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是结直肠肿瘤治疗的难点。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不仅要力求彻底地根治肿瘤,而且要追求最大限度地保全患者的肛门功能。目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是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但是仍然有20%左右的患者对放化疗不敏感,甚至治疗后出现进展,意味着这些患者可能因此错失根治机会,或者需要接受永久性造口手术。近期研究显示,不同分子分型的结直肠癌患者对传统放疗和化疗疗效迥异,提示我们在治疗决策前明确患者的分子分型十分重要。
本文报道一例年轻的低位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在外院接受了高强度的传统的放疗后化疗,肿瘤仍然持续进展。经过我们MTB团队会诊,明确分子分型为MSI-H,给予了免疫治疗,取得临床完全缓解,并接受了保全括约肌的观察等待处理,现将病例分享给大家。
病史简介
患者,男,28岁。2019年4月外院体检发现直肠癌。完善检查后术前分期为直肠腺癌,cT3N2bM0 ⅢC MRF(+)。
初始治疗(外院)
2019年4月至2019年5月当地医院行FOLFOX6方案新辅助化疗2 程,当地医院评估直肠肿瘤退缩欠佳,改行术前放化疗,同期卡培他滨增敏。2019年7月患者出现肛周疼痛,影响生活及睡眠,服阿片类药物止痛,复查直肠MR提示直肠局部软组织较前增大,并考虑肿瘤向直肠后间隙穿孔。因肿瘤进展,2019年8月起,患者开始行 FOLFOXIRI方案化疗,因化疗副反应大(骨髓抑制及呕吐、腹泻)停止,肛周疼痛盆腔局部疼痛加剧,服大剂量阿片类药物止痛效果欠佳。治疗小结如下图:
进一步诊疗和遗传筛查
2019年8月患者转诊我院。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心肺(-),入肛5cm可及直肠后壁肿物,质硬,固定,指套见血染;肛周压痛明显。追问病史患者家族史:母亲53岁患升结肠癌,舅舅50余岁患肝癌。
初诊印象
丁培荣教授:
1.局部晚期直肠癌在放化疗中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约为3%~5%;但是放化疗中出现原发病灶持续进展非常少见,要考虑是否存在特殊分子类型,特别是BRAF突变或者MSI-H等;
2.患者非常年轻、母亲患结肠癌,要高度怀疑为林奇综合征,需要进一步分子筛查;
3.局部及全身无感染症状,考虑疼痛为肿瘤侵犯所致,加强止痛和营养支持。
完善检查
NGS基因检测:KRAS突变(p.G13D EX2),MSI-H,TMB-H,MLH1致病性胚系变异。
影像学直肠MR:直肠下段癌侵犯肛提肌,系膜内多发淋巴结,MRF(+),EMVI(-)。胸腹CT未见远处转移。
诊断:1.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进展 ycT4bN2bM0 MRF(+)MSI-H;2.Lynch综合征。
治疗决策MTB讨论
MTB成员:病理蔡木炎教授、分子病理王芳教授、结直肠外科丁培荣教授、生物治疗科张晓实教授、李丹丹教授。
意见
1.MSI-H型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不敏感
FOXTROT研究的亚组数据表明,dMMR组结肠癌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仅有4.7%,其中73.6%的患者肿瘤病理检查未观察到肿瘤退缩,而pMMR组的患者无肿瘤退宿的比例为26.6%。该研究提示dMMR/MSI-H结肠癌对新辅助化疗(FOLFOX)不敏感。
2.MSI-H型直肠癌新辅助化疗进展风险高
2020年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的美国MSK医学中心关于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研究发现,采用FOLFOX作为新辅助化疗方案,有29%的dMMR型直肠癌患者出现肿瘤进展,而pMMR组为0。
3.MSI-H直肠癌放化疗相对不敏感
美国NCDB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提示,经过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pCR率:MSI(-)组 8.9% vs. MSI(+)组 5.9% (P=0.01)。
4.新辅助免疫治疗疗效惊喜
