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大咖对话】路瑾&傅卫军教授:MM的治疗新进展——新型CD38单抗深度持久缓解,改善患者预后,未来可期

2020年11月1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的血液系统肿瘤,现有的治疗药物无法改变多数患者面临的复发及耐药问题,预后情况不容乐观。CD38抗体的出现,在MM的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新型CD38单抗Isatuximab,可以快速、深层次的使患者再次达到持久的缓解,使患者重新获得长期生存的希望。Isatuximab 联合泊马度胺和低剂量地塞米松已于今年3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至少接受过两种治疗的成人MM患者。【肿瘤资讯】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路瑾教授和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的傅卫军教授,针对MM的发病现状、治疗进展及新型CD38单抗的临床治疗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详情如下。

               
路瑾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会长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副会长
北京医师协会转化医学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淋巴瘤联盟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淋巴瘤学组 副组长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亚太骨髓瘤工作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秘书

               
傅卫军
教授

上海长征医院血液科主任
全军骨髓瘤与淋巴瘤疾病中心主任
全军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亚洲骨髓瘤工作组成员
《中国内科学年鉴》副主编,血液学专业主编

我国复发难治MM需求仍存,细胞治疗、抗体药物百花齐放

路瑾教授:目前我国骨髓瘤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1.17,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预计我国每年总体的患者人数约为12万。在治疗方面,由于硼替佐米已经纳入我国医保,同时硼替佐米的国产仿制产品也逐步推出,因此,硼替佐米在我国患者中可及性明显增加。目前在初治MM患者的治疗中,含硼替佐米的治疗方案已经达92%,其中VRD、VTD方案约占40%。

但是,一线使用VRD、VTD等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复发后的再治疗非常困难。尤其对于来那度胺耐药的患者,复发进展的后续治疗尤为困难。因此,对于该类患者还需要寻求新的药物联合方案。第二,细胞遗传学高危的患者,目前总体预后仍不尽如人意。最后,对于体弱、老年患者,其总体的生存改善也不明显。

近年来,在骨髓瘤领域,每年ASCO、ASH等各类国际会议上均有重磅的研究发布。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联合iMiDs治疗复发难治的患者,如何进行后线治疗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主要的后线治疗方案包括两方面:一方面,CAR-T细胞治疗目前在MM治疗中疗效引人注目。现有研究在我国开展居多,当然国外也有部分数据。我国企业研发的CAR-T产品的治疗缓解率可达83~100%,最长的PFS高达18.8个月。另一方面,MM治疗中各类单抗的应用发展迅速。目前,我国也已有部分患者使用CD38单抗,当然后续的新型CD38单抗Isatuximab,其作用表位不同、疗效更强。同时,针对BCMA靶点的抗体药物也疗效显著,其单药的有效率高达52%,与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使用,在治疗复发难治的患者中,ORR达78%,具有很好的疗效。除此之外,BCMA和CD3的双靶点的抗体,疗效更优,目前Ⅰ期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ORR高达100%。因此,目前MM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CAR-T细胞治疗和包括针对CD38和BCMA靶点的各类抗体的应用中。

新型CD38单抗Isatuximab结构优化、机制明确,使患者达到持久深度缓解

傅卫军教授:CD38单抗在骨髓瘤领域中的应用,开启了MM免疫治疗的新时代。Isatuximab作为新型CD38单抗,在骨髓瘤当中的作用机制明确。首先,其通过激活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吞噬作用(ADCP)与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值得强调的是,它在结构上进行了优化,CDC作用相较其他抗体更弱,使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其次,它可以调控肿瘤微环境,从包括表达CD38的T-reg、B-reg方面,进一步增强CD38的ADCC作用,从而杀伤骨髓瘤细胞。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Isatuximab可以直接诱导骨髓瘤细胞的凋亡,而这一过程并不需要CD38单抗的交联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药物对骨髓瘤的杀伤作用。最后,Isatuximab对骨髓瘤的杀伤依赖于对胞外酶的抑制作用,通过抑制诸如腺苷类免疫抑制性物质的产生,从而达到免疫增强的效果,进一步强化Isatuximab的抗骨髓瘤效应。

Isatuximab“探索前线,造福末线”,未来可期

路瑾教授:对于Isatuximab的上市,我们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对于高危、不适宜移植或没有意愿进行移植的患者,Isatuximab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另外,由于其输液反应更轻,对于有输液反应风险的患者,Isatuximab可能也是更优的选择。

傅卫军教授:Isatuximab作为新型的CD38单抗,其应用对MM患者的治疗将会起到很大的帮助。由于价格及可及性的问题,目前大部分数据和经验是在难治复发的后线患者中获得,但我国也与国外同期参与了Isatuximab治疗新诊断MM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随着这些研究数据的披露,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即患者的缓解率和MRD阴性率均显著提高。并且,在新诊断的患者中,无论是否适合移植,使用Isatuximab均有获益的可能。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无论对于难治复发还是新诊断的患者,探索药物的联合方案,合理安排治疗的顺序,找到适合各类患者的个体化方案,使得MM患者能够最大程度上获益,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Isatuximab尚未在中国获批

MAT-CN-2024129
Approval date: 2020.11
责任编辑:Flora
排版编辑:Tina

                

评论
2020年11月25日
储华健
扬州中医院 | 肿瘤内科
新药研究
2020年11月18日
李孝楼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 肿瘤内科
目前在初治MM患者的治疗中,含硼替佐米的治疗方案已经达92%,其中VRD、VTD方案约占40%。
2020年11月17日
欧阳波
酒钢医院 | 呼吸内科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