤免疫环路任何缺陷都有可能导致耐药。据方文峰教授介绍,免疫耐药机制包括Wnt/β-catenin通路异常导致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JAK1/JAK2突变导致IFNγ信号通路异常,PTEN缺失抑制T细胞浸润和杀伤作用,新抗原缺失导致T细胞无法识别肿瘤细胞,B2M缺失导致MHC I类分子表达缺失;IDO过表达抑制了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免疫检查点VISTA或TIM3可能导致PD-1单抗耐药,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PD-1、ITM3、LAG-3、CTLA-4、TIGIT等免疫检查点具有抑制抗肿瘤免疫作用,仍有许多免疫检查点尚未明确。目前深入研究肿瘤免疫治疗耐药仍面临众多挑战,联合用药成为克服肿瘤免疫耐药的重要策略。包括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VEGF或Ang2抑制剂/多靶点TKI、不同靶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等。随后,陈列平教授同青年专家杨阳教授、张永昌教授就免疫治疗相关问题如免疫耐药特征、免疫耐药机制挑战、如何克服耐药等现实问题进行讨论。

SESSION 2 胃癌免疫治疗之我见

石敏教授、肖健教授共同主持,青年学者以“胃癌一线免疫治疗:单药OR联合化疗”为辩题,分为组成正反方阵营,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唇枪舌剑,据理力争,迸发出激烈的学术氛围,彰显当代中青年医师的活力与精彩!9.png首先发言的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彭智教授,他的观点是胃癌一线免疫治疗单药优于联合化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理论基础并不充分。首先,他基于已有临床研究,KN062、CheckMate649、ATTRACTION-4 PART2研究,从OS角度出发论证了晚期胃癌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获益有限甚至不获益。随后,他又用临床数据有力证明了晚期胃癌一线单药免疫获益明显:2019 ESMO摘要44的研究显示在CPS≥10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较化疗显著改善生存,而2019 ASCO摘要号4007的研究与之结果一致等。他指出,与单纯ICI治疗相比,ICI联合化疗或许改善了ORR和PFS但似乎最终并未提高OS。而相较而言,一线免疫治疗不良反应更少且后线治疗更敏感。目前关于“去化疗”的研究正在布局中,我们期待其最终结果。

反方观点阐述是来自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邱妙珍教授,她认为胃癌一线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更具优势。她通过免疫联合化疗在胃癌一线治疗中的数据,KEYNOTE-062、CheckMate649、ATTRACTION-4研究等从PFS、ORR角度说明了联合治疗的获益优势。她指出,基于KEYNOTE-062研究的间接对比,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有效率和PFS等指标上优于单药,而在免疫治疗不良反应方面两者相当。即使是在免疫治疗优势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和联合化疗在OS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她认为,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必将成为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新标准,但其适用人群值得探索。

3.png在正反方的精彩报告后,宋娜教授、杨阳教授、赵丽瑛教授就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及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谈论了个人对于胃癌免疫治疗的看法。他们分析了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状态、PS评分、治疗目标等对于肿瘤免疫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的指导意义。

大会总结

在热烈而前沿的思维碰撞中,会议逐渐接近尾声,大家仍意犹未尽。会议最后,大会主席钟文昭教授进行总结,感谢君实生物对大会的大力支持,尤其感谢陈列平教授的精彩授课及参会嘉宾跨瘤种的互动分享。他表示此次交流使得与会众人对免疫治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对临床实践及科研有着十分切实的指导意义。

图片8.png

会议内容精彩回放链接:▼

【11月15日】益起YOUNG—君实肿瘤免疫中青年论坛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o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Myrna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
评论
2020年11月27日
王跃蓉
西部战区空军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了
2020年11月24日
储华健
扬州中医院 | 肿瘤内科
中青年专家论坛
2020年11月19日
李孝楼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 肿瘤内科
肿瘤免疫治疗以聚焦肿瘤微环境还是免疫系统,是强化免疫功能还是让其恢复正常,这是不同治疗策略,期待更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