NICHE的研究结果提示dMMR型结肠癌给予抗PD-1+抗CTLA-4双免疫治疗,缓解率达到100%,绝大多数患者的肿瘤出现了明显的消退,其中病理学完全缓解的患者占6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针对dMMR结直肠癌开展术前免疫治疗也积累了一定经验:8例dMMR肠癌患者,经过术前免疫治疗后,5例出现pCR,1例cCR,2例肿瘤也产生了一定退缩TRG2(NCCN分级),与NICHE的研究结果类似。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Oncoimmunology 杂志。
5.方案决策
因患者局部晚期直肠癌,肿瘤负荷大,但一般情况尚可,检测显示MSI-H,TMB-H,患者保肛意愿强烈。因此方案选择需要追求高肿瘤退缩率,建议患者使用抗PD-1+抗CTLA-4双免疫治疗。治疗期间密切监测免疫治疗毒副反应。
6.遗传咨询及家系管理
因患者检测发现MLH1致病性胚系变异,建议患者要严格按照NCCN遗传性结直肠癌指南进行Lynch综合征相关表型筛查;同时动员患者家族成员接受基因变异验证和表型筛查。
后续治疗
2019年8月至2019年10月行4程帕博利珠单抗 100mg q3w,第2~4程联合伊匹木单抗 50mg免疫治疗;疼痛症状显著缓解;
2019年10月复查直肠MR提示:直肠下段病灶较前明显缩小,疗效评价PR。
治疗后评估
2019年8月MR 2019年10月MR
患者保肛意愿强烈,继续帕博利珠单抗+伊匹木单抗双免疫联合治疗1程(第5程),2019年12月患者出现面部、颈部、前胸壁病毒性疱疹,经皮肤科对症处理后好转。随后继续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第6~8程)。2020年3月开始患者因经济原因改行信迪利单抗 200mg q3w。
2020年1月行肠镜提示距肛门5cm见黏膜肿胀,充血,糜烂,活检病理提示慢性炎,未见明确肿物;MR提示直肠未见肿瘤残留。
肠镜见直肠炎症,无明确肿物。
2020年3月复查
直肠指检、肠镜及直肠MRI评价为cCR,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观察等待策略,继续PD-1抗体治疗,继续总共治疗两年时间后停药。
MR未见肿瘤残留。
2019-08MR 2019-10 MR 2020-03MR
病例小结
患者为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MRF(+),诊断Lynch综合征,TMB-H,MSI-H。治疗前期采用传统新辅助化疗及放化疗,肿瘤持续进展。经过MTB会诊,改用免疫治疗后取得cCR,采用观察等待策略保全括约肌,治疗期间毒性可控。
1.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也应该以分子分型为指导的精准治疗。分子分型不仅对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传统的化疗和放化疗也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MSI-H/dMMR患者,对传统化疗或放化疗敏感性差,治疗前明确MSI/MMR状态非常重要。
2. MSI-H结直肠癌中直肠癌所占比例约为20%,或者说约2%直肠癌患者为MSI-H。有研究认为多数MSI-H直肠癌是林奇综合征相关,因此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家族史、发病年龄等特点来协助发现可疑的患者。
3.NICHE研究显示在相对早期的结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可获得奇效,本病例及我们前期的研究显示对于局部非常晚期的MSI-H病例,新辅助免疫治疗同样能取得显著的效果。虽然本病例采用的是双免疫治疗策略,但是PD-1抗体单药同样也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最佳的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案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4.观察等待策略源于直肠癌放化疗,观察等待策略为治疗后获得cCR的患者提供器官保全的机会。免疫治疗具有一旦获益疗效持久的特点,而且部分晚期患者能够被免疫治疗治愈(持续CR)。因此,局部晚期直肠癌在免疫治疗后获得cCR理论上也是观察等待策略的理想人群。对于新辅助免疫治疗获得cCR但预计无法手术保全括约肌的患者,在充分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观察等待可作为一个备择选项。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Ricky